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區人口過1000萬的超級大城,只能在這7座城市中產生!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之所以有那麼大的能量,歸根結底體現在對人口的集聚和擴散力,在中國,沒有1000萬以上的城區人口規模,根本不可能成爲像北上廣深那樣的超級大城!可見,超大城市是衆城之巔,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頂級之城!

北京

那麼,現有1089萬人口的武漢和1604.5 萬人口的成都算不算超級大城呢?目前還真算不上,超級大城的硬指標就是城區人口超1000萬,武漢和成都超千萬的人口是指全市域,不能和城區人口混爲一談。在中國,絕大部分地級以上城市的概念包含了數量不一的轄縣,如河北保定和山東臨沂,雖然全市人口都超千萬,但它們只能算2類大城市。重慶堪比一箇中等省份,人口3000多萬,若單以總人口論,重慶恐怕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了,顯然這和我們的認知不符,事實上,重慶的主城區人口還沒突破1000萬,和北京上海差距甚遠。

另外,就算一些城市合併了下轄縣成爲市轄區,但實質依然是農村,尤其一些遠離主城的轄區,擁有大量農業人口,無論如何不能和城區人口混爲一談。當然,城區人口不僅僅指戶籍人口,也包括了城區暫住人口。從公開披露的數據來看,重慶、天津、鄭州、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這7座城市,未來城區人口過1000萬是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說,北上廣深之外的超級大城將在這7座城市中產生!

這7個城市中,成都、南京、天津、重慶、武漢是傳統的老牌大城市,歷年來沉澱的資源較爲豐厚,而鄭州新晉國家中心城市,在引領區域經濟發展中頗有想象空間。目前,天津、武漢、重慶城區人口都超過了800萬,成都766.7萬,這4個城市可以視爲第一梯隊。

重慶廣義上的城區人口達1500萬,不過重慶市域遼闊,萬州、黔江等其實就相當於其它省的地級市,單以主城區而論,重慶核心城區人口爲865.06萬人。換句話說,重慶3000萬的總人口,絕大部分分散在遠郊區縣,另有部分則在東南沿海省份務工,不過,隨着近年重慶經濟的迅猛發展,部分人開始迴流家鄉,首選重慶主城,重慶城區也因此日漲夜大。

武漢868.5萬的主城區人口規模,在所有新一線城市中處於領先地位,作爲“九省通衢”、大區中心的武漢,似乎從來不缺人氣,這裏有中部地區最好的交通、醫療等公共資源,更是我國著名的高教重鎮,依託於此,武漢全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帶,如東湖高新區等集聚大批上市公司,對人才需求日趨強烈,城區規模也在向東快速擴充。

天津早在1981年就有近400萬的城區人口,在當時僅遜於上海北京,可見作爲傳統工業基地和直轄市,天津的實力並非浪得虛名,到今天,天津的核心城區人口也達到了846.9萬人。成都緊隨重慶武漢天津之後,主城區人口766.7萬,值得關注的是,中西部地區省會獨大效應凸顯,越來越多的人向省會城市集聚,成都作爲人口大省四川的絕對巨無霸城市,更是來者不拒,可以預見,成都中心城區的人口還將膨脹。

成都

南京、杭州和鄭州這3座城市城區人口明顯少於上述4城,但也都超過了600萬大關,其中南京城區規模較大,作爲東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南京各類城市資源要素齊全,明顯無短板,更是我國僅次於北京上海的中國第三大高教重鎮。

杭州以前不過是一座著名的江南風景旅遊城市,相比南京城市規模較小,城市基建等殘缺不全,然而這些年的杭州風生水起,憑藉信息經濟的崛起,挾阿里巴巴之威,電商之都的人口感召力非同小可,近4年間,杭州每年新增人口從2015年的12.6萬飆漲到了去年的33.8萬人,且還在快速增長,令人乍舌。

當然,一座城市的人口變化不單單和經濟表現有關,也和自然地理條件的變化及行政區劃調整有關,縱觀杭州這幾年,行政區劃調整也是城區人口規模快速擴張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僅這3年,杭州就接連把富陽、臨安撤市設區,加上之前的撤縣動作,杭州一舉坐擁10個市轄區,大大緩解了杭州城市發展空間的制約,對吸引人流提升杭州大都圈的建設意義非凡。

作爲中國人口第一大省的省會,鄭州的底子比杭州薄,但集全省之力做大省會的決心更大,隨着國家中心城市的被批入列,鄭州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規模擴張驚人,僅2017年建成區面積就比2016年擴大了86.2平方公里,總面積達到830.97平方公里,每年11.6%的高增長在上述城市中獨佔鰲頭。

坐擁河南人口第一大省之利,鄭州的城市人口和規模還將日漲夜大,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的邊界要和產業規模相符,包括鄭州在內的上述7座城市,都有發展成爲人口過1000萬的超級大城可能,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順應城市自身規律,產城融合,科學發展纔是王道!

鄭州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