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dee

在甲米度假的第三個夜晚。

小阿姨和老楊一帆,分別坐在同事租來的雅馬哈摩托後座上,從20公里開外的飯店趕回酒店——隔壁的酒吧。

無聊的假期和久未分泌的腎上腺素,因爲這20公里的極速夜奔,變得生動快活起來。

突然想到7年前那部無比催淚的臺灣電影《不老騎士》:

17位平均81歲的老阿伯搞了一場機車環島遊。他們在13天裏騎行1178公里,從臺中出發,一路往南,經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宜蘭、臺北,再回到臺中……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一想到那羣老人突突突地騎着小綿羊在路上蹦躂,小阿姨就忍不住眼淚亂飆,想到未來某天,當自己八十歲時,是否還有這樣的體魄,是否還有資格鼓起做夢的勇氣。

當然,老斗士們之所以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再開一次機車環島遊臺灣,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

機車之於臺灣人,就像自行車之於大陸人一般,是一種融於生活深入骨髓的存在。地位和檳榔、夾腳拖一般重要,且不分過去現在與將來。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其實,機車成爲臺灣“吉祥物”的時間並不長,也就半個多世紀。

究竟是誰將機車引入臺灣,早已不爲人知。但如果你問老一輩的臺灣人,十有八九會提到一個人:三陽工業的創始人黃繼俊。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在這個被颱風常年眷顧的小島,三陽黃繼俊絕對是與裕隆嚴慶齡旗鼓相當的人物,更何況,黃伯伯還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

黃家最早是在臺北內湖開小雜貨鋪的,靠針頭線腦維持着基本生計。到黃伯伯這裏,他心心念念着這麼好一雜貨鋪可不能被埋沒了,遂開始“代購”各種大陸特產,比如浙江定海的海蜇皮啊,廣東汕頭的自行車零部件神馬的。

1947年,黃家雜貨鋪正式改名“慶feng行”(對,與北京最有名的包子同名),還把代購生意拓展到海外——從菲律賓水果到歐美藥品,黃繼俊都能搞定。

1950年的某天,黃伯伯的好鄰居,後門開“安全車行”的陳遠平說,日佔時期不少大佬買的歐美機車就像約好一樣紛紛出現各種故障,他現在忙得不得了,錢賺得也不得了,自行車都不想修了。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黃伯伯突然福至心靈,想到了一條生財之道。

沒多久,基隆港到了一批腐國BSA機車(臺灣人管BSA叫三槍)。不用說,肯定是“黃代購”的貨。

這批進口機車沒放到自己店裏,而是轉了個彎送入後門的安全車行。只用了半個月,三槍機車被搶購一空。

老黃和老陳樂得倆巴掌拍不到一塊兒了——相比之前賣海貨賣水果修車這種小打小鬧,進口機車絕對讓兩人大賺特賺了一筆!

有多賺?一輛三槍牌機車,他們開價25000元新臺幣左右。每輛車拋去成本和各種支出打點,還能獲利30%。兩人在一年之內一共賣掉50多輛機車,賺了大概40萬元新臺幣。

而當時一個陸軍二等兵的待遇是7.5元新臺幣每月,上士也就30元新臺幣,不少人還要靠這些錢養家餬口……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大部分臺灣同胞在白色恐怖時期水生火熱生不如死有今朝沒明朝時,老黃和老陳靠着進口機車不僅發了財,還利用客戶關係在臺北站穩了腳跟。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次年,黃伯伯乘勝追擊準備跑臺南開拓機車藍海,卻遇到了個大八阿哥——島內外匯嚴重短缺!當局直接把進口機車當成奢侈品,並出臺了“禁止進口整車”的政策。

幸好“黃代購”交際廣泛,找到了高雄光陽機車行的柯光述(現在臺灣機車另一龍頭老大光陽工業的創始人),兩人一拍即合:放棄三槍機車,選擇更便宜的富士重工(就是斯巴魯)旗下Rabbit機車。一南一北兩家各進口一半零件,到達臺灣後再合併組裝成車。

