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人口布局?抢人大战后的西安,挑战才刚刚开始!抢人大战西安赢得一局,全市人口终于突破1000万,抢得到人固然可喜,但能否留住人也许更重要。诸多强二线城市中,只有西安不是万亿GDP俱乐部成员,人口规模迅速上升,如果不能相应做大蛋糕,人均GDP反而会被拉低。

西安

再有,如何平衡区域人口?西安的一大特点就是核心城区人口高度聚集,交通教育等城市公共资源不堪重负,而外围城区特别是新城区,人气不足,如何在人口布局上改变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西安需要系统规划。

抢人大战还会继续,西安要更上一层楼,壮大城市人口一刻也不能松懈,可以预见,未来西安人口规模会破1500万甚至2000万,如何未雨绸缪,城市管理者将面临巨大挑战。

借助抢人大战的优异表现,西安一跃而入成为千万人口级别的特大城市,进一步稳固了西北首城的核心吸引力,庞大的人口将给城市未来发展带来坚实保障。

然而,在诸多新一线城市中,西安的表现并不亮眼,经济规模在15个二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人均GDP也偏低,相比之下,人口不足千万的宁波、长沙、无锡、青岛、南京、杭州均已迈入万亿GDP俱乐部,规模和人均都不占优,这意味着西安在人口涌入的情况下,经济质量的提升更为迫切。

某种程度,高薪职位的需求量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与一些周边大城市相比,西安高薪职位需求量远大于兰州,也稍胜郑州,但与武汉成都却有50%以上的明显差距。郑州冶炼重工业与代工产业占比较重,GDP总量虽高于西安,但经济质量相比西安并不占优。而武汉成都这两年在新兴制造业、高端服务业方面发力明显,新一轮产业分工中已占得先机,对高薪职位的需求量自然更大,城市前景极具想象空间。

武汉

反观西安,这些年在工业领域的投入像小娘子走路,亦步亦趋,整个大西安只有汽车制造1个千亿级产业,且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冲击,西安在这一领域能否笑到最后,变数极大。产城融合,以业留人,西安的产业发展之路还很漫长。

抛开与各标杆城市的对比,审视自身,西安内部发展也不尽合理,以市内各区域人口变化为例,高陵、灞桥、未央、雁塔这4个区域在过去10年,人口分别增长了7.07万人、8.8万人、8.87万人和13.22万人,尤其是雁塔区,坐拥曲江和高新之利,人口在2017年就已达到了125.49万,要知道,此前雁塔区的人口尚不足60万。

反观莲湖、碑林和新城3个老城区,人口逐年减少,其中碑林相较2008年减少了足足17.57万人,人气缺失,中心城区商业繁荣不再,但医疗和教育等资源依然集中在老城区,这势必加剧各区与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负担。

另一些新兴开发区,如港务区、浐灞、西咸等产业板块,则为如何迅速吸引人口颇费思量,虽然这些区产业规划发展逐渐明朗,但人——这个城市里最核心要素的缺失,将导致城市运营效率低下,经济潜能也不能进一步发挥出来。

应该看到,经济转型、老城区人口降低、新兴开发区的人口吸纳,如何让公共资源相对平衡及社会管理与时俱进,这都是西安作为千万级人口大城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平衡人口布局?抢人大战后的西安,挑战才刚刚开始!

西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