影片中遊騎兵小隊狙擊手傑克森給廣大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光因爲他的精湛槍法,同時還有他的M1903A4狙擊步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製作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開啓了世界電影史上戰爭類影片的新紀元。在此之前的戰爭片是英雄主義和火爆場面的代名詞,而這部電影將真實殘酷的戰爭本質完整地展現給觀衆。各路導演也以此作爲戰爭類影片的新標準,努力還原戰爭的本質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觀衆在震撼和衝擊中一起體驗那戰火紛飛的歷史……

一部真實還原的電影史詩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開始,導演用近半個小時的紀錄片拍攝手法,向所有觀衆展示了一場真實殘酷的諾曼底登陸場面。歷史上,諾曼底地域海灘被登陸部隊劃分爲若干地域,並各自以代號進行命名。其中代號“奧馬哈”的海灘是沙岩地形,不僅從地形條件上易守難攻的,同時德軍防守部隊是盟軍情報中沒有具體描述到的國防軍352師,該師因爲幫助修建防禦工事,而被抽調到了“奧馬哈”附近地域,並且在該地區建立了相當完備的防禦體系。在真正的登陸日開始後,盟軍海面艦艇的遠程炮火打擊和空中轟炸機的轟炸都沒有對整個海灘的防禦工事造成足夠的破壞,也沒有對其縱深的打擊火力形成有效的壓制。這就意味着即將來到這片海灘的美國登陸部隊將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很快因爲潮汐和近海的防禦工事的阻擋,登陸艇被迫在水中的障礙物前打開了艇門,部隊必須要涉水一段距離才能到達海灘,但是,此時的登陸部隊進入了海灘上居高臨下的德軍機槍火力範圍,一場屠戮就這樣拉開序幕……

影片中,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第二遊騎兵上尉準備帶領士兵下艇登陸,但是登陸艇打開艇門的瞬間,大量戰士毫無防備地暴露在德軍密集的機槍火力之下。影片中從德軍掩體內看到了還未走出登陸艇便成排倒下的戰士。僅僅幾個小時之內,奧馬哈海灘成爲死傷最爲慘烈的一個海灘。歷史上,當時盟軍還有大量的重裝備可以掩護無法上岸的部隊進行強攻,可是當時由於近海地域的工事阻擋和敵人火力的壓制,很多重型掩護武器因爲無法上岸而在水中拋錨,這就意味着這個易守難攻的海灘需要完全依靠盟軍步兵進行攻打。享有盛譽的遊騎兵部隊此時此刻和海軍工兵一起擔當了這份重任。電影中由米勒上尉率領的小隊因爲敵人的火力壓制,大多不得不從登陸艇船舷下水,然後扔下沉重的裝備,小心翼翼的匍匐到沙灘,依靠德軍的鋼製障礙物,緩緩地向敵人控制的懸崖掩體靠近。敵人此時居高臨下的火力點,幾乎沒有任何射擊死角,遊騎兵只有通過散兵坑,憑藉平時訓練的過硬的技戰術,小心翼翼地向海灘縱深靠攏。擔負爆破任務的海軍工兵攜帶着大量的爆破裝置,跟隨在遊騎兵先鋒部隊的身後,緩緩地靠近了懸崖邊的近距離目標,準備對德軍火力點逐個清除,併爲大部隊開闢一條可用於重武器通過的沙灘道路。

伴隨海軍工兵引爆沙灘上埋設好的爆破裝置,一條簡易的道路開闢出來,米勒上尉帶領他的小隊成員勇猛的衝入了離敵人火力點最近的散兵坑,利用火力掩護不斷向敵人機槍射擊點發動衝擊。最終憑藉狙擊手精湛的槍法,他們控制了敵人懸崖上的火力點,開闢了寶貴的通行路線,深入到海灘懸崖高處,使用手榴彈和火焰噴射器,消滅了盤踞在掩體對海灘射擊的德軍。歷史上的美軍的確經歷了一場噩夢般的經歷,直到當天中午他們對海灘還是一籌莫展,被德軍的火力徹底壓制在距離懸崖不遠處的沙灘上,直到重新得到空中支援,下午時分,遊騎兵部隊纔開闢了一條道路,基本控制了海灘。但是人員損失也像電影裏所描述的那樣,該海灘成爲傷亡最大的海灘。電影用血腥的鏡頭勾勒出了一幅壯烈的戰爭畫卷,讓所有的觀衆對遊騎兵當年的壯舉深感敬畏,也爲劇情的深入埋下了伏筆。

