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爸媽都經歷過,對付娃兒的過程中“事情不按自己預想的方向走”的 “不爽”或者說”爲難“時刻——原本想好好講道理,做個不吼娃的好媽媽,結果講了半天跟對牛彈琴一樣,發現娃兒就是個無賴,於是來火;一點火娃兒就哭,娃兒哭得地兇聽的人就越火大,於是終於扯開嗓門武力鎮壓... 鎮壓完之後又覺得自己疲憊極了,心情down到極點。

早前我曾和大家分享過應對兩歲前娃兒的情緒還是應該以滿足訴求爲主《爲什麼說兩歲前的娃怎麼“寵”都不爲過?》,但到了兩歲後,就進入到另一個階段了。

2-3歲是孩子情緒控制的分水嶺,兩歲前更多需要滿足,兩歲後更多需要技巧。(具體是什麼技巧,今天文章的內容會分享)。

娃兒到了2-3歲後,他們的溝通能力和抵抗能力在並行增長,在他們能更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要求和心情時,也更多地會提出明顯“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多看幾集動畫片、非要在飯前吃那塊巧克力... 不答應就發脾氣。

和“無理要求”總是同期存在的大難題就是“拒絕配合”。本身這個階段咱們對他們的要求在慢慢提高,比如會要求他們自己穿脫鞋子、玩好玩具要收拾、吃飯要控制時間... 但他們總有一萬種方法不配合。

我自己也深深地經歷過這些很現實的困擾。因爲OK一直是個比較敏感和有主意的娃兒,淚點又比較低,所以我面對OK的情緒問題會更多些,這也逼得我一直不斷在尋找方法、升級技術巧去處理好這些情況。

對付衝突從來都是很累的,需要動腦子去想“腳本”,要先隱藏自己的想法繞彎子,但慢慢的我會發現,如果一旦形成一種“遊戲式”的思維定式,碰到衝突場景就假想出一個繪本里或動畫片裏看過的場景,和娃兒做個遊戲,基本衝突全部能一一破解。

今天具體講三個例子來給大家示範一下。

1

戲精上身,讓孩子乖乖“從不肯”到“配合”

這裏我具體會說喂藥的例子,這對很多媽媽來說是件超折磨的事。但看完,大家會明白,其實不單只是喂藥,稍微轉變一下,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孩子不肯刷牙”、“孩子不肯起牀”、“孩子不肯吃飯”等常見難題。

用“打敗病毒小遊戲”搞定吃藥

OK小的時候吃藥都還行,但有一次被一個沖劑類的藥給噁心到吐了一地後,從此他一看沖泡在杯子裏的藥便一概拒喝。

有一回支氣管炎,有個藥必須得吃,無論我如何耐心跟他解釋:“這個藥一點都不苦,甜甜的像橙汁,你不是很愛喝橙汁嗎?”他就是拒絕。

我循循善誘:“你喝一點試試,看看是不是甜的,如果不是甜的媽媽就不讓你喝了。”

還是搖頭。

我一看不動腦筋地硬來肯定不行~

先讓OK緩和了一下,吃完中飯,等他抗拒的情緒過去了,我便和他開聊:

“你知道生病爲什麼我們會難受嗎?”

這個處於認知發展期的三歲小娃兒立刻被這個問題吸引了。

我立馬腦洞打開:

“我們身體裏住着小衛士寶寶,他們負責保護我們的健康,但是有時候因爲我們沒有注意,就有很多細菌寶寶進到我們的身體裏,細菌寶寶多了就會生病就會讓我們難受。現在小衛士寶寶正在和細菌寶寶打戰,但是他們的力量還不夠,需要你的幫助。”

“那小衛士寶寶怎麼說?”

這個時候我模擬小衛士寶寶裝作很虛弱的樣子:“啊,累死我了,細菌寶寶能量太強大了,我快打不過他了,小主人,你能幫幫我嗎?”

OK這時情緒已經很放鬆了。我趁機引導他:“我們要不要幫幫小衛士呢?”

“要啊!” “那好,那我們把它請出來吧”(我跑去廚房重新衝了杯藥)

看到我端過來,OK本能又捂上嘴,但我明顯能看到他眼裏還是有期待,因爲這次他並沒有身子往後退縮了。

我立馬大聲宣佈:“這個藥可以給小衛士補充能量,讓他們變得強大,打敗細菌寶寶。而且~小衛士還很愛喝這個口味,因爲是甜的,你要不要讓它試試呢?”

OK想了想了,在我的積極配合下終於小小地喝進了一口,然後問我:

“現在小衛士寶寶怎麼說?”

“小衛士寶寶說:哇,這個藥好神奇啊,我的身體又充滿能量了,謝謝小主人。”

我一邊賣力演戲一邊讓OK繼續喝藥:

“小衛士在說:小主人可以再給我點能量嗎?趕緊再給小衛士寶寶補充點能量吧。”

OK喝完藥,問我:

“那現在細菌寶寶怎麼說?”