聽起來,似乎和1983年進口大衆桑塔納零件再合體差不多。

老黃的魄力遠不止於此,他看上了造自行車起家的本田。後者在1948年研發的帶輔助引擎50cc腳踏車(其實和1990年代末風靡中國的燃油助動車有些像)讓他眼前一亮。

黃代理認爲這是一支錢途不可估量的潛力股,遂成爲本田在海外的第一家代理商,並進口了一批紅色引擎+白色油箱的“本田助動車”。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由於這款機車的外觀晃眼速度不快,被人起了個極爲貼切的外號“紅屁股小烏龜”。

有了富士重工和本田這兩手貨源,三位伯伯的代購組裝生涯徹底飛起來——人多車少,他們屢次提價,甚至採取先交定金後交車的方式,依舊擋不住那些想花錢想瘋了的臺灣土豪。

重裝後的Rabbit機車,當時售價1萬元新臺幣,“紅屁股小烏龜”是5000新臺幣。老黃、老陳和老柯聯合,短短一年,只Rabbit就賣掉了200輛!

有段時間,機車利潤甚至達到50%!

對了,在1952年秋天,陸軍二等兵的待遇終於漲到15元新臺幣每月,上士漲到了45元新臺幣……人比人氣死人。

即使後來,越來越多的車行紛紛衝入搶生意,越來越多的進口機車被帶入臺灣,慶feng行依舊穩坐機車交易的頭把金交椅。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直到1957年,臺灣島內出臺了“獎勵島內自主研發機車”的相關政策與紅利,“黃代理”他們才結束這項業務,轉而考慮自給自足。

臺灣機車客們無比熟悉的三陽車業,也是從那之後正式發家——我會告訴你老黃和本田宗一郎是莫逆之交咩。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就在老黃、老陳和老柯他們靠着三槍和Rabbit瘋狂扒分時,還有一路人馬悄悄地將一批意大利產的Vespa運入海島。

臺灣機車就此分出了“文武”——三槍屬於典型“武車”,即如今在大陸被喊打喊殺得抱頭鼠竄的真·摩托車;Rabbit和Vespa之類的大小綿羊大小龜王之類的踏板車則屬於“文車”。

按你胃,管你是文是武,反正在寶島都通稱“機車”。

不過,按照目前趨勢,“文車”已完全制霸臺灣機車盤口。前兩年有人還搞過一次統計:全島機車起碼有1500萬輛,其中有90%是“文車”,機車客有60%是女性。或許這就是“文車”受寵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個重要原因……和“偉士牌”脫不開關係了。

偉士牌?就是之前提到的“文車鼻祖”之一Vespa。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如果一定要選擇一款能代表臺灣半個世紀機車文化大變遷……估計許多上了年歲的阿伯阿嬤會選它!

曾有一位在機車行幹了一輩子的老先森掐指算過,偉士牌應該是1958年進入臺灣。雖然《羅馬假日》已經上映了好幾年,還是在第一時間把風頭搶個乾淨。

當時一輛車最高價曾炒到36000元新臺幣,正常情況下也要24000元新臺幣。同一時期的臺灣居民年收入是6100元新臺幣。

相比7年前實在是可喜可賀,但對於一般的小康之家還是遙不可及——不喫不喝整整4-6年,才能get到。

因此,第一批擁有偉士牌的機車客,多是董事長總經理醫生等等的島內“高尚人士”,鑽石王老五更是其中主力。

王老五們之所以對其一見鍾情,原因非常實在:日思夜想的,終於見到活的了!!!!!一旦擁有,我就是臺灣的格里高利派克!我的赫本還會遠嗎?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除了明星效應,偉士牌還贏在“文”字上:

能端坐在車上腳踩踏板,遇到意外腿不會被機車油箱壓住骨折,即使出溜到車外也不會有生命危險;車前擋風板既能擋風,又能避免泥水將昂貴衣褲弄髒(要知道那時臺灣島內大部分馬路都相當原生態);遇到爆胎,只要你有拆火花塞的工具,就可以直接放倒換備用胎,後者就藏在擋風板後面,方便至極。

