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面臨形勢不同:孫承宗時遼東已丟 熊廷弼時遼東還在明朝手中 目的也不同:孫承宗守遼西而圖遼東 熊廷弼意在堅守遼東

如果要進行對比,只有守寧錦防線的袁崇煥和洪承疇,才有和熊廷弼進行策略和能力上的對比。

簡單說:孫承宗打的是防守反擊,熊廷弼打的是防守。

在寧遠城修築完畢後,孫承宗曾經想要主動出擊收復遼東——只是因為戶部和工部拖延不給軍費而作罷:

「時寧遠城工竣,關外守具畢備。承宗圖大舉,奏言:「前哨已置連山大凌河,速畀臣餉二十四萬,則功可立奏。」帝命所司給之。兵、工二部相與謀曰:「餉足,渠即妄為,不如許而不與,文移往複稽緩之。」承宗再疏促,具以情告。帝為飭諸曹,而師竟不果出。」

從當時的情形來看,孫承宗的目標不是遼陽,就是廣寧。從難易程度而言,廣寧容易攻取,又可以有蒙古部落的協助,明軍更容易守衛;遼陽的難度稍微大些——但也不是不可能。

熊廷弼目的在於存遼東——專註防守

1、日夜兼程到遼陽穩定人心:殺逃將劉遇節、王捷、王文鼎;祭祀戰死的將士;誅殺貪污將領陳倫,彈劾罷免總兵官李如楨。

2、修造防守器具:製造戰車、製造火器、修補完善城池;

3、以叆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等為駐防核心,相互支援;

4、派遣騎兵深入後金騷擾後金的農業生產。

孫承宗的防守反擊

1、孫承宗和大明戰神王守仁一樣,都十分了解邊關地形,因此對於如何利用地形進行攻防,自有自己的心得。

2、孫承宗修建關寧錦防線的目的是:

「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

3、提升將權,授予山海關、薊、遼、天津、登、萊等地的管轄之權,提升後勤運輸效率和能力。

4、人事安排:

鹿善繼、王則古二人負責糧草;

江應詔負責制定軍制;

袁崇煥負責建設營舍;

李秉誠負責製造火器;

沈棨、杜應芳負責製造護甲等器械;

孫元化負責修築炮台;

宋獻、程侖負責買馬;

萬有孚負責木材;

祖大壽協助金冠守衛覺華島;

陳諫協助趙率教守衛前屯;

魯之甲負責幫助難民;

李承先負責訓練騎兵;

楊應乾負責招募遼人入軍。

5、淘汰老弱:淘汰逃跑將領幾百人,遣返河南、真定的老弱殘兵一萬多人。

6、派使者到朝鮮,要求援助。

7、在東江犒賞毛文龍,要求毛文龍收復四衛。

孫承宗、熊廷弼二人的不同

孫承宗深得天啟帝的信任,這是為什麼孫承宗能夠成功修築寧錦防線的原因。

熊廷弼本人個性倔強、不服輸、傲慢,這和經常向老將、老兵詢問邊境地形的孫承宗完全不同。

因為負氣,熊廷弼為了看對手王化貞的笑話,拱手讓出廣寧,而不是積極應對。孫承宗因此要求治罪熊廷弼並不為過。

熊廷弼和孫承宗都看出了明朝遼東戰事的根本死結——將權不被信任、受到太多的限制。

熊廷弼:

「乞速遣將士,備芻糧,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緩臣期,毋中格以沮臣氣,毋旁撓以掣臣肘,毋獨遺臣以艱危,以致誤臣、誤遼,兼誤國也。」

孫承宗說得更直白:

「邇年兵多不練,餉多不核。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於幕;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此極弊也。今天下當重將權,擇一沉雄有氣略者,授之節鉞,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

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孫承宗的這句話,說出了明朝晚期為什麼遼東戰事屢屢受挫的原因:

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於幕;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此極弊也。

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明朝任意重用並信任一人都可以保明朝不亡——當然是說不亡於外部進攻,至於內部不改革所造成的問題,四人也無力解決。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孫承宗是明朝抗金名將中的戰略家,善於統籌大局坐鎮後方指揮,在遼東的作用比早早被天啟帝及魏忠賢等逮捕並冤殺的抗金名將熊廷弼大得多,但孫承宗直接指揮作戰的實力能力不如袁可立孫元化,更不如袁崇煥。

孫承宗的功績在於天啟時期構造了明朝的關寧錦防線,提拔重用袁崇煥孫元化等抗金名將,並與袁可立的海上戰線密切配合,完全壓制了後金。

但孫承宗沒有與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後金主力直接交鋒,直接指揮寧遠大戰寧錦大戰大破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的是袁崇煥,協助袁崇煥的是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

