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總攻旅順

1904年8月10日,旅順太平洋艦隊突圍失敗,代理司令官維特傑夫特少將陣亡;

與此同時,日軍金沢第9師(下轄第6、第18旅)開抵旅順;滿洲軍總司令部與第三軍軍部確定於8月19日拂曉對旅順展開總攻;大山岩總司令要求乃木希典必須在一周內攻克旅順,因為遼陽會戰大戰在即,第一、二、四軍總兵力相對於俄軍處於明顯劣勢,只有第三軍能及時趕到戰場,日軍才有獲勝可能;

乃木希典將其軍部由柳樹房前移至鳳凰山東南高地,將前線指揮所設於團山子東北高地,這裡距離前線6里,已在俄軍炮火射程內;

8月19日凌晨1:00,乃木希典一聲令下,第1、9、11三個師5.1萬名官兵,在380門火炮支持下,奮勇向前;(註:後備第1旅配屬第1師指揮。)

血戰至8月24日17:00,日軍傷亡達1.6萬人,其中第9師第6旅幾乎全軍覆沒,該旅兩聯隊第7聯隊長大內守靜大佐陣亡,第35聯隊長中村正雄大佐重傷,由折下勝造中佐代理聯隊長,結果折下中佐亦告陣亡;

乃木希典在望遠鏡中看著漫山遍野的日軍屍體,終於於24日17:00下令停止進攻;

此戰,日軍第三軍損失戰鬥人員1/3;俄軍共有6千人傷亡;一周之內攻克旅順成為笑談;唯一的收穫,是第9師佔領了東面的盤龍山要塞,並打退了俄軍的反擊;

大山岩元帥決定從國內增調竹內正策少將的後備第4旅、大迫尚道少將的野戰炮兵第2旅增援第三軍;

(注1:9月12日,因第二軍參謀長落合豐三郎少將與軍長奧保鞏不和,而調任韓國駐屯軍參謀長;大迫尚道調任第二軍參謀長;由野戰炮兵第5聯隊長永田亀大佐升任野炮第2旅少將旅長;因此,實際大迫尚道並未在第三軍服務;

注2:1905年3月30日,竹內正策調任第25旅旅長,隨後追隨原口兼濟第13師攻佔了庫頁島。)

二、遼陽會戰

在攻佔營口、大石橋、析木城後,滿洲軍總司令部確定了合第一、二、三、四軍之力,將南滿俄軍圍殲於鐵嶺以南、海城以北的大決戰戰略,決戰戰場的重心為遼陽、瀋陽,亦可稱之為「遼瀋戰役」;

第一軍增加了近衛後備混成旅團,近衛師團第4聯隊長梅沢道治大佐升任該旅少將旅長;

第一軍騎2旅、第二軍騎1旅合併為秋山支隊,由騎1旅旅長秋山好古少將任支隊長;

總司令部直轄的後備第1旅已調往旅順,因此調第四軍後備第11旅暫隸總司令部直轄,作為總預備隊;

大山岩元帥原擬在8月底發動遼陽會戰,因為那時乃木希典已攻克旅順,第三軍便可參加此戰;

至8月24日,旅順方面噩耗頻傳,大山岩乃決心不顧一切,冒險提前發動遼陽會戰;

此時遼陽方面的俄軍,除原有西伯利亞第一、二、三、四軍、後貝加爾哥薩克騎兵師共12萬餘人外,新增援軍有:

1、 由基輔調來的第10軍,軍長亞歷山大·斯魯切夫斯基中將;

2、 從莫斯科調來的第17軍,軍長亞歷山大·比德林上將(男爵);

3、 在喀山新組建的西伯利亞第五軍團,軍長列昂利德·鄧博夫斯基中將;

4、 奧倫堡、西伯利亞兩個哥薩克騎兵師;

其中,第10、第17軍每軍轄2個步兵師、騎、炮兵各1師;

遼陽戰場俄軍總兵力24.5萬人;其中以莫斯科第17軍為總預備隊;

大山岩元帥決心不再等待第三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俄軍兵力每日都在增加,時不我與,除了速戰速決、奮死一搏,已別無選擇;

遼陽會戰於8月24日開啟,參戰日軍第一、二、四軍總兵力14.5萬人;俄軍共有火炮673門,日軍為484門;

遼東半島及韓半島留守日軍為立見尚文第8師、大久保利貞後備第3旅、粟飯原常世後備第5旅、河野通行後備第13旅;

大山岩元帥的戰術:

1、 以秋山支隊不斷破襲瀋陽-遼陽鐵路;

2、 以黑木為楨第一軍渡太子河,圍殲俄軍最東翼的西伯利亞第三軍團及基輔第10軍,秋山支隊屆時策應進攻;

3、 以野津道貫第四軍負責將上述該兩俄軍與其它俄軍分割開來;

4、 令奧保鞏第二軍不顧一切,以攻代守,瘋狂進攻其它所有俄軍,以使各路俄軍無法增援東翼;

5、 總司令部直轄的後備第11旅,那裡危急去向那裡。

可以說,大山岩與兒玉源太郎的戰術每一步都是險中之險:

1、 黑木為楨第一軍總兵力不過4.5萬人,而他要圍殲的兩支俄軍總兵力為6萬人;

2、 奧保鞏第二軍3師1旅4.5萬人要向俄西伯利亞第一、二、四、五等四個軍團10餘萬人發起狂攻;如果敵人夠硬,進攻的人很可能就被被攻的人包餃子了;

3、 秋山支隊1.5萬人不僅要破襲敵人後方,同時策應第一軍的圍攻,還要應對敵軍3個哥薩克騎兵師4萬餘人的圍追堵截;俄國哥薩克騎兵百年以來縱橫歐亞大陸,號稱無敵。

註:圖為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將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