女伴們也都愛極了這款機車。無他,文雅又安全。尤其是後座,高低正好又沒有了燙腳的排氣管,無論坐在哪裏,回頭率那都是百分之百。

1960年代,偉士牌成爲大富之家的聘禮標配,其江湖地位就好像我們大陸1990年代的桑塔納,2000年代的ABB一般,神聖不可輕犯。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1970年,臺灣開始規劃打造島內第一條高速“中山高速公路”,當地政府開始大面積徵收土。於是,原本並不富裕的臺灣中部,千千萬萬個“田僑仔”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田僑仔”,這句閩南話包含了頗爲複雜的感情,有鄙視也有羨慕,有輕視也有眼饞——一羣並非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將父輩們的田地變賣給別人而一夜暴富。

他們的孩子,成了別人口中的“田僑仔”。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那些終得出頭天的富二代們,在彌補當年的物質虧欠上簡直是一擲千金毫不手軟,偉士牌成爲了那批暴發戶們的必要條件——兒子有了把妹的資本,女兒有了最好的嫁妝。

與此同時,偉士牌的江湖地位由於“田僑仔”的介入,發生了極爲微妙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看着那羣身份地位氣質內涵和自己相差無幾的富二代們,深刻領悟到“我們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這句歌詞有多勵志。原本遙不可及的Dream Motor,成爲了他們證明自己“心若在夢就在”的最佳奮鬥目標。

3年後,臺灣開始推動十大建設,從交通運輸到重工業再到能源建設,大大緩和了燃油危機和島內經濟停滯——進入1980年代,臺灣終於飛黃騰達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之一。雖然通貨膨脹得相當厲害,但無數有志青年,包括小公務員學校教員等等工薪階層都得償所願,不僅擁有了機車更抱得了美人歸。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無數場婚禮上,嶄新的偉士牌機車和其它彩禮聘禮一起,被繞上了彩色塑料花環隆重展示,昭告八方。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據說偉士牌賣得最好那年,是1983年。

也是1980年代,臺灣進入工業高速擴張時期,霓虹源源不斷地輸送着機車相關的各種成品、零件和技術。島內自主機車品牌——例如之前提到黃伯伯家的三陽迅速崛起,“文車鼻祖”終到落幕時分。

雖然偉士牌長得端莊又經久耐操,但技術和科技含量完全無法和“每當變幻時”的霓虹機車同日而語。

比如它發動時需要排擋,這對於許多女生而言無疑是死穴。而帶有自動離合器的雅馬哈、鈴木、本田乃至島內自產自銷的三陽機車,無疑是無數女生心目中的救世主。

與此同時,許多仿賽車款日系 “武車”也點燃了無數島內青年的飆車熱血——最近破事兒接連不斷的鈕承澤就曾是其中一員:

“常常可以看到影片中,幾個愛耍酷的男生,載着女朋友在街上狂飆。或者幾個同學放學騎着機車或腳踏車一起回家,其實這就是我的高中生活。”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另一方面,車行們也明顯更願意賣那些價格便宜的自主機車和霓虹品牌。不僅因爲外觀夠新技術夠新,還因爲——它們的塑料外殼不經撞。

曾有人算過一筆賬:偉士牌等之類老牌機車價格偏貴,但質量太好維修幾乎爲零。日系新車售價便宜,但售後是一大塊肥肉。比如一遇到碰撞跌倒,車殼立馬玩兒完,必須換新殼。一年總會撞個一兩次,每次都要一兩千新臺幣,於車行而言實在是一門絕好的生意經。

買方賣方一拍即合。

偉士牌在1990年代徹底成爲了阿伯阿嬤們纔會騎的老機車,代表着歲月無情,寶島記憶。

於是,那些生於1960-1970年代的臺灣電影人,無論是《艋舺》、《那些年》、《海角七號》、《大佛普拉斯》以及去年金馬最佳《誰先愛上他的》……但凡和小人物或青春有關,必然會有機車的身影。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還有霸道總裁一籮筐的臺灣偶像劇,從《流星花園》到《薰衣草》

灰姑娘女主基本都會標配一輛機車。於是在“韓劇火口紅日劇火服裝”的如今,臺劇先火的往往是……機車。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如今,臺灣島的機車密度,算得上是能制霸亞洲甚至制霸世界的。