我捂住胸口,做出很誇張很痛苦的表情:“啊,小衛士寶寶怎麼一下變得這麼厲害了,啊,我被它打得好痛啊,受不了了,呃~呃~”

看到我“奄奄一息”的模樣,OK已經樂得咯咯笑了。

總結:

在遊戲裏,孩子成了身體的“小主人”,成了指揮這場“衛士大戰細菌”的“將軍”,並且收穫了“勝利果實”,對孩子來說,重新獲得了掌控力,也消除了對抗和焦慮感。

娃兒不肯吃藥,本身身體不舒服,也自然容易狀態不好,而大人們有意無意表達出來的緊張和焦慮造成的壓力也會讓他們感到害怕,這時被強迫着吃藥,孩子的抗拒感會非常強烈。而一旦有了抗拒,講道理的方法是基本行不通的,因爲一切的努力在孩子看來都是爲了說服他。

所以,如果要想平安祥和地把事情做完,唯有把娃兒的焦慮和緊張放下,藉助輕鬆的、玩遊戲的方式,在遊戲裏讓孩子理解到吃藥對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原理”到底是怎樣的,效果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這類方法和思考,也適用於“孩子早上賴牀,死活不肯起”、“孩子各種磨蹭,就是不搭理你”等常見難題。

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新的遊戲。

比如OK有一段時間賴牀,我就會和他玩睜眼的遊戲。假裝我是他的眼睛:“我的小主人,我是左眼,麻煩讓我睜開吧。”OK聽到了就會把一隻眼睛睜開。然後我依法炮製讓他睜開右眼。有時他左右不分,我就會抗議:“錯了錯了,小主人,我纔是左眼,快把我也睜開吧。”這樣幾下以後,他基本也清醒了。

2

角色扮演,化解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碰到的問題,尤其是剛開始上幼兒園,不少娃兒會比之前更黏人。

《遊戲力》的譯者、遊戲力工作室的創始人之一李巖老師說起自己的女兒上幼兒園時,也有過嚴重的分離焦慮,他用的應對方法是角色扮演。

幼兒園門口的“生離死別”

我女兒是2歲8個月開始上幼兒園的。頭三天的新鮮勁一過,第四天就在幼兒園門口上演了“生離死別”。這天晚上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就主動發起了“上幼兒園”的遊戲,並且要扮演爸爸。如果按照以前的思維,我一定會扮演一個懂事的小孩,在幼兒園門前主動與爸爸告別,然後高興地跟老師進去。但是按照遊戲力的原則,我就該扮演一個哭鬧黏人的小孩,而且要演得夠誇張。當我這樣演的時候,女兒竟然活靈活現地背出了臺詞——早晨我對她說的話:“寶貝,我一定會來接你的。等你吃完晚飯,我就會站在門口等你,然後咱們一起去遊樂場。來,親一下,我去上班了。”親完我,她轉身就走。

第四天,她突然決定扮演自己。我糾結着“是否該扮演一個成熟的大人,利用這個機會再對她強化一些道理呢?”但這顯然不符合遊戲力的原則。所以我還是投入了遊戲:

“我不要去上班!我會很想你的。”

“爸爸,你要負責去上班,我要負責上幼兒園。”女兒一臉堅定地說。

我繼續不情願地說:“那我什麼時候能來接你呢?”

“我吃完晚飯,你就可以來接我。”

我假裝還是不放心:“真的嗎?那我們拉鉤。”

第二天,在幼兒園門口,真實上演了頭天的遊戲:我黏着她,而她給我講要上班的道理。最後,拉鉤,親一親,她自己就大踏步地跟着老師進去了,反而是站在門外的我,心裏空蕩蕩的。

角色扮演遊戲特別適合分離焦慮。需要記住兩個原則:

1. 當大人扮演小孩的時候,一定要遵照孩子的表現,演得更誇張,而不要試圖去扮演一個乖小孩讓孩子“就範”。比如媽媽演孩子,纏着孩子不放:“就不讓你走,就算我不吃飯、不洗澡、不上衛生間,我也不管,反正我就不讓你走!”同時注意語氣一定要輕鬆好玩,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嘲笑他。一般情況下,那個平時黏着人不放的孩子,很快就會嘻嘻哈哈地扭身逃走。

2. 當大人還是演“大人”時,這時候的大人其實是“小孩附體”,需要把孩子的表現搬到自己身上。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竟然像個蠻不講理的小孩,他便會試圖來應對這個麻煩,而應對的方法往往是參考你之前教給她的,比如給你講道理,安撫你,親親你。這個時候,孩子的掌控感和自信心得到了充分滿足,焦慮情緒也得到了極大緩解。

這個方法也特別適合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我有時會和OK玩“裝死”遊戲,他來叫媽媽的時候我故意“裝死”不理他,等他叫過很多遍的時候我才和他說話,然後告訴他:“你看你叫媽媽很多次媽媽才理你,你心裏是不是不舒服?所以以後當媽媽或者別人叫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應該及時迴應?”這樣說過以後,大人叫他的時候他“不理不睬”的小毛病就注意多了。

3

我不是“審判官”,我是你們的“玩伴”

家裏有二胎的媽媽少不了要面對老大和老二之間爭風吃醋,吵架打鬧的衝突情況。

當娃兒來找媽媽求助時,怎麼迴應也是很難,幫和不幫都有利弊。

不過如果以遊戲力的思路,把“如何保持公平”的問題變成“如何一起玩得更happy”,就不會把自己繞進局裏了。

“手足相爭”的大寶和二寶

兩個孩子吵了一整個下午了,耳邊又響起了外婆當年的警告:“早就告訴你別急着要老二!”

