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說的沒錯!如果他是馬琳那種打法,恐怕早就脫離主力層位置了。

先說說馬琳的打法風格,馬琳屬於直板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精於算計,台內球控制出神入化,擺短手感超一流,台內挑打技術爐火純青,側身暴沖堪稱獨門絕技,反手上,馬琳不像當今專業隊的直拍,清一色的直拍橫打,他保留了反手推擋技術,機會出現時也會來幾板橫打,馬琳的優勢區域主要集中在台內球和近台快攻快帶。退台後馬琳會略顯被動,中遠台的相持能力不是強項!

許昕的主要優勢區域恰恰在中遠台,其糾纏能力無人出其右,說的通俗一點,跟橫拍對拉一點不下風,神仙球特別多。在反手位,許昕早些年是有推擋技術的,後來改為全橫打,另外許昕台內球雖然不及馬琳細膩,但是也屬上乘,近些年他的台內挑打技術命中率很高,許昕打球頗具表現力和表演性,人送外號「乒壇人民藝術家」。

綜上可以看出,許昕打球跟馬琳風格迥異,馬琳在小球時代和下旋球時代非常吃香,他總能在擺短和回擺中佔得先機,一旦出現機會球,馬琳上手能力首屈一指,打出了直拍的精髓。伴隨著大球時代的來臨,直拍在跟橫拍的對抗中顯得更加被動,清一色的反手擰拉直接形成上旋球環節,然後雙方拼硬實力和相持能力,而這恰恰是身高臂長許昕的節奏。最後,大球時代,直板如果沒有過硬的中遠台相持能力註定走不遠,而過多依賴前三板結束戰鬥的時代確實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乒界里有句很流行的話,「馬琳之後再無馬琳」,但「許昕之後或許還有千千萬萬個許昕」,大家覺得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您的點贊和關注是對我的最大支持。

什麼打球小球,什麼有毒膠水無毒膠水,都是浮雲。贏輸才是硬道理。作為直拍其精髓就是近台快攻,退台作為直拍就是死路一條。劉國梁所賜「大蟒」其實就是害了許昕,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按許昕正手攻的實力再加上橫打技術本可以獨步天下,但以前許總是為贏得劉的歡心,喜歡退台與對手展開拉功,以顯示「蟒」的屬性,但事與願違,許在黃金時期錯過了登頂男單的機會,最近一年來才醒悟過來,成績稍有提高,但遺憾的是許醒悟太晚,現在不得不留下終生遺憾,這是劉國梁的悲哀,更是許昕的悲哀,所以許在男單的失敗是劉一手造成的,劉應該背這個鍋!


從許昕的外號談起:大蟒!

大蟒的特點是:纏字決!

劉國梁給許昕起的這個外號就已將許昕的打球特點鮮明指出了!

不到最後一刻,都有可能被許昕纏住而翻盤!很多人都深受許昕纏字決之撓!

為什麼許昕的雙打能力非常突出,也與其出色的纏鬥能力分不開的,在日本公開賽混雙決賽中,日本的小將早田希娜就說,很多許昕的回球完全沒見過!

許昕除了直板選手的發球、球感,主要在於其相持球的纏鬥能力,非常強!

而馬琳主要靠發球變化結合前三板的突出能力而無往不利!

乒乓球經歷了很多改革,從無遮擋發球、小球變大球、11分制、球的材質變化等等,也讓很多曾經的能力高強者逐步退出了舞台;很多都是針對中國而進行的改革,但無論何種改革變化只能短時間對中國造成一定影響,中國的人才梯隊、教練團隊經過適應後又繼續統治乒壇!

國乒威武!


在今年的卡達公開賽半決賽中,許昕2-4敗給了足足5個月沒有打球馬龍,對於近期狀態不錯的許昕輸球令人感到多少有些詫異。賽後,很多人開始質疑許昕,認為許昕這種防守為主的打法很難矗立於世界之巔,稱他應該向馬琳學習,加強前三板的質量,一招制敵。

面對網友的質疑,許昕也是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看法,為了摒除網友的質疑,許昕首先以同為正拍打法的王皓為例子,表示王皓也不會全台正手跟別人打,也不會前三板就解決問題。同時表示,現在時代變了,一直在換球換膠水換器材,其實就是為了把球的旋轉降低。而直拍的優勢就是打旋轉,改了小球、無機膠水後,直拍的旋轉優勢明顯大大降低了。如今,假如我是馬琳這種打法,那麼我早就已經脫離主力層位置了。我們知道,沒有換球和膠水的時候,巔峰的馬琳的前三板確實兇狠無解,一招制敵,從不拖泥帶水。不過隨著規則的不斷的改革,對於馬琳的影響確實是挺大的,前三板佔據不了太多便宜,加上隨著年齡大了,步伐不再那麼有靈性了,而11年隨著張繼科,馬龍,許昕的崛起,馬琳已經慢慢被邊緣化了已經成為時勢所趨。其中一個原因也許就是許昕所說的,改革後球的旋轉弱了,對於直板擅長快攻的前三板的優勢不再明顯,一但對手把球調度起來,相持能力不夠,就可能完全陷入了被動。如今連反手都如此兇猛,那麼防守相持能力就必須提高起來。也許單純的前三板真的會被時代淘汰,但是前三板只要質量提高了威力依然巨大。許昕只從進入國家一線隊以來,一直沒有成為男乒絕對的前兩名主力,也許許昕的打法真的存在一定問題,所以,馬琳的打法也許有許昕需要學習的地方,但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取長補短,精益求精,有所創新。


許昕的打法,在現在的乒壇上來說,確實是有點「怪」!作為直拍選手,許昕卻特別喜歡在中遠台與橫板相持、對拉;他強大的正手圓月彎刀似的打法,也被人戲稱為「大蟒」,等「大蟒」真正用正手,像藝術化表演賽似的纏住你的那一刻,被反拉在地的一定是奄奄一息的對手!