2017年時,臺灣的交通部曾做過調查報告,發現3.6萬平方公里的島內,每平方公里的機車密度居然高達378輛,刨去不能汽車老人和未成年人,基本上是人手一車。

平攤下來,每人每天騎行時間爲53.8分鐘,每週油費是100元新臺幣。

個人感覺,臺灣完全可以創出一個新計量單位“機”。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如果不信,可以去臺北看看臺灣第一人造奇觀“機車瀑布”——就在連接新北市和臺北市的臺北大橋上。

作爲連接兩座城市的交通要道,此間每天上下班高峯期,會有幾十萬輛摩托車駛過。紅燈時,橋面被各色頭盔鋪滿;綠燈時,各色頭盔又傾瀉而下如過江之鯽。

不過,如果你對汽油過敏或有“密恐”,還是別去欣賞了。

據說在2014年冬天,幾十萬機車客在“瀑布口”目睹了一次曠世求婚。

當時正值紅燈亮起,男方在幾十萬輛蓄勢待發的機車前大聲求愛信誓旦旦,誰知女方保持沉默了整整一分半鐘,直到紅燈馬上變綠時才羞羞答答地回答“我願意”,真真急剎在場所有人。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就在紅燈變綠的瞬間,這對鴛鴦好似亡命一般地迅速衝向馬路另一邊,躲開瞭如洪水般一湧而下的機車大軍。

當時還有臺灣網友吐槽:“求婚架勢像逼婚,過馬路速度像私奔”。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其實,臺灣之所以被機車佔領,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年老蔣父子規劃城市和道路格局時,根本沒想到未來會怎樣。造成臺北新北高雄花蓮彰化等城市,雖然有不少主幹道,但市區內各種窄小街道與動線更如蛛網般密佈,轎車SUV等機動車毫無用武之地,動彈不得。

再加上臺灣本就多山,坡高路陡+路面狹窄更是常態。因而,點對點到達,不需要換乘,更不需要爲停車與停車費傷腦筋的大小機車,很難不成爲島民首選。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無論男女,只要戴上安全帽,機車在手,說走就走。

甚至藝人趕場政客拉票之類的“特殊娛樂項目”,機車更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且使用最多的,還是隻有125CC排量的“文車”,就是我們的小綿羊。

臺灣人普遍認爲,十臺“文車”的排放量堪堪和一輛小轎車相提並論。再加上深入人心的交通平權理念:“尊重每一種交通工具應有的路權,尊重每一人選擇適合自己交通工具的的權利”。

好吧,這種思路在臺灣中南部尤其的深入人心——

機車不僅僅是家家戶戶出行的必備良藥,更是那些老幫派成員的標配。據說,你若想了解一個臺南老流氓的資深級別,看他胯下的機車就行。

越是老舊越要躲遠點。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一來,這類舊車耐操又小巧,好似車流裏的泥鰍,鑽來鑽去無比滑手;二來,老車實在不撒謊,給多大油門有多大力,嗖一下能竄出老遠,更沒有什麼電腦控油裝置掣肘。

一句話,你抓不住他他分分鐘卻能追上你。

據說當地政客大多對那羣老機車黨頗爲客氣。因爲他們的手上,也攥着選票呢。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最後回到標題。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那句深入人心的口頭禪不?

“你很機車耶!”

爲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這裏的“機車”,一開始和機車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是用來替代閩南話裏的“雞bai”,就是互相問候對方十八代祖宗時的必答題。

如今的臺灣年輕人多覺得這句問候實在說不出口,又好想發泄一番,就把“雞bai”替換成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機車——轟轟轟的讓人無比心煩。再加上機車不能上高速這一弊病,更被引伸爲“不上道”。

有時,還會特指一個人不上道/很欠扁/很龜毛/很囉嗦……

有時,只是一句毫無意義的口頭禪。

漸漸的,這句原本帶有強烈情感宣泄的罵人話,變得複雜而奧妙,充滿臺灣特有的生活與社會氣息。

就醬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