在北京保衛戰袁崇煥打退後金軍主力以後,崇禎帝自毀長城逮捕民族英雄袁崇煥,崇禎帝不得不啟用老將孫承宗,孫承宗邱禾嘉孫元化等也收復四鎮,使北京城再次轉危為安。

在袁崇煥被崇禎帝冤殺以後,孫承宗被崇禎帝加封太傅,重新主持明朝的遼東抗金大局,但孫承宗的實戰能力明顯不如袁崇煥,大凌河之戰皇太極包圍祖大壽,孫承宗指揮十幾萬明軍主力卻無所作為,派吳襄宋偉張春等將領援救祖大壽都被皇太極打得慘敗,孫承宗被迫讓山東登萊的孫元化派兵援救祖大壽,導致孫元化的部下孔有德等發動吳橋兵變,抗金名將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受牽連被崇禎帝冤殺。祖大壽殺害何可綱投降後金,孔有德耿仲明等帶著一萬多明軍艦隊及西洋大炮投降後金,使明朝徹底失去了對後金的艦隊與火炮優勢。

由此可見沒有袁崇煥孫元化袁可立等傑出的抗金名將協助,僅僅依靠孫承宗並不能拯救明朝,可以說大凌河之戰是孫承宗的滑鐵盧,導致孫承宗被迫辭職,一直到1638年的高陽保衛戰,75歲的孫承宗被清軍俘虜英勇就義。


孫承宗最大的貢獻無疑是打造了牢不可破的寧錦防線,練就了能與後金匹敵的關寧鐵騎。而熊廷弼由於在任時間短,而且先是被袁應泰,後被王化貞掣肘,導致他的積極防禦戰略不能有效施展,最後由於放棄錦州、寧遠而被處死。

但是歷史是由後人評述的,結論在前,孫承宗並沒有想像中那般神奇,他並不能拯救明朝,同時他的堡壘戰術對遼東戰局是起反作用的。

1.孫承宗的寧錦防線形同雞肋

孫承宗上任時,遼東局勢已然糜爛,遼陽瀋陽丟了,西平堡廣寧也丟了,明朝在遼東遼西的兩個支撐點和兩百年基業已蕩然無存。此時山海關至廣寧一線的遼西走廊,補給路線長,且缺乏戰略縱深,需要耗費大量物資、兵力駐守,但實際上卻並沒有能很好地屏障京師。

表面上看,孫承宗一到任就派軍收復了寧遠、錦州一線,卻未經一戰,如果這裡戰略重要,努爾哈赤為什麼只佔領廣寧便沒有繼續前進?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錦州、寧遠並沒有那麼大的戰略價值,誰占誰得背著供給的包袱。而熊廷弼在王化貞丟了廣寧後,主張直接放棄錦州、寧遠,不留任何的人口、淄重給後金,從戰略的角度,無疑是正確的。

孫承宗不這麼認為,東林黨人的氣節面子、明朝的「失地死罪」軍法之下,無論何種動機,明朝因此在遼東修建了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訓練軍隊五萬餘人,每年花費六百萬白銀,然而現實卻很殘酷——清軍五次入關大肆搶掠,關寧軍沒有達到屏障和斷敵後路的目的。甚至到明朝滅亡,寧錦防線也沒有被攻破,不是無法攻破,而是清軍有意讓寧錦防線成為明朝沉重的包袱,在明末財政崩潰的情況下,耗費巨資防守這四百里地,犧牲了關內原本可以固守的關隘和城池,在狗急跳牆下拉著十萬精銳打一場松錦大戰,結果被斷糧、圍點打援,一戰崩盤,明朝就此失去了所有的籌碼。

而這些慘痛的教訓,都是孫承宗的堡壘防禦戰略的結果。

2.明朝病入膏肓,非孫承宗所能救

無論如何,孫承宗和熊廷弼都為了挽救危局,在滿朝無人敢上的情況下,挺身而出,敢於前往遼東畢生抱負,比那些只會打嘴仗的言官強多了。自嘉靖以後,明朝明顯面臨中年危機,朝政混亂,戰事日增,軍隊開始私有化,財政困窘,雖然在張居正的主持改革下,國家重新回到正軌,然而萬曆皇帝又重新清算回到了深居宮中、與文官較勁的日子,隨著旱災、瘟疫的爆發和蔓延,國家行政的應對無力和腐敗一步步將國家推入深淵。

