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風舊貨一直都挺吸引人,這一次到日本名古屋最大的收穫就是通過民宿主人的介紹,偶遇了大須觀音寺的週末舊貨市場,市場十分熱鬧,天才見光,就有了滿滿當當的人羣。

一早,我們就來到了大須觀音寺,倘若不是當地人的介紹,我們根本不知道在名古屋有這樣一個地方,也就必定會錯過這極具當地氛圍的週末舊貨市場。

舊貨的翻用,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作爲遊客,就算不在此挑選物件,單單逛一圈下來,看看這些曾被人們使用過的舊物件,是完全能看出當地人的生活內容的。物件的造型和色彩,能看出當地人的審美,物件的設計和作用,能瞭解到當地人的生活追求和需要。

有些物件還是來自久遠的過去,甚至見證了一段特別的歷史,各種日式擺設都賦有其背後的意義,老闆們對一些物件都有着可講述的內容,哪怕是一個木偶娃娃,也有着專屬於日本的文化背景。

市場人羣紛至,物件繁多,每一個攤位的老闆都似一位收藏家,有着自己的獨特品味,而每一個物件彷彿都有着屬於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舊物,本就帶着曾經,經轉一處或多處,如果它們會說話,不知將會說出怎樣的故事?

之前就在書上讀到過,很多日式茶具做工精良,材質難得,雖有着私人用品的屬性,卻也會流落到舊貨市場被識貨之人選走,只因背後一期一會的無可替代。我是沒這個眼力了,可那些玉一般通透的茶具,不論買者的眼光高低,都如盛放於野的花朵兒,不爲他人生,自在飄香。

有時候,舊物被珍藏正是因爲它身上留下的歲月的痕跡。只是在這樣的日本,人們如此熱愛將舊東西放在市場上賣,到底是節約環保還是經濟不景氣呢?

不管怎樣,回首市集的熱鬧,但凡是人羣之地,便全是生活,又哪裏有地域之別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