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汲

  4月4日,90後新生代鋼琴家張浩天將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舉行一場題爲《時空旅行者》的鋼琴音樂會。對於很多觀衆來說這是一位新人,其實,20多歲的年紀對於成爲鋼琴家來說已經足夠了。

  張浩天幼時隨家人移居加拿大,大學就讀於美國曼尼斯音樂學院,研究生考取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在異國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使他對音樂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在他自己的音樂會介紹中,我們會讀到引自作家毛姆的話“聰明的旅行者只在想象中旅行”,以及音樂家馬勒的表述 “好的音樂應該包含一整個世界。”

  4月4日的這場“旅行”,分爲上下半場,各由一首奏鳴曲開啓。

  上半場,張浩天將用貝多芬和德彪西的兩首標題同爲“月光”,但風格迥異的作品開場。貝多芬的“月光”是古典主義時期的鋼琴名作,德彪西的“月光”則選自他根據法國詩人吉羅的敘事詩寫作的《貝爾加馬克組曲》,那時德彪西正在經歷着創作風格的變化,印象主義的種子就此萌發;緊接着,這個用聲響譜繪的寧靜夜晚傳來陣陣歌聲——《雲雀》,這首由格林卡創作的歌曲,被巴拉基列夫改編成鋼琴作品,十分考驗演奏者手指的歌唱能力;說到夜晚當然少不了肖邦的《夜曲》,這首《c小調夜曲》是上演率極高的作品,技巧艱深;上半場以李斯特極具表現力的《梅菲斯托圓舞曲》收尾,李斯特和肖邦是好朋友,但他崇拜在演奏中猶如魔鬼附身的“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在創作中探索音樂與文學等其他藝術形式的關聯,開拓着鋼琴無限的表現能力,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詩》都是他音樂創作的源泉。

  梅菲斯托的形象在下半場的b小調奏鳴曲中將繼續出現,這時他的身邊還多了另外的兩個角色:浮士德和海倫——李斯特這首奏鳴曲打破奏鳴曲常規的分樂章寫作手法,單樂章渾然天成,猶如徐徐展開的畫卷。就演奏版本來說,短則三十分鐘,如愛麗絲·莎良·奧特,長可達一小時,如伊沃·波格萊利奇。張浩天會選擇怎樣的解讀方式,讓人十分好奇。

  除了西方鋼琴經典之外,儲望華的《茉莉花》和張浩天本人創作的《突破極限》將是音樂會的點睛之筆。按照張浩天自己的表述:“茉莉花”的旋律在中國家喻戶曉,被普契尼寫進歌劇《圖蘭朵》,也是他對於家鄉音樂最原生的記憶;《突破極限》則是他原創的一部鋼琴作品,是無數靈感的瞬間定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