一想到這些,這位媽媽簡直想發瘋尖叫。

短暫的休整後,她開始思考:孩子的任何行爲,都是在給大人傳遞某種信息和訴求。所以孩子也許是想要我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也許是害怕我更喜歡另一個?也許弟弟是因爲做不了姐姐的事感到挫敗,而姐姐因爲弟弟的成長感受到地位受到威脅?

她意識到兩個人衝突的核心是:每個人都覺得另一個得到的比自己多,大的覺得小的是入侵者,小的覺得大的總以大欺小,等等。

雖然她還不知道具體的計劃是什麼,但她決定放手一試。當孩子正在爭搶一件玩具時,她先是把兩人一起抱起來,歡呼着衝向沙發。三個人大笑着摔倒到沙發上。接着她拿出一把玩具劍假裝把自己切成兩半,分給姐弟倆一人一半,然後模仿他們爭吵的語氣說:“你得到心和胃了,我只有肝。不公平!是我先得到媽媽的。”雖然她不能確定這是否有效,但至少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以前,她用大吼大叫來阻止兩個人爭吵時,從未獲得任何人的任何注意力。與此同時,她也時刻觀察孩子的反應,確定這樣的模仿沒有讓他們覺得被嘲笑。他們笑得很開心,因此媽媽讓這個遊戲持續了幾分鐘,一邊玩一邊對兩人又親又抱。之後,姐弟倆又進行了一場“拔媽媽比賽”。最後她抓起剛纔孩子在搶的那個玩具往屋外跑,邊跑邊喊:“哈哈,終於輪到我玩了!”

姐弟倆一起追來,剛纔還在相互爭鬥的對手,現在組成了聯盟一致對外。

——案例引用自(美)勞倫斯·科恩《遊戲力》

這位媽媽一開始遇到類似情況總是用發脾氣和吼叫來處理而難題,但毫無用處,然後用遊戲力的思路,在兩個孩子看似衝突激烈的背後看到了各自的需求,於是找到了化解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的方法。

在遊戲裏,媽媽不再是“審判者”的身份,不再把重點放在判斷誰對誰錯、維護公平上,而是先從身體接觸上給到孩子親密感和安全感,然後用遊戲的方式,把孩子的心聲(想要佔有媽媽更多的愛)和現實的矛盾(媽媽不可能真的分成兩半)演繹出來。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自己的猜疑多麼“可笑”,也在遊戲裏和媽媽重新建立起了連結,增強了親密感和安全感。

OK媽說:

最早我在嘗試着使用遊戲力的方式時會覺得“燒腦”,因爲自己平常不算會玩,從小也比較缺乏幽默感。但慢慢的,我發現遊戲力是種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就像套固定模板,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加註意收集素材來填補到自己的遊戲庫裏。

就像前面提到的李巖老師剛做爸爸的時候也是典型的“威嚴父親”,當他多年前第一次讀到《遊戲力》時,他隱約覺得應該改變一下。

當兒子們用新買的玩具槍伏擊剛進門的爸爸時候,我腦子中有一個聲音在大聲說“倒下,快點倒下!”可是,我還是無法戰勝幾十年打造的架子和麪子,還是站在那裏……

看着兒子一如既往地轉身去做自己的事了,我彷彿聽到他們在說“就知道會沒意思”。

幾天以後,兒子再次給了我機會。當時我的感受是:跳樓的決心應該也不過如此。

我終於倒下了。

大出意料的事,那個時刻我雖然還是感到尷尬,但很快,一種更強烈的喜悅取而代之。

李巖說,那次的“倒下”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要改變自己幾十年的固執,這肯定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也許只有爲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纔有力量去嘗試。

這一點我感同身受,當我的“遊戲庫”越來越豐富,能更多地用“玩”的方式來和他溝通時,在他眼裏,媽媽成了一個“有趣”的人。當我發現其中的樂趣和好處後,我也更樂意去做得更多。

所以,遊戲力給我們的不只是具體實操的方法,更是給到我們一種新的態度,而新的態度可以創造更多新的思路,幫助我們在育兒的路上更從容和有信心。

如果大家很願意聽更多一點的遊戲解決育兒衝突方案,可以留言告訴我,我在日後會多分享。與此同時,在4月底,我和遊戲力團隊共同研發的專門針對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課程也會推出,歡迎到時候一起來聽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