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建甫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大經濟系教授】

在中國大陸與南韓相繼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之後,今年初全球最大的社羣平臺臉書 (Face Book) 宣佈全面禁止推廣比特幣、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行 (Initial Coin Offering,ICO )相關廣告。今年3月谷歌 (Google) 也跟進,這兩家網路巨擘約佔全球一半的廣告收入。但大量的負面新聞,加密貨幣、ICO成為眾矢之的,讓不得不擔心加密貨幣是否是另一個鬱金香騙局,也讓區塊鏈名不符實的討論盛囂塵上。

其實,我們應該分成「幣圈」與「鏈圈」,用不同角度思考。顧名思義「幣圈」關注於加密貨幣發展,因目前 ICO沒有明確的監管法規,許多發行人看準投資人不懂技術,拿到錢就跑。《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每5件ICO募資計畫就有1件可能是詐騙,加上比特幣的暴漲暴跌等負面因素,不僅各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嚴陣以待,才會臉書、谷歌這些高科技的公司也不歡迎他們來打廣告。

相較之下,專注於區塊鏈應用的「鏈圈」卻得到許多的掌聲。區塊鏈雖然是源於比特幣,但因為去中心化、高度安全性、可溯源、加密性等特性,能與許多產業、領域及技術結合,帶來更多的創新產業。

首先,在數位時代中, 2015年5月27日大陸支付寶出現了近2小時的大規模癱瘓。因為杭州市蕭山區某地的光纖被挖斷,導致支付寶的主機之一斷線,這對於高度依賴行動支付的大陸民眾的生活影響很大。這中心化經濟模式突顯只要中心出問題,全部運作都將停擺。若是中心平臺被駭,損失恐怕將難以估計。但這樣問題不會出現在比特幣中,透過對等網路(Peer to Peer,P2P、SHA256雜湊演算法法、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共識機制等技術,架構而成的「區塊鏈」,並完整實現了「去中心化」的理念。

其次,在區塊鏈中加上「智慧合約」,也被稱之為「區塊鏈2.0」。如以太坊(Ethereum)程式寫成的智慧合約,因為不會被竄改,可以自動執行,能結合金融交易。與區塊鏈結合之後,可以產生用於紀錄股權、智慧財產權、版權、醫療紀錄、證書資格等,開啟了區塊鏈應用的各種可能。

然而,「區塊鏈2.0」雖然應用的層面更廣了,但因工作量證明的機制,交易緩慢、可擴展性(scalability)不足、礦工挖礦成本高等問題仍未解決。現有的區塊鏈架構並不適用於物聯網等級的交易量,只要越多人使用、交易量越大,交易速度會更慢、手續費更高。這些問題尚待解決。

最近,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發行「數位市民卡」的IOTA基金會正是突破限制的代表之一。IOTA專門針對原有區塊鏈的缺點進行改造,其分散式帳本技術Tangle,號稱專為物聯網設計,不需手續費、輕量化、可規模化,讓金額低、交易頻率卻高的微型支付更容易實現。除了交易,Tangle也能用於物聯網裝置的數據儲存,因為其檔案大小相當輕量,不只是電腦,就算是手機和小型物聯網裝置,都能在Tangle上儲存並交換數據。而IOTA只是眾多發展區塊鏈的先行者之一,全球還有許多公司積極投入這個領域,區塊鏈的升級更新十分快速。

不過,相較於物聯網、人工智慧、共享經濟等備受期待的新技術,區塊鏈的發展也還在起步階段。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認同,目前區塊鏈技術還不夠成熟,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會不會像AI、網路等技術必須進入冰河期的磨練才能一飛沖天,恐怕仍需要觀察。或許在ICO的泡沫結束之後,讓人才與資金回到「鏈圈」,才能看到「區塊鏈」真實價值。如同2000年「.COM泡沫」後,經過了10多年,還是進入了數位時代。區塊鏈應是值得我們投資的技術,與其瞻前顧後,不如放開心胸打造適合它發展的環境,纔不會輸在起跑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