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圖 01171_21

   3月31日晚間,兗州煤業(01171.HK)發佈2018年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兗州煤業H股全年盈利85.83億元,同比上升16.57%,銷售收入674.47億元,同比上升28.05%。每股盈利1.75元,建議派發末期息每股54分。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其業績同比上升的消息刺激,兗州煤業H股今日開盤一度高開逾8%,截至收盤時間,其H股大漲10.77%至8.54港元。

  而需要指出的是,兗州煤業A股也隨之跟漲4.77%,收報於11.11億元,總市值爲545.73億元。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據公開資料顯示,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山東省鄒城市,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煤炭生產商,由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於1997年獨家發起設立,於1998年先後在紐約、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2012年6月,兗州煤業控股子公司——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兗州煤業也因此成爲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公司。

  此外,兗州煤業擁有煤炭、煤化工、電力、裝備製造、物流貿易、金融投資等產業,其中煤炭是當之無愧的核心產業。公司煤炭產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內蒙古、山西和海外的澳大利亞,經過多年的發展,建成了山東、陝蒙、澳洲三大煤炭產業基地。

  A+H股業績雙雙提升

  根據兗州煤業H股披露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盈利85.83億元,同比上升16.57%,每股盈利1.75元;建議派發末期息每股54分。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674.47億元,同比上升28.05%。

(資料來源:兗州煤業H股年報)

  再來看其再A股的業績表現。

  3月29日,兗州煤業發佈其A股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公司2018年營收1630.08億元,同比增7.7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9.09億元,同比增16.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84.91億元,同比增長47.36%。

(資料來源:兗州煤業A股年報)

  由此一來,不難看出兗州煤業2018年A股和H股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不錯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據公告顯示,2018年兗州煤業集團生產原煤10,590萬噸,同比增加23.7%至2028萬噸;生產商品煤9510萬噸,同比增加19.0%至1518萬噸。

  該集團銷售煤炭11394萬噸,同比增加1714萬噸或17.7%,主要是由於:2017年9月兗煤澳洲完成對聯合煤炭的收購,煤炭產銷能力得到提升,商品煤銷量同比增加1435萬噸。2018年集團實現煤炭業務銷售收入624.28億元,同比增加139.56億元或28.8%。

  此外,2018年兗州煤業鐵路資產完成貨物運量1,988萬噸, 同比增加549萬噸或38.2%。實現鐵路運輸業務收入4.2億元,同比增加1.17億元或38.6%。鐵路運輸業務成本爲1.75億元,同比增加2,887千元或1.7%。

  由此,針對於兗州煤業A+H股業績雙雙向好的表現,中泰證券分析表示稱:

  其一,兗煤澳洲貢獻了主要的煤炭增量,成爲2018年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來源。

  從礦區來看,山東和山西兩個老基地產出較爲穩定,商品煤產量3744萬噸,同比增加153萬噸,佔比39%;內蒙古新基地煤礦(產能合計3320萬噸/年)由於證照不齊全等因素造成產出受到了限制,商品煤產量1814萬噸,同比下滑8萬噸,佔比19%;澳洲基地由於受到聯合煤炭公司並表和莫拉本新礦放量等因素影響,商品煤產量3953萬噸,同比增加1372萬噸,佔比42%,可以看出兗煤澳洲貢獻了公司主要的煤炭增量。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兗煤澳洲實現了淨利潤42.73億元,同比大幅增加34.5億元,按照62.26%權益佔比計算,給公司增加了權益淨利潤21.5億元,成爲公司利潤增長的最主要來源。

  其二,煤化工業務量價齊升,二期項目有望逐步投產。

  報告期內,公司煤化工主要產品甲醇實現產銷量166/165萬噸,同比增加2.6%/2.1%,單位銷售價格2125元/噸(+10.1%),單位銷售成本1370元/噸(+0%),噸毛利754元/噸(+35%),單位毛利實現了2011年以來最好水平。

