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Yama077.jpg

 

以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常接觸夫妻失和的個案。

通常會鬧到我工作的地方,表示情況都已經很嚴重了,常見雙方火力全開爭奪孩子監護權,而且把對方當成仇人,兩人已經水火不容,見面絕對沒有好話的程度。

通常鬧到這樣的地步,雙方長時間都困在自己的憤恨、不甘心和無力感當中,似乎已經沒有其他的精力能夠顧到孩子的心情。

孩子往往變成這種家庭情況的受害者,甚至變成雙方角力下的工具,孩子原本是夫妻雙方在愛的基礎下所出生,一邊是爸爸,一邊是媽媽,站哪邊都不對,實在很令人心疼。

如果親子訴訟碰到強制執行,就可能要強迫孩子離開可能跟他朝夕相處的照顧者,這對孩子真的很殘忍的事。(唉)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社會屢見不鮮,而且可能從好幾代以前就延續至今,包括我的爸爸媽媽也是如此。

我的爸爸媽媽比較好的一點,是他們雖然感情非常不睦,至少戰火沒有波及到小孩,不過爸爸媽媽的關係一直很緊繃,總是關起門吵架,常常在吵離婚,雖然他們很努力要當好爸媽,但是這樣的家庭狀況還是造成我和姐姐很大的負面影響。

我認為我們的社會普遍缺乏情感教育,以為只要成年了,就自然會談戀愛了,結了婚就自然會經營婚姻了,生了孩子就自然會教小孩了,這真的是非常大的認知錯誤。

感情,是要學習的。

 

從小父母感情不睦的環境下長大,我的個性又細膩、敏感,所以擁有一個幸福的婚姻,變成我心底最大的渴望。

但是從小就沒有榜樣可以學習的我,想要達成這個心願,對我來說何其困難?

當我們進入青春期,因為荷爾蒙的驅使喜歡上另一個人,熱戀期什麼都好,什麼都是甜的,連對方的缺點也是可愛的,談過幾段感情的我,對於要開啟一段戀情算是「老手」等級了,和別人討論愛情時,我總能侃侃而談,說上一兩句心得。

但是一旦熱戀期過後,要變成長期的關係時,突然,我又變成「菜鳥」了,要怎麼樣互敬互愛,彼此付出,尊重對方同時又滿足自己的需要?吵架了要怎麼和好?意見不合了要怎麼溝通?如何在生活中用細心和體貼為兩人的關係更增溫?

我通通都不會啊!


在我的原生家庭裡,只有一個唯唯諾諾不會表達自己的媽媽,還有一個成天挑剔、指責的爸爸,我們家沒有家庭旅遊,永遠只有看到父母冷冰冰的互動,在我的印象中,真的沒有看過我爸媽和對方分享某件事而一起哈哈笑的。

雖然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創業,平常也一起睡覺,但是我在他們當中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感謝和珍惜,沒有欣賞和讚美,更沒有尊重和理解,他們好像都覺得結這個婚是這輩子最錯誤的決定,我也隱約覺得,他們好像從來都不想靠近對方,卻一心想要改變對方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後來我交男朋友了,我們的相處真的有問題,也是常常吵架,但是我不會處理,爸爸因而反對我們交往,逼我們分手,常對我口出惡言,讓我更不敢回家,甚至覺得還是「常常吵架的男朋友」比較好...至少,前男友很瞭解我,而我媽媽,永遠都是沈默的,不會給我任何意見,(她對她的人生也是沈默的)那時雖然覺得愧對父母,隱約覺得這段感情不妥,但是那時我的自我價值感很低落,因為男朋友的外在條件很好,能夠跟他在一起,讓我感覺自己好像也沒那麼差吧?所以我只能緊緊抓住這段感情,因為那段感情的存在,代表了我的價值,甚至代表了我的生命,當我的男友出軌的當下,雖然他沒有覺得自己有錯,但還好他從來沒有說出「要分手」這句話,不然或許那時我會痛苦到覺得自己會死吧,回想起來,我覺得他還是滿仁慈的。(這段感情的最後,是我自己選擇離開)

從很多人的例子(包括我)來看,一個人若缺乏自我價值感,談戀愛會是很可怕的事。


我在前一段感情中付出了沈重的代價,老天就像推了我一把,強迫我投入「兩性關係」的課程,我想,這既然是我心底最深的渴望,那我就好好的學習吧!