近台直板快攻,爭搶前三板的傳統打法,不屬於「大蟒」許昕

近台直板快攻,是中國隊歷來的傳統打法。在許昕以前,直板很少退台或堅決不退台,堅持以近台的快攻、快打、快拉為主,爭取前三板取得優勢,靠台內小球的變化、控制、擺短技術,避免與橫板選手形成過多相持。像前國手楊影、劉國梁等都是近台直板正膠快攻打法。然而,許昕卻一反其道,他身高臂長,控制範圍大,正手殺傷力強,在與橫板中遠台的相持、對拉竟不佔下風!直板退台,敢於和橫板中遠台較真碰硬,可謂是「揚短避長」!但放在許昕身上,卻不顯得特別被動、特別另類。

然而,國家隊畢竟是高手如雲,才出道時許昕強大的正手對拉能力,還讓人難以適應。但時間長了,隊友們對他的優缺點有所了解之後,許昕近台台內小球技術不到位、遠台反手僅靠反「撩」的短處,也顯現出來。針對這一情況,直拍打法出身的劉國梁,也曾多次親處示範,要許昕把正手動作改小,靠近台的短促、集中發力打死對方,但許昕的正手攻球動作是自小長期訓練而成,雖經多次指導,也難有改變。許昕的打法,有球迷戲稱其為「乒乓球表演賽大師」即特別有觀賞性,但同時也說明直接下手得分的能力不足。

相比起劉國梁、馬琳,許昕在台內小球的變化、控制上,功夫遠遠不及二位師哥;在中遠台反手的直板橫拉上,他又沒有王皓那種遊刃有餘的實力。正是因為近台小球、遠台反手的欠缺,讓許昕雖然有強大的正手進攻能力,但依然是在國家隊三、四號主力之間徘徊。

直板打法稀少,國家隊奧運排乒布陣,「雙打王」許昕不可或缺

直板打法在國家隊,不論是男隊還是女隊越來越少。許昕的堅持,儼然像一「活化石」般的存在。雖然在單打上,已經不具備爭取男單奧運資格的優勢,但許昕在雙打方面,卻有著無可取代的巨大優勢。混雙他與劉詩雯,自配對組合開始,至今仍無敗績,一路所向披靡,問頂2019世錦賽冠軍!在跨協會組合方面,許昕在與韓國的梁夏銀也曾奪得混雙冠軍!可以說,雙打得許昕者得天下!作為職業生涯晚期的一位老將,許昕在單打基本奧運淘汰出局的局面下,他有雙打還在體現著自己的價值,展示出一名國家隊隊員的榮譽與風采!在這裡,我們也祝願許昕能在2020東京奧運上有好的發揮,取得佳績!


其實許昕的說法也有道理,現在直拍想打出成績真的要比以前難的多。

由於球越來越大,球速降低,以前直板的前三板的確要比橫版6,但如今換大球後,前三板,直板真的很難一板打死,。而且現在反手擰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你發球我就擰,跟你相持,直板往往都是一面當兩面(王皓特例),怎麼打得贏?現在大球時代,球速慢旋轉低,直板的爆沖往往會被人防回頭,再也沒有以前的一擊定乾坤之力。

每個運動員都有各自的特點,馬琳前三板好王皓直拍橫打好,許昕步伐、正手好,他們都在各自的時期證明了自己,沒有必要照搬前人,許昕有自己的特點。你也可以看,現在爭前三板運動員沒有以前那麼凶了,大多都是打相持結束,這是時代的趨勢,不是運動員憑個人能力就可以逆轉的。

許昕可以借鑒一下馬琳的優點,畢竟現在打相持,太過被動。馬琳的發球前三板細膩,直板橫打再多幾分功力,再加上自己的正手,相信大蟒還能再進一步。


是的,這不是選手能決定的,這是乒聯「改革」造成的結果。

北京奧運會後,有機膠水禁用,馬琳成績明顯下滑,然後球改材料,改成40+後,馬琳也就退役了

許昕打的是大路球,更像橫板,只是拿著直板而已,比較起來馬龍的台內技術更細膩。乒聯的改革已經不允許他像馬琳那樣摳前三板,台內控制。

許昕的打法是他自身的條件所致,許昕身高馬大,身體柔韌性很強,對上旋球的理解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更主要是乒聯對器材的改革所致,有機膠水的禁用導致球拍的彈性大大降低。球變大,導致速度降低。就這樣


許昕打的確實好,國家隊就應該有各方面打法的球員,讓比賽更吸引人,讓別的國家很難適應!


以後的大滿貫太難了。新規新材出台後,比以往含金量不可一比。更難是肯定的。


歐洲的薩姆索洛夫等老將否則打球,在中國,命苦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