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0月6號剛從肯亞回來,這期間正好是肯亞實行禁塑令不久。

肯亞實行禁塑令從長遠來看肯定是個好事,但是目前從頒布法令的效果來看,還看不出一點積極的意義,可以說是形式大於內容,並且有點脫離實際。

非洲荒原上飄蕩著的塑料垃圾 攝影:王武

我是自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開車一路向南,經南蘇丹邊界,再穿越衣索比亞和肯亞邊界沿圖爾卡納湖東岸一直向南,最終到達內羅畢結束行程。一路所見,對於塑料袋這種工業品對原始部落的侵害感覺矚目驚心,即使在圖爾卡納湖無人區也能見到曠野戈壁上到處飄蕩著的各色破舊塑料袋。當地的原住民更是收集了一切可以得到的廢舊塑料袋塑料瓶用以構建茅屋,原本非常具有部族特色的茅屋被各種塑料袋裹挾後,顯得破破爛爛,毫無尊嚴。

塑料垃圾已經成為非洲原住民傳統棚屋的主要建築材料 攝影:王武

內羅畢市中心的貧民窟更是把各種塑料袋作為建築主材料,再搭上廢鐵皮,完全就是一個慘不忍睹。所以從目前來看,肯亞的這一法令有點華而不實,脫離實際,還看不出有什麼效果。雖然在肯亞國內還看不出什麼積極作用,但是,這不代表他們不會嚴格執法。當然執法的對象肯定是歪國人,並且針對中國人的執法可能會更嚴厲,在肯亞工作、生活或去旅遊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大意了,肯亞的警察可是有名的「黑」。日前,中國駐肯亞大使館在其網站提醒中國公民勿攜帶塑料袋入境肯亞,在肯購物、出行及處理日常生活垃圾時也勿使用塑料袋,以防拿中國人開刀。

肯亞的禁塑令出發點是好的,也是很必要的,但不切實際,嘩眾取寵再加上腐敗性選擇執法,即使再嚴厲的立法也難有實效。

塑料垃圾和廢鐵皮是內羅畢貧民窟最常用的建築材料

  背景資料:根據新規,在肯亞境內嚴禁使用、製造和進口所有用於商業和家庭用途的塑料袋。也就是說在肯亞生產、銷售和使用塑料袋都被視為違法行為違反者將被處以1年至4年的監禁或1.9萬美元至3.8萬美元的罰款。所以肯亞此舉又被稱為全球目前最為嚴厲的「禁塑令」。實際上禁塑在肯亞已經不再是什麼新聞了,該國政府曾在2007年和2010年,兩次出台「禁塑令」,但均未得到有力執行。

  在非洲,此前已有15個國家推出了「禁塑令」或「限塑令」。東非國家在限制塑料袋使用方面起步較早,盧安達、烏干達、坦尚尼亞都有不同程度的禁令。以盧安達為例,2004年,盧安達禁止商店使用塑料袋,並通過減稅措施鼓勵廠家對塑料袋進行回收。2008年,該國全面禁止了塑料袋的使用,使得其首都基加利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觀,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非洲最清潔的城市」。今年6月,東非議會通過了限制聚乙烯材料使用的法案。這些都促成了肯亞史上最嚴格的「禁塑令」的推出。

  


一個非洲中部的國家肯亞,經濟並不太發達,從法制上實施了最嚴的禁塑令。在長期法制建立中,不斷提高了肯亞人民的環保意識。聯合國環境保護暑,就設在肯亞首都內羅畢。

赤道線將內羅畢一分為二,那裡真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高高的行道樹下,自然留下巨大的空間,不影響城市照明和氣流,傘蓋樹上樹下開滿五艷六色的??花朵。赤道上沒有嚴寒,環境保護更為重要,城市的清潔度。當然不會為塑料袋讓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