我再也不想和盲人摸象一樣,展開一段毫無頭緒的感情,更不想無意識的傳承我爸媽帶給我的「教育」(潛移默化的),所以我開始有意識的把自己當成學生,拿出最旺盛的求知欲,認真的面對這個難解的課題。


我投入閱讀、我去上婚姻輔導課程、我去學溝通、我看網路上的分享影片,我觀察幸福夫妻怎麼說話,用什麼角度看事情...這段學習之時間已經超過8年,我有感受到一點點小的進展,我的確在這段過程中得到許多寶貴的收穫。


你說,什麼??8年才有一點小進展?是的,我覺得這段旅程要學習的東西真的太多,然而我覺得這樣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因為婚姻關係長達數十年,健康又幸福的親密關係會越陳越香,對自己人格的完整、對孩子成長都有莫大的助益,更甚者,你的孩子若是從中受益了,她也可以將榜樣帶給她的孩子,這絕對是很值得的投資。

愛,是一種自我的修煉,焦點真的不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幸福的起點,來自於自身的改變和醒悟。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是以前的我,即使遇到的是菲寶爸那麼好的男人,我也會百般挑剔、人在福中不知福,把他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而不思感謝,在意見不合時,只顧自己的心情而跟對方擺臭臉,把吵架當家常便飯、安全感不足而硬要使手段把對方耐心磨掉等等的行徑,我看連菲寶爸都招架不住這樣的人吧?

但是,現在的我,懂得記取教訓,知道一段緣分珍貴,若有就該好好經營,關係中的裂痕和嫌隙都是小事累積出來的,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吵完架、生完氣就算了,

反正生活也很忙碌,就若無其事的繼續過日子,殊不知其實這會在無意間種下禍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沒有被處理的情緒會累積下來,等到有一天終究會火山爆發。

所以我認為,意見不合不是一件壞事,而是雙方溝通的好機會,但是如果吵的總是同一個問題,那就表示問題還是存在,雙方就應該要想辦法解決。

要怎麼解決?不是用吵架的、冷戰的方法解決,而是帶著敬重和愛與另一半對話。

進入彼此的內心,去瞭解另一半的想法,這個,是可以從自己先做起,可以學習的,而且別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孩子需要榜樣


最近情殺的新聞很多,表示情感教育不能再被忽視,當孩子還小時,我們不能再告訴他們「只要把書讀好就好,其他什麼都不用管」,

情感教育不能只丟給學校的老師,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師。

當青春期到來,會喜歡上某個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應該在小時候就要陪伴孩子去學習怎麼面對感情這個課題,但是如果自己不會,又怎麼教孩子呢?所以我們必須從自己先學習起。

對於情竇初開的孩子,不能只是逃避、反對或是壓抑,而是應該站在協助孩子的立場,去瞭解孩子內心的成長與變化。

如果不陪伴,青少年的身心都尚未成熟,難免會以為天雷勾動地火就是「愛」了,所以這時候一定需要一個穩定的大人帶孩子去關照自己。

孩子通常不會一開始交友就陷入險境,而是因為身邊沒有人開導、關心,只能自己摸索或是聽信朋友的話,因而做出錯誤判斷。

當年紀漸長,歷練漸多,個性較成熟了,自然就能夠有不一樣的磁場和觀念,能夠做出比較成熟和理智的判斷,然而在此之前,父母要能夠協助孩子度過前面那段不成熟的時期。

 

菲寶小時候就很喜歡看漂亮的東西,所以上學之後就喜歡班上的「帥哥」。

我都會告訴菲寶,大家都喜歡欣賞漂亮的東西,但是學會看「內在美」,才是真正聰明的。

所以我不會刻意追求外表,只是整潔即可,菲寶是個女孩子,也喜歡穿洋裝,但我也不會過度裝扮她。

我鼓勵她去發掘每個同學的優點,不是誰好美好帥,誰功課好,誰家裡很有錢,

而是引導他去看哪個同學很熱心助人、誰講話很有禮貌、善解人意、誰的脾氣很好、誰自我管理很好,誰情緒很容易失控、誰很有愛心、誰很暴力..

菲寶也是屬於功課很好的學生,但是只告訴她這是一種負責任、很努力細心的行為,成績不是用來跟別人比較,而是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果。

當她考差了,我會陪著她去看考題出的如何?是太難?還是誤解題意?還是只是單純的粗心或是沒有準備好?

我喜歡帶菲寶看事情的「本質」,而不是在意表面的東西(如成績、分數)

她對自己的自信,應該是來自於自我價值、知道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的作為、自己努力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而不是表面的分數或是別人的讚賞。

 

對人,也是一樣,該如何挑選一個善良對象,遠離危險的對象,我覺得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

這些我的父母以前都沒有教過我,他們曾經也是很重視表面價值的人,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對,忽略了很多東西,所以我自己當媽媽後就改變了觀念。


感情是需要學習的,不止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需要,我們已經當父母的更需要,因為只要身為人就是必須要跟人有連結,就無法逃避這個課題。

所以我認為這是人生最值得的投資,也是我最重視的領域。

我是單親媽媽,表示我在感情中跌過很大一跤,這個是個很好的教訓,可以讓我女兒去思考、從中學習,在這段路上,有我和菲寶爸可以跟她分享我們的人生經驗。

情感教育,別急著教孩子,從自己先學習起,言教不如身教,給孩子當榜樣,才是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

如果我們不接受自己真正的樣子,只追求表面價值,那我們就無法真正的愛自己。我們必須看重自己,別人才會看重你。

瞭解自己的價值,就不會輕視自己,會挑選懂得欣賞自己內在價值、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就不會為了被愛,而成為危險情人的附屬品了。

祝福每個爸爸、媽媽、及每個孩子,都能夠在愛中成長,活出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