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公司還是家裏,電腦是必不可少的電子產品之一,而說到電腦,無非就是筆記本、臺式機、一體機,由於筆記本和一體機的散熱性能較差,因此絕大數的用戶會選擇組裝臺式機,能夠根據個人需求搭配硬件,滿足個人需求。但是對於DIY硬件來說,很多人都不太懂,因此裝機的時候走向了選購硬件誤區,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小白組裝電腦必讀!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對每個硬件不知道什麼牌子好就閱讀下:組裝電腦各個硬件什麼牌子好 DIY電腦配件品牌選購建議

下面我們分別從CPU、散熱器、主板、顯卡、固態硬盤、電源六個角度,分別闡述此問題。

1、認準i7就一定靠譜嗎?有時候坑的就是你!

不得不說Intel的Tick-Tock策略非常成功,由於Intel處理器型號辨識度極高。很多對電腦一知半解的“高手”們就會對新玩家洗腦說,買電腦就得買i7處理器,什麼年代了還用i3處理器,奔騰賽揚是什麼鬼?G4560神U?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其實i7>i5>i3>奔騰>賽揚的排名沒有任何問題,但要加個前提:同一代產品。如果是不同一代產品他們的差距就不能用簡單的i7>i5>i3>奔騰>賽揚來比較了,拿i7 860舉例,雖然名爲i7但性能還不如二代i5 2500。所以消費者在攢機時一定要看好CPU的具體型號,如果對CPU型號不甚瞭解請查看「CPU天梯圖」,避免上當受騙。購買筆記本的用戶要注意筆記本的型號後綴,低壓處理器和標壓處理器性能相差較大,建議提前作好功課。

2、主板大板比小板穩定?

前幾日看到一位朋友裝機,i3 6100配了一塊Z170的大主板,主板比處理器還要貴一些。我問他爲什麼選你也不超頻,爲什麼選擇Z170主板,他的理由竟然是機箱太大選小主板顯得太空,並且認爲大主板使用起來比小主板更加穩定。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其實很多“懂行”的朋友也這麼認爲,一看見小板就嗤之以鼻,再來一句,這板子縮的不成樣子!其實大小板的做工一樣,穩定性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不同在於大板可擴展性更強。根本沒有必要介意小板供電,因爲同等規格的大板小板,價格要差很多,我們不要和錢過不去。只有預算非常充足的客戶和有特殊需求的客戶(如需要插很多PCI卡)多的PCI設備適合大板,多數客戶應該首選小板,性價比更高。

3、多核就是王道?

2017年沉寂多年的AMD終於發佈了Ryzen系列處理器,爲消費者帶來了性價比更高的處理器,隨後Intel即發佈了i9處理器,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CPU核心數量變得越來越多。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但其實核心數越多並不代表性能越好,因爲這裏面還涉及到軟件優化和架構效率的問題,小白們沒必要盲目追求超多核。比如i7 6900在正常使用中並沒有i7 7700K表現好、蘋果一直採用雙核處理器,性能卻比某些八核處理器還要強。

核心數目越多多任務處理能力越強,但任何多核程序的加速比都存在一個上限,即便是核心數量無限多,最後的性能也只取決於單線程的部分。所以除非你是從事視頻編輯、3D建模製作等工作,其實無需購買四核心以上處理器。

4、水冷散熱比風冷效果好?

一些小白認爲,主機一定要上水冷才顯得“高大上”,自己沒有動手能力安裝分體式水冷,就選擇一體式水冷。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從定位來講,水冷散熱器確實是高於風冷的。單從散熱方式來說,由於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所以水冷的散熱能力要遠大於傳統的風冷散熱器。但很多一體水冷內部存水量較小,導致水流循環的距離大幅縮短,熱量不能完全被排出。同時水冷散熱器散熱片的厚度和密度較大,要增大風扇轉速才能吹透散熱器,噪音問題也比較突出。

這些原因造成了很多一體水冷散熱效果不如頂級風冷效果好的現象。當然,分體式水冷的降溫效果的確要好於風冷散熱器,但是分體式水冷造價昂貴,後期維護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安裝分體式水冷散熱器的用戶相對較少。

5、散熱風扇越大散熱性越好嗎?

現在很多網友在選購CPU散熱風扇時認爲,購房越大散熱性能越好,但事實的真相並不是這樣的。

通常情況下大尺寸的風扇在同轉速下可能獲得更大的風量,但是在得到同樣風量的條件下,大尺寸風扇相對小尺寸風扇來說可以得到更好靜音效果。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但其實扇葉的增大對於風壓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高風壓對於散熱器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如果風量增加並且風壓降低,那麼結果很可能導致散熱器上的熱量難以被吹出,導致必須增大轉速才能達到預定的散熱效果,然而增大轉速後,隨之而來就就是更大噪音。並且現在的處理器的發熱量已經非常小了,不超頻正常使用,出於經濟考慮也沒必要購買太“龐大”的散熱器。

6、供電相數越多就是好主板?

