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將我們拒之門外,如今一改往前作風,美向華拋橄欖枝有玄機

玉兔二號

一直以來,中國對未知的事物有着無盡的探索精神,從古代天文觀測到現今科學探索,“嫦娥奔月”也不再是流傳千年的神話,在嫦娥四號成功降落月球后,玉兔二號通過中繼衛星傳回了落月的視頻以及環拍、互拍的高清照片,緊接着有更多的細節如數暴露出來。

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突破軟着陸技術、克服地月通信難題是衆多國際力量攜手合作的結果,除了硬件和某些技術的支持,中國與這些國家還將進一步完成探月試驗,毋庸置疑,在這個航天活動裏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動權,近日,中國在航天領域的表現讓美國一改往前不可一世的作風。

據官方媒體報道稱,在8年前,爲了將中國拒之門外,美國以“中國間諜”的名義扣留了一名曾在NASA工作過的中國公民,一位名叫弗蘭克·沃爾夫的激進分子污衊這位國人的電腦中藏有導彈成像技術源碼和其他敏感文件,查無此證過後仍然無恥地推出沃爾夫條款,單方面中斷與中國的航天合作,並幹擾中國同其他國家的航天合作。

8年前將我們拒之門外,如今一改往前作風,美向華拋橄欖枝有玄機

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圖片

如今美國在太空探索上已現消頹跡象,所以多次請求中國同美國共享嫦娥四號登月數據,爲了長遠的發展,中國官方公開表示,原本中國可以選擇無視美國的數據請求,但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那麼大國之風範必不可少,這也是中國自信的表現。

有人分析認爲,這從頭到尾都是一個陰謀,在火星探測領域,美國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未來中國和美國合作的可能性極大,美國如今突然向中國拋出橄欖枝,美其名曰共同探索,實則背後暗藏玄機,不排除是爲了加入中國空間站的可能性,畢竟美國當年三番五次拒絕中國,如今風水輪流轉了。

8年前將我們拒之門外,如今一改往前作風,美向華拋橄欖枝有玄機

中國的空間站想象圖

值得一提的是,據1月14日消息,中國國家航天局高層表示,中國的空間站正在積極建設當中,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投入使用,在太空探索過程中,中國與俄羅斯、歐洲多個國家開展了相關合作,據德國人表示,從嫦娥四號可以看出中國對航天項目是包容開放的,在2024年後國際空間站能否正常運轉猶未可知,如果想要繼續推進太空科研項目,那麼和中國就是最合適的合作對象。

此外,在14日的官方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月球探測是人類在其他行星上尋找新家園的必然選擇,在嫦娥四號完成月表巡視探測後,還將爲深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在今年年底將向月球陸續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從而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目標,而且未來嫦娥六號承擔月球南極探測和採樣任務,嫦娥七號將完成南極綜合探測,八號則向建設月球科研基地邁進,在2020年前後,中國將正式向火星探測發出挑戰。(疆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