緊接着,米勒上尉接到了美軍最高指揮部的特別行動命令,要他帶領一支小隊尋找士兵詹姆斯·瑞恩,後者因爲兄弟先後在戰場上犧牲,而受到最高統帥部的特別關照,希望被營救小隊帶離戰場,安全回到母親的身邊。但是在戰地尋找一名普通士兵充滿了各種變數。米勒上尉爲了完成任務,抽調出他領導的部隊裏最精英的人員,包括一名輕機槍手,一名狙擊手,三名步槍手,一名醫療兵,還召集了一名德語法語的翻譯人員。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他們根據情報,向敵後縱深進發。小隊成員在到達他們的第一站的時候就遭遇到了敵人頑強的阻擊,一名隊員爲了營救一名法國小女孩,而將自己暴露在了狙擊手的火力之下,雖然最後德軍的狙擊手慘死在小隊狙擊手傑克森的槍口下,但是依然沒有來得及挽救隊友的生命。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當得知要尋找的美國空降101師506團的瑞恩依舊遠離他們所處的位置後,他們不得不再次上路,前往敵後傘兵的第二個集結點。在第二個集結點,他們從瑞恩的一位朋友口中得知瑞恩的下落,從地圖上查知,那裏是德軍與盟軍在登陸縱深地域爭奪的一座重要橋樑。小隊人員預知即將到來的挑戰,但只能繼續上路。前進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來自被盟軍空軍疏忽的一座廢棄雷達站的火力攻擊。米勒上尉出於對戰爭的責任,堅決要求摧毀它,但是他的部下認爲這個目標超越了他們的行動任務,因此希望繞行。最後,在上尉的堅持下,他們還是對火力點發動了進攻,可是醫療兵不幸被彈片擊中犧牲。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經過艱難的尋找,他們僅存的6人終於找到了瑞恩。但瑞恩在得知兄弟們先後陣亡的消息後,不願離開他和戰友們駐守的橋樑。經反覆權衡後,米勒上尉決定留下一起防守陣地,等待大部隊的到來。在寡不敵衆的情況下,他們使用各種誘餌和軍火資源,設下了多重陷阱,最後與德軍在橋頭展開了殊死戰鬥,各種輕重武器悉數登場。但是,因人員懸殊和武器彈藥有限,隊員先後死去。而米勒上尉本人也爲了保護瑞恩並遏制德軍的進攻,付出了生命。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影片中米勒上尉使用的是湯普森M1A1衝鋒槍

1942年5月26日,一份有關美軍應迅速建立快速突擊部隊的報告性文件,送交到了美國參謀總長喬治·馬歇爾手中,這份報告指出美國已經全面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爲了應對複雜的戰爭環境,有必要仿照英國突擊隊建立起一支規模相當、功能接近的部隊,而且,該部隊可以和英國突擊隊聯合執行特殊的敵後任務。由於英軍率先使用了“突擊隊”的英語詞彙,爲了有別於英國的特種部隊,美國方面決定使用“遊騎兵”作爲第一支戰地特種部隊的代名詞,並授權駐紮在北愛爾蘭的美軍部隊成立遊騎兵第一營,作爲即將奔赴歐洲戰場的第一支美國部隊。

當時駐紮在北愛爾蘭地區的是美國第一裝甲師和第34步兵師的人員,負責選拔和組建部隊的人員在很短時間內就收到了絡繹不絕的志願者申請書,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組建和建制規劃等方面的工作,並且於1942年6月19日完成了人員編制和準備工作,遊騎兵第一營正式宣告成立。爲了更加貼近實戰,美國對近600人的志願者進行了殘酷的高強度訓練,並且聘請具有豐富特種突擊隊作戰經驗的英軍教官作指導,人員傷亡事故在訓練中也時有發生。他們最終選拔了49人作爲正式成員,協同加拿大和英國突擊隊員前往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在那裏展開敵後破壞行動,爲巴頓將軍的裝甲師進攻開闢道路。在突尼斯戰役以後,遊騎兵的編制也從先前的一個營擴編爲遊騎兵第三營和第四營。經過精心訓練和實戰磨練後,遊騎兵在西西里島登陸戰役中成爲美軍登陸部隊的重要先頭力量,被形象的比喻爲“掌握鑰匙的人”。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上圖爲美軍向德軍陣地發射槍榴彈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上圖爲美軍空降師裝備的單兵裝備,經典的摺疊槍托版M1卡賓槍,影片中米勒小隊由於是深入敵後,所以遇見的是美軍傘兵部隊。

