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腾飞 李仲铀

目前,俄罗斯正加快推进第五代核潜艇研制。2016年3月,俄海军宣布第五代核潜艇命名为“哈斯基”级,同年8月披露已正式授予“孔雀石”设计局潜艇研制合同,2020年后首艇建造。2017年7月,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哈斯基”级研制工作列入到新版《2018-2025年国家武备计划》提案中。该艇创新性地采用艏艉通用化设计理念,装备与艇同寿的反应堆,搭载最高飞行速度6马赫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哈斯基”级充分体现了俄非对称战略和非核遏制力量发展思路,将显著增强俄海军水下作战及对航母编队的打击能力,值得我高度关注。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俄罗斯下一代核潜艇“哈斯基”级设想图

一、“哈斯基”级核潜艇具有显著跨代技术特征

“哈斯基”级核潜艇被赋予反舰、反潜、对陆攻击等多项作战使命,排水量约6000吨,单壳结构,艏艉通用化设计,采用新型隐身材料,搭载多型高精尖武器装备。与第四代相比,其设计理念务实可行,作战性能全面升级,跨代特征显著。

(一)首创通用化设计,实现“一级两型”

“哈斯基”级核潜艇的最大设计特点是艏艉通用化设计,利用功能性舱段模块实现“一级两型”,即“攻击型”和“巡航导弹型”。其中,“攻击型”不装配垂直发射装置,主要执行反潜/反舰任务;“巡航导弹型”将装配多用途垂直发射管,可装备包括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内的多型导弹,主要执行反舰/对陆攻击任务。未来,该通用型艏艉分段还计划用于俄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通用化设计不仅可大量节约研制费用,缩短建造周期,还将由此不断衍生、发展,逐渐改变俄现役核潜艇型谱繁杂的现状。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哈斯基”级核潜艇侧视线图(设想)

(二)采用“与艇同寿”反应堆,显著增强潜艇在航率

“与艇同寿”反应堆可免去服役期内复杂耗时的换料,极大提升潜艇在航率。俄罗斯已在“亚森”级和“北风”级核潜艇上实现堆芯寿命25-30年,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五代艇反应堆的研制工作,目标是2020年左右完成设计定型,实现与“哈斯基”级核潜艇服役期同步。

(三)配备高性能打击武器,对敌毁伤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搭载“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突防能力极强。据俄官方披露,发动机采用固体火箭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射程400千米,飞行速度5-6马赫,可突防美反导系统;打击效率是“花岗岩”导弹的3-4倍,可侵彻6-15米厚结构物。“锆石”已于2016年3月通过陆基发射装置成功完成首次试射,计划2018年批产。该弹一旦装备“哈斯基”级,将使其成为世界上首艘列装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潜艇。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2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据称俄罗斯自己用的“锆石”导弹与之很相似。

二是装备无人系统,对敌作战更为多样化。作为俄下一代核心水下作战平台,“哈斯基”级核潜艇将通过在武器系统中嵌入多种无人系统,强化潜艇的整体综合作战能力。其中,潜射无人机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无人潜航器可执行两类任务,一是搭载各种仪器在水下部署水声监测系统,将获得的信息通过卫星传输到指挥控制站,二是搭载轻型鱼雷实现对敌攻击。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潜航器和潜射无人机可实现跨域协同,大幅拓展潜艇执行任务的多样性。

三是发展新型鱼雷发射器,提升隐蔽攻击能力。2017年7月,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和“叶片式水力机械”股份公司共同宣布,其将为“哈斯基”级核潜艇研制配套的新型鱼雷发射器。目前潜艇使用的气压鱼雷发射器存在发射准备时间长、发射水深浅、潜艇发射时易暴露等问题。新型鱼雷发射器将采用水压发射方式,其主要装置是脉冲涡轮泵,可在一秒内压出5立方米水,该发射器可确保“哈斯基”级核潜艇在任意深度都可快速隐蔽发射。

此外,“哈斯基”级计划装备正在研制的新型深水鱼雷,该鱼雷2017年投产,采用线导+导流自导模式,航程50千米,航速大于50节,最大作战深度400米,可远距离锁定敌方目标,实施隐蔽打击。

(四)应用新型复合材料,综合隐身性能更加出色

与现役核潜艇相比,“哈斯基”级核潜艇将采用更加先进的隐身技术和手段。俄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正在为该艇研发新型声隐身材料,将应用于艇体涂层、水平舵、方向舵、螺旋桨等部位。该隐身材料为轻质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内部损耗因子,可显著降低潜艇对声呐信号的反射;且耐腐蚀性好,服役过程中无需再次涂覆,从而减少运行维护成本。涂覆该隐身材料的螺旋桨将于2018年进行海试。这种新型隐身材料的应用将使“哈斯基”级核潜艇具备更优的隐身性。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俄罗斯最新的亚森级攻击核潜艇综合性能已经很出色,而计划中的“哈斯基”级核潜艇在技战术性能上比亚森级还要高出很多。

