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是顱內蛛網膜下腔或腦室內的腦脊液異常積聚,使其一部分或全部異常擴大形成的。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主要發生於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羣體中,但是也要知道,腦積水不僅在新生兒羣體當中發生,成年人、老年人也時常有腦積水情況出現。

  腦積水常見癥狀表現主要有:

  一、新生兒出生後頭圍迅速增大、頭型變圓、皮下靜脈怒張、前後心隆起、張力較高;顱縫分開,顱骨變薄,頭顱增大,主要見於小腦部幕上部分,四腦室腫瘤或四腦室出口閉塞引起後顱窩增大;兒童雙眼呈下視狀態,上眼瞼不能隨之下垂,稱為落日眼。腦積水進一步發展,腦幹向下移位,各種神經核受壓,出現眼球運動障礙、視力減退等。

  二、成人主要表現為高顱壓的癥狀,如頭疼、噁心、視物不清、視神經乳頭水腫等癥狀。

  三、老年人常出現正常壓力性腦積水,表現為走路不穩、下肢無力、尿失禁、智力改變等癥狀。

  腦積水在不同年齡段癥狀表現不盡相同,要注意分辯。還有就是腦積水在急性期以及慢性期的表現也不太一樣。如果是急性腦積水,會迅速造成顱內壓增高,引起人頭痛、嘔吐,甚至迅速昏迷,危及生命。而如果是慢性腦積水,往往表現為慢性顱壓增高的癥狀,除了頭痛外,還可能會有視乳頭水腫,另外會引起進行性癡呆、步態不穩,甚至大小便失禁等。

  腦積水的治療,一定要及時,避免癥狀加重,因此一定要多瞭解腦積水引起的癥狀表現。

點擊頁面下方【瞭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這個問題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腦積水可以理解為腦脊液分泌、 流動或吸收障礙導致其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異常增多,通常伴有顱內壓增高。其主要變化為腦室擴大、發生在嬰兒期的多為先天性腦積水,也有後天所得(如腦部炎症、外傷等) 。其臨牀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視力模糊、頭顱增大,伴復視,眩暈及癲癇發作,併發症多有智能障礙、行動障礙、尿便障礙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腦積水有多種分類方式

  依據病理來講,可以分為梗阻性腦積水和交通性腦積水:其中梗阻性腦積水又稱為非交通性腦積水或腦室內型梗阻性腦積水,是指病變位置處於腦室系統內或附近,阻塞腦室系統腦脊液循環而形成的,是腦積水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而交通性腦積水則是由於腦室外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或吸收障礙所致,也會產生過多的腦脊液而致腦積水。

  依據病因分類,腦積水可分為創傷性腦積水、耳源性腦積水、感染性腦積水、佔位性腦積水及出血性腦積水;依據年齡分類,可以分為嬰幼兒腦積水、年長兒童及成人腦積水;

  依據發病速度,則分為急性腦積水、慢性腦積水、正常顱內壓腦積水及靜止性腦積水。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宋明主任介紹,腦積水以外科治療為主, 用以解除腦脊液循環梗阻或腦脊液通路的改道。根據腦積水分類, 其手術治療有所不同。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分流手術及神經內鏡手術。近年來,神經內鏡治療的推廣,提高了腦積水手術療效、 減少了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明顯改善了腦積水患者的預後。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系悟空問答簽約機構,本文為原創文章,首發於今日頭條號悟空問答,圖片來源於網路,不做商業用途!(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腦積水是由於顱腦疾患使得腦脊液分泌過多或(和)循環,吸收障礙而致顱內腦脊液量增加,腦室系統擴大或(和)蛛網膜下腔擴大的一種病症。其典型癥狀為頭痛、嘔吐、視物模糊,視神經盤水腫,偶伴復視,眩暈及癲癇發作。

未經治療的先天性腦積水,雖有20%可以停止發展,但是,約半數患兒一年半內死亡。腦積水患兒神經功能障礙與腦積水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常見的病因有顱內炎症、腦血管畸形、腦外傷,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神經毒素、缺氧、水和電解質紊亂、酸中毒、肝腎衰竭等。都可通過不同機製造成液體在腦組織內積聚而成。嬰幼兒梗阻性腦積水多見於頭顱增大,前囟膨隆,顱縫開裂,頭皮靜脈怒張,眼球震顫,斜視,可伴有語言、運動功能障礙,抽搐,智力低下。CT徵象是腦室擴大,中度與重度腦積水通過一次掃描即可確診,輕度者需多次觀察確有腦室進行性擴大才能診斷。

治療的目的在於減少腦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機體的水分排出,應用利尿葯,如乙醯唑胺、氫氯噻嗪、呋塞米、甘露醇等;必要時經前囟或腰椎反覆穿刺放液。


「腦積水」顧名思義是顱內蓄積了較多的液體,使頭顱增大。由於顱內容量增加,因此顱內壓力也增高。由於嬰兒出生後顱縫沒有閉合,高顱壓會使顱骨裂開,因此頭圍迅速增大,6個月的嬰兒腦積水的頭圍可超過成人頭圍。少數嬰兒出生時就有腦積水,而多數寶寶是出生數月或1~2歲後逐漸發現。

腦積水分為兩種:一種是腦脊液在流通的途徑發生阻塞,臨牀上稱為「阻塞性腦積水」,其原因是先天性畸形、腫瘤、炎症、出血等造成;另一種是由於腦脊液分泌太多,來不及吸收,這種腦積水稱為「交通性腦積水」。兩種原因引起的腦積水都表現腦脊液總量明顯增多,頭圍增大。

最簡單直接的檢查方法是測量頭圍,如果小兒頭圍明顯超過同齡兒的標準,且有以下表現時,可以初步判斷:叩擊患兒頭部時可以聽到似「破壺」一樣的聲音。如果在暗室裏有手電筒緊貼頭部照射,可以見到頭顱透光。患兒往往表現頭髮稀少、頭皮緊繃發亮,頭皮下靜脈怒張。由於患兒頭大而面部及下巴相對顯小,頭面部像一個倒置的三角形。晚期出現雙眼球向下凝視,黑眼球在下,白色鞏膜在上,狀似太陽下山,故也稱「落日眼」。顱腦CT或核磁共振可以更明確地顯示病變的部分和程度。

長期顱壓增高,可以壓迫腦皮質,發生腦萎縮,導致患兒智力緩慢下降或遲滯,嚴重者造成發作性抽搐或四肢癱瘓。

腦積水並非不治之症,可以通過手術疏導引流解除癥狀,輕症也可以採取藥物治療。


可以去找一個醫生問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