現在的主板廠商爲了吸引消費者,往往會進行“堆料”設計,供電超多,主板看上去也比較奢華,藉此提高主板售價。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用戶在挑選主板時會以主板供電多少還判斷主板好壞,但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由於設計、料件和佈線的不同,一相供電電路所能承載的電流大小就會有所差異。

對於大部分主板,四相供電足以滿足非超頻狀態下處理器的供電需求,同時高轉換效率,也可以節約部分電費開支。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超頻的用戶,對於主板供電相數多少,無需太過糾結。

7、顯卡顯存越大越好?

現在顯卡廠商爲了進一步細化產品,同一款型號顯卡會發布不同顯存容量產品。比如GTX 1060 3GB、GTX 1060 6GB。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GTX 1060 6GB性能要比GTX 1060 3GB要強上很多,這也讓很多消費者產生了一個誤解:顯存容量越大性能越強,但事實上顯存容量和顯卡性能關係並非這麼簡單。

顯卡帶寬處理能力是由顯存帶寬決定的,顯存帶寬=(顯存位寬*顯存工作頻率)/8。所以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顯存頻率和顯存位寬這兩個關鍵性數據,這纔是決定顯卡吞吐量的關鍵所在。如“奸商”們經常拿來坑人的GT630顯存就是4GB的,但是性能甚至達不到GTS450的級別。

其實,顯卡與CPU類似,顯存不是決定顯卡性能的唯一因素,還需要看顯卡是否同代同型號。

8、小顯卡性能不佳?

說起半高顯卡、小顯卡,很多用戶總會與做工縮水、性能低下聯繫起來。長久以來,市場上銷售的小顯卡卡基本上都是以低端產品爲主,另外不少廠商爲了壓縮成本,也會將一些主流產品降低規格做成半高板型,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讓用戶有這樣一種感覺,小卡不如大卡。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但現在已經有很多高性能小顯卡上市,比如R9 NANO,雖然大小隻有普通顯卡的一半,性能卻與GTX980相當,堪稱史上能量密度最高的一塊顯卡。NVIDIA也有此類產品,比如半高卡GTX 1050Ti。如果喜歡小機箱的用戶,又不想放棄玩遊戲,可以選擇一些“小鋼炮”顯卡。

9、TLC固態硬盤壽命短?

現在市面上的固態硬盤顆粒主要分爲兩種,一種是MLC閃存顆粒,一種是TLC閃存顆粒。隨着固態硬盤價格不斷上漲,低成本的TLC固態硬盤逐漸成爲主流。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由於TLC顆粒成本較低,許多主流固態硬盤廠商都推出TLC顆粒的固態硬盤。但TLC顆粒寫入壽命爲1000PE,有些用戶擔心TLC壽命短,仍然不敢購買。

從實測來看,TLC固態硬盤壽命並不差,正常使用四五年壓力不大,普通用戶根本無需考慮TLC顆粒固態硬盤壽命問題,請放心使用吧!

10、固態需要碎片清理?

小白往往會把機械硬盤時代的習慣帶進固態硬盤時代,比如碎片整理。機械硬盤時代磚家最喜歡告訴小白:“系統慢了吧?趕緊碎片整理撒。”小白屁顛屁顛地整理去了。殊不知碎片整理對於SSD來說完全就是種折磨。這種“好習慣”帶到了SSD上不一定好用。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在機械硬盤時代,機械硬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反覆寫入和刪除文件,磁盤中的空閒扇區會分散到整個磁盤中不連續的物理位置上,從而使文件不能存在連續的扇區裏。這樣,再讀寫文件時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讀取,增加了磁頭的來回移動,降低了磁盤的訪問速度。

而固態硬盤沒有機械硬盤的磁頭驅動機構,尋址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不需要碎片清理。並且磁盤碎片整理會對硬盤進行頻繁地擦寫,會損耗SSD內部Flash的壽命。

11、電源功率高浪費電?

有些朋友認爲,電源功率越高越費電。其實不然,電腦的的耗電完全以硬件工作狀態所需的耗電量來決定的,電腦的電源僅僅是一個“能量池”,瓦數越大能負載的電量就越多而已。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實際上,大功率電源配小功耗主機,使電源使用的餘量更大,電源會使用得更久,更穩定。電源只是起到轉換作用。雖然不是功率越大耗電就越多,但用戶也無需無限度地配置功率過大的電源產品。

12、模組電源一定比非模組的好?

爲了使機箱內部更整潔,一些用戶會選擇價格較高的模組電源,那麼模組電源就一定比非模組電源要好嗎?


小白組裝電腦必讀!12條DIY裝機選購硬件誤區


模組電源

其實模組電源與非模組電源線材最大的不同就是線材,模組電源需要自己動手接上自己需要的線材,而非模組電源則無法按照自己的需求鏈接線材。模組電源可以更好的支持走背線,可以使機箱內部更整齊,散熱效果更好。但模組電源是通過模組電路PCB板作爲媒介再輸出到模組線材,因而電壓穩定性也會有所下降,同時模組電源比非模組電源發生接觸不良的概率也要高,所以普通用戶購買電源時無需過於追捧模組電源。(裝機之家LOTPC.Com)

寫在最後:

DIY裝機雖然看似簡單,但實際裝起來還是有很多門道的。本文中筆者爲大家盤點了12個容易避免的小誤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今後裝機中起到一定作用。最後希望大家都可以成功DIY一臺自己心儀的電腦主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