意大利戰役後,遊騎兵部隊意識到僅靠3個營級建制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需要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於是,在原有基礎上吸納了一些志願部隊,包括傘兵營,炮兵營等,並根據敵後行動人員成立了各種遊騎兵先遣隊作爲行動的基本單位。1943年4月1日,在美國本土成立了遊騎兵第二營,他們就是針對即將展開的歐洲第二戰場而成立備的,他們的任務正是負責在諾曼底登陸戰中攻下最爲艱鉅的奧馬哈海灘。這個任務被後來的指揮官定義爲一個“不可能被超越的艱難任務”。該營當時派遣了D、E、F三個連隊負責正面攻擊奧馬哈海灘的德軍防禦工事,他們奮戰數日,直到遊騎兵第五營作爲援軍爲他們補充新的給養和物資。在此之後,他們奪下了多座德軍控制的法國港口,並一直作爲先鋒部隊馳騁在歐洲戰場,直到1945年10月才接受命令,宣佈解散。而作爲第二營支援部隊的遊騎兵第五營成立於1943年9月1日,在登陸作戰過程中,他們屬於第29步兵師下設的116團的分支部隊,他們同樣和第2營遊騎兵擔負起了奧馬哈海灘的強攻任務,並且在那次戰役中留下了當今遊騎兵經典的口號:“遊騎兵做先鋒”。後來成立的遊騎兵第6營被調配到了太平洋戰區,其間他們完成了一次著名的戰俘營救行動,參加了對菲律賓的反攻,是遊騎兵部隊在太平洋地區作戰的重要部分。

二戰期間的遊騎兵部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肩負着深入敵後對敵佔區重要目標破壞的任務,並在兩棲登陸戰中發揮了先鋒作用,這爲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其成爲了美國陸軍地面部隊中一支重要的特種作戰部隊。時至今日,美國遊騎兵部隊作爲陸軍特種部隊依然擔負着特種行動中的攻堅任務。

諾曼底登陸遊騎兵的單兵裝備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由於美軍在策劃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過程中,對諾曼底登陸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和反覆的戰術演練,各種裝備的使用都作了綜合評估,以至於每名遊騎兵士兵都揹負着沉重的必備裝備,以隨時面對戰場的各種突發情況。這裏爲大家介紹一下當時每名遊騎兵第2營步槍手的標準裝備: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當時的步槍手主要使用兩種制式腰帶:M1923步槍腰帶和M1936手槍腰帶。其中M1923步槍腰帶可以攜帶10組8發伽蘭德步槍子彈,而M1936腰帶雖然沒有專門的裝具攜帶步槍子彈,但是可以佩掛手槍等其他的包具和武器。此外士兵每人配發一個M1942緊急隨身醫療包,包中攜帶着一些個人槍傷的處理藥物,可以讓士兵自己進行戰地自救。

揹包掛具部分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M1928帆布揹包,M1926雜物乾糧挎包和M1936掛件。其中M1936掛件是用於連接腰帶和帆布揹包的連接掛件,也可防止人員在移動和射擊過程中,掛具發生晃動或者脫落,而M1926雜物乾糧包可以綁縛在M1928帆布揹包上,減輕個人的裝備承載負擔,提高單兵的戰術動作水平。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單兵工具方面士兵配發有M1910鐵鍬或M1910工兵拆卸鎬,每種都有配套的裝具帆布袋,保證工具可以避免海水等侵蝕,工具可以作爲戰地臨時的工兵裝備和個人工具。除此之外還有M1943和M1945兩種鐵鏟作爲單兵工具裝備。

作爲個人補充裝備,每人還配發有M1910單兵水壺和與其相配套的水壺套,水壺裏包括一個盛物杯,每人還配有單兵的戰地飲食器具和手套、雨衣等日常物品。當時考慮到登陸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美軍參加登陸的每個人都配發了防毒面具,但德軍在後來的反登陸作戰中並沒有使用任何化學武器。