自萬曆四十七年起,至天啟六年,短短十數年間,原本在長白山晃悠的建州女真都快打到山海關了,除了軍隊極度垃圾外,東林黨和閹黨的內鬥導致孫承宗、熊廷弼兩度撤換,別說不世出的統帥,就是普通的將領都不允許這麼頻繁的調動,然而明朝的庭議卻一次次讓楊鎬、袁應泰、王華貞之流領兵打仗,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白白葬送大明的心血精銳,給女真撿了個大便宜。

而後歷史也沒站在明朝這邊,西北的李自成、張獻忠攪騰了大半個北方,鼠疫肆虐整個京津冀,皇太極領兵直插山東,整個中國北方亂成一鍋粥,縱使有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這樣的名將,又有誰能挽救危局呢?


拯救明朝這個話題,在網上也屬於比較熱門話題之一,明末的那些青史留名的人的作用幾乎都被大家無限遐想了一般,包括被釘在恥辱柱上的魏忠賢,不死都怕要別吹成抗清英雄了。

如果說誰能拯救明朝,那一定不是崇禎、孫承宗、袁崇煥、熊廷弼這些明朝人,而是後金的努爾哈赤、皇太極、范文程這些「反動派」。只要這些女真賊韃不鬧騰,安分地在遼東接受明朝指揮,大概明朝還能存在個幾十年吧。

最多也就是幾十年,明朝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力量的對比。對外戰爭連續不斷的失敗,並不一定就能終結當時的明王朝。在筆者看來,遼東的問題,是整個王朝政治的一個縮影。

題主這裡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孫承宗能不能拯救明朝,顯然是不能的。孫承宗主持遼東的策略,實際上跟熊廷弼的戰略構思是一致的,即廣泛修築防禦工事,以守代攻,反對浪戰。這種策略,在明朝失去野戰主力之後的情形下,雖然是無可奈何地選擇,但本著從客觀實際出發,當時也唯有這樣做,才能勉強做到暫時壓住滿清擴張的攻勢。

滿清畢竟人口少,土地也少,周邊有蒙古諸部,朝鮮,雖然這兩位老兄都是半殘廢狀態,但是把這兩位老兄征服了,對滿清來說只是領土擴大了很多,但人口問題,經濟問題依然還是上不去。

滿清能組織一次主力大舉進犯,是需要2-3年左右的時間,並不是隔幾個月就來一次。後來的「寧錦大捷」也說明,打不過還是可以縮起來做烏龜,讓敵人無功而返的。

如果,遼東事務能如李成梁時代一樣,長期只有一個話事人,而不是像天啟崇禎兩朝二世多年時間裡,換了許多個主官,或許是能夠慢慢經營,逐步推進的。然而,因為黨爭,這些人大多成為了犧牲品。

從遼東頻繁換將這個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明王朝的內部鬥爭,已經難以控制了,政治的黑暗,嚴重影響了軍事戰略的部署,一次次失敗,不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而是黨同伐異,互相指責,推諉過錯,最後把軍事主官拿出來當替罪羊,熊廷弼傳首九邊、孫承宗黯然收場、袁崇煥凌遲而死,都體現出了這種政治生態。

一個王朝的衰落,首先體現在政治生態的失衡,隨之導致一系列的問題,做事的人少,浮誇的人多,擔責的人少,推諉的人比比皆是,大家埋頭陷入權力爭奪的漩渦中,對外戰事,也稱了權力角逐的戰場,由此又有幾個人能夠在遼東這個位置上,真的實現自己心中的戰略構想?

為什麼薩爾滸之敗,會成為後金興起的標誌,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薩爾滸之敗後接近三十年中,明廷從未意識到,在自身野戰軍團覆滅的情形下,戰爭的形勢已經到了對峙階段,只要將防線打造好,然後再重新訓練野戰野戰軍團,做好充足準備,是有機會幹掉滿清的。

然後,朝廷政治生態的失衡,使得這一切都成為了夢幻泡影,折騰三十年,都是只看到失敗,而想要速勝,並沒有清醒意識到,雙方軍事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所以遼東的問題,根據還是政治,包括後來的李自成,也是政治失敗的結果。明王朝的滅亡,明朝人會發出「難道天命不在我大明」的疑問,而以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並不是天命,而是政府完全沒有了行政效率,敢於任事,忠心國事的官員們都成為了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以上個人見解,閱讀如有不適之處,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評論。


