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字飛百,是遼東的守疆大將,後世將他與袁崇煥、孫承宗三人並列為明末三傑。

1625年熊廷弼之所以被處死,雖有遭人陷害原因,也有自身原因。《明史》中就記載他性情剛愎自用、居功自傲,所以得罪了很多人,當他遭到了奸黨迫害時,沒有人站出來為他說話。

再一個原因是,熊廷弼跟當時的東林黨的代表性人物關係交好,而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則是一心想著如何除掉東林黨派,所以熊廷弼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導火索還是廣寧兵敗,12萬人一仗慘敗。廣寧陷落之後,義州、西興堡、錦州、大小凌河、松山等四十餘座堡鎮全部陷落,從遼河到山海關的大片土地失手。明軍失地喪師,無數遼民被擄被殺,損失之慘重有明一朝不多見的。同時,物資損失也十分驚人。《滿文老檔》里記錄八旗軍的收穫,在廣寧一城,努爾哈赤「取庫貯之蟒緞、綢緞四千疋,於汗所居之衙門,分為八份」,賞給八旗。又「將熊乾所購之四千五百六十疋布,分給眾軍士,以做營帳。」

所以,統帥熊廷弼罪不可恕。最後,熊廷弼還出個昏招,派人給魏忠賢去送禮,想免死罪。最後龍顏大怒,將熊廷弼斬首且傳首四邊,下場極為慘烈。


熊廷弼是明末少有的忠臣,也是大明能夠保守遼東為數不多的忠臣,卻成為自己人內部政治鬥爭的犧牲品,遼東失守,大明也就走向亡國之路。

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飛白,江夏人。

萬曆二十六年中進士,授予保定推官;萬曆三十六年外出巡按遼東,調查遼東巡撫放棄國土、遷移百姓一案,受到萬曆帝嘉賞。

萬曆四十七年,爆發了明金決定性戰役——薩爾滸之戰,兵分四路的明軍被偽金各個擊破,明朝在遼東由進攻轉向防禦。熊廷弼就在此時代替楊鎬為遼東經略。

熊廷弼還沒到遼東,先後傳來遼東開原、鐵嶺失守的消息,遼東軍民人心不安,熊廷弼得到朝廷全力支持,斬殺遼東不戰而逃、放棄國土的幾員大將,穩固軍心,招集流民,重新調整軍事裝備,訓練士兵,整軍備戰,成功遏制偽金的進攻。

泰昌元年,明光宗繼位,朝中與熊廷弼曾有過節的給事中姚宗文無中生有,陷害熊廷弼,不過,明光宗在位時間短暫,沒來得及處理,明熹宗繼位後朝中為此展開激烈討論,與熊廷弼不睦的大臣多次上書彈劾熊廷弼在遼東的過失,最終還是將熊廷弼罷官。

明熹宗天啟元年遼東重鎮瀋陽、遼陽失守,接替的袁應泰畏罪自殺,遼東幾乎全境淪陷,明熹宗將曾經彈劾熊廷弼的人,姚宗文、馮三元、魏應嘉等人加以治罪,並重新啟用熊廷弼。

這次重回遼東,熊廷弼經過朝廷同意,重新部署,打算收復失地,王化貞的部署被熊廷弼不認可,前次是被朝中有人無事生非,這次有與搭檔王化貞產生芥蒂。

王化貞不懂軍事,偏偏喜歡干涉,輕視偽金,處處抵觸熊廷弼,導致後來對偽金作戰接連失利,王化貞寧可相信蒙古人、間諜,也不願相信熊廷弼,遼東最高的兩名官員不和,怎麼能夠保守遼東?

天啟二年,王化貞相信早已經投降偽金的孫德功,引狼入室導致廣寧失守,朝廷再次罷免熊廷弼,逮捕王化貞,同年背叛處死刑,熊廷弼為了讓朝廷緩期執行,答應給魏忠賢四萬兩金子,後來又違背承諾,魏忠賢什麼人?自然大為惱火,熊廷弼得罪魏忠賢還能有活路?

天啟五年,在魏忠賢的授意下,熊廷弼被斬首並傳首九邊,熊廷弼本家、親戚受到牽連,被抄家。

崇禎二年,經過朝中工部主事努力,崇禎帝為熊廷弼平反昭雪。

熊廷弼在遼東,偽金得不到任何便宜,受制於朝廷(如姚宗元等人彈劾)和搭檔(王化貞)牽制,再好的謀略也無濟於事。


明亡於萬曆皇帝,亡於東林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