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是由谁第一个传递到全世界的?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是由谁第一个传递到全世界的?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第一個將這一消息用英語向世界發佈的是出生在湖北省襄陽市的切斯特·朗寧。

1949年10月3日下午,南京市軍管會把各國留在南京的原使館官員召集到外僑處接見廳舉行新聞發佈會,敦請在華各國代表請求本國政府承認中國政府,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時任軍管會外事處處長的黃華,在新聞發佈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向各國正式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發言使用漢語,沒有翻譯。宣佈完畢後,大廳裏一片沉寂。澳大利亞大使凱斯·奧非薩站起來用英語說:“黃華先生,在座各位除去加拿大使館的朗寧外,其他人都不懂漢語,能否讓他把你剛纔說過的話譯成英語?”黃華沒有答話。過了片刻,那位大使再次站起來重複剛纔的意思,黃華還是沒有反應。這時,切斯特·朗寧站起來用漢語對黃華說:“黃華先生,澳大利亞大使說,他們都不懂漢語,想問問你,能不能讓我把你說的譯給他們聽。”黃華表示同意,並說明幾天後會以書面形式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和周恩來外長給各國外長的信,交由各國駐南京使館代轉。由此,切斯特·朗寧成爲把新中國成立的消息用英語傳遞給全世界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是由谁第一个传递到全世界的?

切斯特·朗寧

切斯特·朗寧,祖籍挪威,1894年12月13日生於湖北省襄陽市。其父哈爾沃·朗寧等一批牧師於1891年來到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的鄂西北重鎮襄陽,傳播基督教義和西方文化,在這裏開設了當地最早的西醫院——鴻恩醫院和第一所新式學校——鴻文書院。

朗寧是靠喫中國奶媽的奶水長大的,從小與當地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學習和生活,講得一口地道的本地話。他14歲時隨父舉家離開襄陽定居加拿大,1922~1927年回襄陽,就任襄陽鴻文中學校長。1945年,他從加拿大空軍情報鑑定局局長職位上退役,任加拿大駐華使館一等祕書,新中國成立時任首席代辦。

新中國成立之初,切斯特·朗寧就向加拿大外交部建議立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終因朝鮮戰爭等原因而未能如願。在之後的20多年中,他始終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加建交,呼籲聯合國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促進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瞭解。但直到1970年10月,中加才正式建交。時任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曾說:“我們都爲加拿大同中國建交感到高興,最爲高興的加拿大人要數切斯特·朗寧了。這位退休外交官多年來一直不知疲倦地呼籲加拿大承認中國。”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他曾數次應邀以國賓身份訪華,其中三次回襄陽尋訪故里。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是由谁第一个传递到全世界的?

朗寧和周總理

1984年12月31日,朗寧在加拿大去世。中國駐加拿大代辦參加了葬禮,在悼詞中稱讚朗寧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加拿大前駐華大使碧福稱他是“一位事實上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人民事業的人”。加拿大前總理克雷蒂安稱讚他是“中加友誼的奠基人”。

2008年10月8日,朗寧的女兒奧黛麗·朗寧·託平、女婿西摩·託平夫婦一行,回到襄陽尋根問祖,並向家鄉的檔案館捐贈了相關檔案資料。奧黛麗曾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資深攝影記者、著名作家、紀錄片撰稿人、雕塑家和中國問題專家。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期間,奧黛麗是NBC電視臺《中國報導》節目評論員。1973年曾與其父陪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訪華,是第一個見證秦始皇兵馬俑史詩性發掘的西方記者。

其夫西摩·託平,是美國《紐約時報》前總編輯、普利策獎評審委員會前任主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新聞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曾於1946年以國際新聞社記者身份派駐北平報道中國內戰,1948年在南京加盟美聯社。西摩·託平是第一個把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總統府的消息向全球報道的美聯社記者,也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第一個獲準單獨採訪周恩來總理的美國記者,其著作《在新舊中國間穿行》是西方研究中國問題的25本必讀書之一。

奧黛麗、西摩·託平一行在襄陽市檔案館觀看了百年襄陽老照片、幻燈片,從中看到中國社會變遷和急劇轉型發展。奧黛麗動情地說:“我們這次回來,將祖輩留下的東西回贈故鄉,算是找到永久歸宿了!”她鄭重地代表朗寧家族向市檔案館捐贈了近兩百件經過細心整理的老照片、圖片、加拿大國家電影局1978年拍攝的紀錄片《朗寧的中國使命》等影像資料和部分實物。

2011年9月,由奧黛麗於20世紀70年代親手雕塑的一尊切斯特·朗寧銅像,遠涉大洋,幾經周折,從美國回到襄陽。(來源:中國檔案 作者:姚景燦 )

【相關文章導讀】

♦ 新中國成立以後,新四軍出身的解放軍將帥到底有多少?

♦ 開國大典什麼人能登上城樓,條件滿足需命好

♦ 讓世界顫抖: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八次“亮劍” !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