制服方面,每人配發有M1937毛褲和綿質斜紋作戰褲,襯衣同樣分爲M1934毛線襯衣和綿質斜紋襯衣。外衣夾克有兩種,分別是M1941和M1943戰地夾克,其中M1941是美軍裝甲兵夾克的一種,而M1943是在M1941夾克基礎上衍生出的四個上衣口袋夾克。每人配有M1938綁腿和3型作戰靴。這些裝備在二戰期間同樣也是歐洲戰場美軍步兵單兵基本的個人裝備。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伽蘭德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步兵使用的最主要的步槍武器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出現了多款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輕武器,引起很多軍事愛好者的興趣。在此,就讓我們通過影視看看這些美國大兵早期的輕武器吧!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手槍方面,首先要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名聲大噪的M1911。M1911手槍是美國在20世紀初設計的一款經典半自動手槍,由著名的槍械設計大師勃朗寧研製。在1906~1907年間,美國軍方希望裝備一款.45口徑的半自動手槍替代當時裝備的左輪手槍作爲部隊的制式武器。由此,M1911手槍被美國軍方正式列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其出色的性能,得到了廣大官兵的喜愛和認同。在柯爾特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的主導下,先後多家工廠參與了該槍的生產,柯爾特公司並將生產技術出售給挪威、阿根廷等國家。1926年,美國製定了對M1911的改良計劃:加寬準星;加長錘錘頂紋;縮短扳機長度;將握把護板的設計紋路簡單化;加長保險機的頂紋等。經過改裝的手槍被正式命名爲M1911A1,並一直被美軍沿用到20世紀80年代,直至被M9手槍取代。

電影中米勒上尉使用的湯普森M1A1衝鋒槍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槍也是美國士兵的形象武器之一。約翰·湯普森1916年成立了自動軍火公司,並且開始了他的衝鋒槍設計生產之路。開始時,他購買了幾項槍械專利作爲自主研製的基礎,後來,M1A1衝鋒槍以其強大的火力贏得到了軍方的肯定和欣賞,成爲美軍參戰以後首選的衝鋒槍。爲了滿足戰地的生產和使用需要,湯普森公司在槍械結構上進行了簡化改進,使其更適於作戰。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電影中米勒上尉帶領的小隊有4人使用了當時最爲普及的單兵自動裝填步槍“伽蘭德”,該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居住在美國的加拿大槍械設計師伽蘭德發明的一款經典武器。1936年1月6日,伽蘭德步槍正式裝備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和溫切斯特兵工廠生產的伽蘭德步槍成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數量最大的半自動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在深得軍方肯定的伽蘭德步槍基礎上推出了C型和D型兩種狙擊步槍。雖然兩種狙擊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很少使用,但在日後的戰爭過程中,它們還是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電影中給很多影迷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莫過於米勒小隊中的狙擊手傑克森,而他使用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A4狙擊步槍更是槍械愛好者的心儀之物。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的歷史要追溯到美國19世紀參與的美西戰爭,當時美國軍隊使用的單發步槍根本就不是毛瑟栓式槍機步槍的對手,因此美國當時急需一款性能可靠的栓式槍機步槍來彌補步槍裝備的不足,任務落在了斯普林菲爾德公司的頭上。經過與毛瑟公司的談判,斯普林菲爾德公司以鉅額專利費購買了毛瑟公司的拴式槍機技術。同時爲了配合新型步槍的使用,推出了新型彈藥,隨即M1903步槍問世。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美國又進一步推出了M1903A1步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雷明頓公司在授權生產斯普林菲爾德M1903的基礎上,推出了更適合戰爭需要的廉價版本。同時根據美國軍方要求進一步對該型步槍進行改良,設計了去掉前準星的M1903A4狙擊步槍,並且裝配了M73B1瞄準鏡,作爲特種任務需要的專用狙擊武器。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影片中小隊的火力掩護由一名勃朗寧自動步槍手擔當,其使用的勃朗寧自動步槍是著名槍械設計師勃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的經典武器。勃朗寧自動步槍在一戰時出現,當時是爲彌補機槍火力的不足。1922年,美國騎兵部隊將其列編爲M1922輕機槍,並且加裝了提高穩定性的腳架。直到1939年,M1918A2輕機槍才正式列裝服役。這款由柯爾特公司製造的輕武器,成爲了美軍重要的班組支援武器。由於腳架的設計過於笨重而且使用不便,很多情況下該槍的使用就像電影中一樣,拆下了前腳架,作爲小隊的支援壓制火力。該槍日後在朝鮮戰爭期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拯救大兵瑞恩影片角度看美軍二戰裝備,遠遠高於德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