  而得益於量價齊升,2018年甲醇收入同比增加12.4%,毛利率35.5%,同比增加6.5個百分點,甲醇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爲2.1%,毛利佔比3.9%。根據公司披露,公司榆林能化二期50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項目,以及鄂爾多斯能化榮信化工二期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30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項目等新型煤化工項目即將投產試用,預計將進一步增厚公司利潤。

  煤炭和煤化業務前景幾何?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兗州煤業擁有煤炭、煤化工、電力、裝備製造、物流貿易、金融投資等產業,其中煤炭是當之無愧的核心產業。而煤炭業務又包括原煤和商品煤這兩部分業務,這其中主要以自產煤爲主。

  (資料來源:兗州煤業年報)

  但值得一提的是,煤炭這一行業也算歸屬於受政策指引的相關性企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左右,煤炭行業陷入低谷,煤炭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價格低位運行,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兗州煤業收入較2014年斷崖式下跌。而到了2016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煤炭行業迎來全行業復甦,煤炭價格反彈,煤企利潤水平顯著改善。

  如今,再來看整個煤炭市場,根據煤炭協會數據,2018年末,重點煤炭企業存煤5500萬噸,同比減少609萬噸,下降10%;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31億噸,同比增加2395萬噸,增長22.4%。庫存結構的變遷當然有保障用電安全、環保嚴格、坑口存煤受限的政策背景,但總庫存和庫存結構的變遷也符合大宗商品牛熊轉換期的庫存特徵。

  其次,煤礦生產安全一直是影響煤炭供應的重要問題,去年10月山東煤礦事故後,安全檢查更加嚴厲。根據煤炭協會的數據,全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2017年的0.106下降到2018年的0.093。

  此外,隨着北方溫度逐漸回暖,消費旺季逐漸轉換到消費淡季,煤價中期壓力逐漸增大,但產區與銷區、港口現貨與期貨的倒掛,會抑制動力煤期貨的下行節奏和幅度。

  因此,在以上所列舉的三方“壓力”下,兗州煤業還需要警惕自身發展所面臨的難關。

  其一,就拿其庫存量來說,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兗州煤業存貨達43.54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41.41%,佔了當期營收的12.76%,庫存增長主要是其煤炭庫存增加,所以煤炭產能增長的同時仍需警惕庫存量。

  其二,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兗州煤業國內部分礦區產能仍受限制。由於2018年兗州煤業部分礦井牌照不全(營盤壕煤礦及昊盛煤業)和發生事故及安全環保檢查力度加劇影響,導致兗州煤業內蒙礦區產能受限。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初,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同意兗州煤業全資附屬公司鄂爾多斯市轉龍灣煤炭有限公司所屬轉龍灣煤礦生產能力由500萬噸/年核增至1000萬噸/年。隨着轉龍灣礦產擴增,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的分部煤礦產能由1820萬噸/年核增爲2320萬噸/年。

  再來看看,兗州煤業在煤化行業上面的前景如何。

  近年來,兗州煤業憑藉資源和規模上的優勢,大舉入局煤化工業務。據公告披露,2014年,兗州煤業向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有限公司增資50億元,準備在煤化工行業“大幹一場”。

  如今來看,兗州煤業的煤化工業務主要分佈在陝西(榆林能化)和內蒙古(鄂爾多斯能化)兩地,主要產品爲甲醇,產品主要銷往中國的華北、華東地區。

  此外,兗州煤業煤化工業處於產能不斷擴張的狀態。根據其公告披露,公司榆林能化二期50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項目,以及鄂爾多斯能化榮信化工二期4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30萬噸/年聚甲氧基二甲醚項目等新型煤化工項目即將投產試用,預計將進一步增厚公司利潤。

  但是,從近幾年甲醇的產銷量看,兗州煤業的煤化工業務增長空間並不大,甲醇產量和銷量都沒有提升,反而略有下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煤化工業務毛利率表現良好,提升還算得上顯著。

(文章來源:格隆匯)

(責任編輯:DF2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