二、“哈斯基”级核潜艇是俄实施非核遏制和保持技术优势的体现

俄加快推进第五代核潜艇项目,是其新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水下战场技术优势和核潜艇研制力量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高精尖武器研制,实现非核遏制

俄“非核遏制”理论的提出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影响了俄几代武器装备发展,其核心是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条件下,领先保持常规武器的战备能力也能达到预防和制止军事冲突的目的。在俄新版《军事学说》中,首次正式提出建设“非核遏制体系”,并将其与“核战略遏制”一起列为武装力量发展的主要任务。“哈斯基”级核潜艇搭载“锆石”高超声速巡舰导弹、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新型鱼雷发射器等多项高性能武器,大幅提升潜艇精确打击能力,拓展作战样式,是俄应用高精尖武器研制实现非核遏制的体现。

(二)应对西方军事威胁,进一步巩固水下作战优势

打造水下作战优势是俄武器装备建设的一贯重点。俄现役核潜艇多为前苏联制造,但仍是目前唯一可与美匹敌的水下作战力量。当前,俄面临西方国家发展高精尖武器、打造全球导弹防御体系等军事威胁,其新版武器装备计划、军事学说等更加强调发展可赢得未来战争的水下杀手鐗。在此背景下,俄超前启动第五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提出要建设一支“质精量少”的核潜艇部队,力求在性能和质量上超越欧美,巩固其水下作战优势。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哈斯基”级核潜艇设想CG图

(三)通过“持续更新”,保持核潜艇研制能力

前苏联核潜艇建造的雄厚技术积累和工业基础整体得以保存,主要核潜艇研究院所、设计局和建造厂仍归属俄罗斯。因此,相较水面舰艇,俄核潜艇研制体系相对完整。俄海军总司令多次强调,俄核潜艇部队将“持续更新”,以“符合科技快速发展提出的高要求”;并指出,“研发工作不能停滞,必须做好潜艇技术的探索和不断升级。”这表明,俄希望通过加快核潜艇研制,实现其技术和性能上的升级换装,使俄核潜艇设计和研制能力得以传承和发展。“哈斯基”级的研制以第四代“亚森”级为基础,通过采用创新性设计理念和开展高精尖武器攻关,将使俄核潜艇设计局和建造厂不断获得技术更新和现代化改进,以进一步保持技术优势和研制能力。

三、“哈斯基”级核潜艇研制仍面临挑战

一是设计要素与作战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为作战使命不同的潜艇设计通用化的艇首和艇尾,须权衡考虑排水量、载弹量、航速、声呐探测、防护等级、隐身材料等多个因素,且对模块化程度要求极高。既要平衡遂行作战使命的各项指标,又要有效控制成本,必须寻求各设计要素之的最佳平衡方案。

二是两代核潜艇并行推进产生一定的研制风险。按计划,“哈斯基”级核潜艇将在2020年后建造首艇。与此同时,15艘第四代核潜艇中,尚有11艘改进型在建或待建。2020年后,将面临四代和五代艇同时建造的压力,其进度控制面临较大挑战。

未来的深海杀手——俄罗斯第五代核潜艇发展研判

俄罗斯能否将“哈斯基”级从设想变成现实还有很大疑问,因为俄现在经济条件较差,很难支撑耗资巨大的新型核潜艇研发和建造,像第四代攻击核潜艇亚森级的建造速度就很缓慢,令俄海军感到很着急。

四、几点思考

在水下力量发展方面,俄罗斯发展之路值得借鉴。俄高度重视水下力量建设,将其视为应对美国海上威胁的“非对称”打击手段。“哈斯基”级核潜艇的研制,或将改变水下力量格局,也必将对我周边安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一)通用化设计是未来核潜艇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用化设计已越来越多地在各国核潜艇研制中得到采用。除俄“哈斯基”级核潜艇之外,美“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也通过在通用化设计基础上增加功能舱段等途径实现分批次螺旋式上升的核潜艇发展思路;美英新一代战略核潜艇采用通用型导弹,并为此设计了通用型舱段。通用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效费比,有助于梳理型谱,明晰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脉络,已成为未来核潜艇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应高度关注水下装备技术发展前沿

“哈斯基”级核潜艇搭载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可协同作战的无人系统均为当前潜艇装备技术发展热点和前沿,或将深刻改变未来水下装备发展模式和海上作战样式。我必须高度关注潜艇技术发展前沿,结合我实际,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做好技术储备,面向未来开展型号研制工作。

(三)应有针对性地发展反潜能力以应对周边安全环境变化

反舰能力的大幅提升,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大威慑,也必将影响我周边安全环境。为此,针对俄第五代核潜艇研制,应采取相应措施。一是加大反潜武器研制。针对该艇关键系统和薄弱点,采取积极措施研制可与之相抗衡的反制武器;二是进一步提高我水下探测能力,构建高性能的水下探测网络,提升水下预警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反导系统的研制,形成相应的对抗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