說真的,如果沒有黨爭,或者說閹黨不找孫承宗的事,就讓孫承宗繼續督師遼東,那麼後金鐵定是要完蛋的。

要論證這個觀點,就需要從明朝和後金兩方面來解釋。

先說明朝,雖然當時的明朝天災人禍不斷,朝廷內因為黨爭攪得朝局混亂不堪,邊軍也是非常的腐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帝國仍然掌握著東亞最豐富資源,經濟再不濟,也是遠勝過還處於部落帝國階段的後金。

按照孫承宗本來的計劃,是想一路修城堡推到後金瀋陽家門口,但是當城堡修到大凌河之後,明政府的經濟狀況就不允許孫承宗的這一計划了。不過軍事家就是軍事家,孫承宗眼看推塔戰術破產之後,轉而展開了防線固守戰術。即利用堅固的堡壘群構成防線來阻擋努爾哈赤進一步入侵。

事實上這個戰略展開的非常成功,因為當時的後金並沒有很強的攻堅能力,可以說在八旗軍大量裝備紅夷大炮之前,他們對城堡只能採取圍點打援或者派遣間諜這些方法。然而孫承宗在遼東治安管理方面工作做的非常到家,基本做到了讓努爾哈赤無法滲透。

除此之外,明朝當時還引進了紅夷大炮,並且改良了舊式火炮,訓練了新軍,打造了新的戰車,真正做到了遼東防線鐵桶一般。在1625-1626年努爾哈赤的幾次入侵戰中,孫承宗構建的關錦防線無一不將八旗軍擊退到錦州城以外,遼東局勢出現好轉。

有人說大明耗不起,因為關錦防線耗資巨大,而明政府的稅收很是問題,拖久了會垮台。確實,當時明政府財政方面已經出現了幾乎無法彌補的漏洞,而最後明朝的敗亡,很大原因也是因為財政赤字。不過正如我之前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後金汗國,並非後來那個井井有條的大清帝國,可以說努爾哈赤只會打仗,不會治國,八旗軍的維持,已經由最初的基本自給自足變成了必須靠劫掠才能維繫汗國的團結。

而自從孫承宗上台之後,努爾哈赤就沒再從大明撈到過什麼戰果。到了1626年,後金的經濟已經瀕臨奔潰,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小冰期的原因。北方連年乾旱,黃河線以北各地糧食減產嚴重,尤其是位於高緯度地區的後金,因為其本身的農業水平就很落後,故而受這種天災的影響要遠大於明朝。再加上前方戰線受挫,後金當時只有遼西走廊一條線可以入關,周圍國家基本都是敵視態度,這時的後金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可以說,只要明朝沒有大動作,就這麼一直拖著,後金也不會打敗察哈爾蒙古,開闢入關第二路(當時袁崇煥賣糧給察哈爾,結果引來了皇太極的八旗軍),那麼後金在得不到經濟援助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北上西伯利亞打獵,或者自己瓦解。然而袁崇煥的一波騷操作,毀了大明這次以逸待勞的機會……

至於孫承宗和熊廷弼比的話,還是熊廷弼要更強一些,比較當時熊廷弼所處的環境比孫承宗樂觀一些,而熊廷弼建立的廣寧防線更是讓努爾哈赤無處可擊,若果沒有黨爭那麼折騰,早在熊廷弼的時候,努爾哈赤就已經涼了。


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明朝是亡於滿清嗎?結論肯定不是,明朝是亡於內部農民軍起義,滿清只是檢漏而已。那麼要拯救明朝,首先要改善明朝財政,就必須要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刀,改革吏制,孫承宗能夠做到這些嗎?事實是孫承宗根本就辦不到或者不願意去做。所以說孫承宗能夠拯救明朝只是個美好的笑話而已。


孫承宗的功勞、能力大一些。發現、使用袁崇煥這一抗清的名將,就是孫承宗的功績。孫承宗是天啟皇帝的老師,足智多謀,崇禎如果使用、信賴孫承宗,那麼明朝晚期的政治形勢不致於糜爛於此。


孫承宗因為柳河之敗而離開遼東,不是什麼閹黨。柳河之敗把關寧軍內部的爭權奪利勾心鬥角暴露的一覽無餘,相互扯後腿。三天過不了一條小河,上萬人被一個牛錄擊敗,連敵人在哪都不清楚。

孫承宗時代的關寧軍吃空餉就很厲害了,賬面上十多萬,實際只有五六萬,遼東巡撫高第一度打算上奏彈劾,最後因為得罪不起那麼多人而罷手。


我想起了,高仙芝的西域都護府,其實都是中央財政枯竭的犧牲品。遲早都是守不下來的。換個人,只是延遲了丟失的時間而已,但是延遲了丟失的時間卻也加快了王朝的滅亡。兩難的選擇,要麼放手,要麼一起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