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存在,歷史上有一人就有此技能,甚至厲害程度超過神行太保戴宗,此人真實存在,他就是有著「從奴隸到將軍的蛻變」之稱的南北朝末、隋朝時期的「神行太保"麥鐵杖是也。他有一項技能,讓人望塵莫及,就是非常能跑,行走起來就像一陣風,就跟武俠小說中「踏雪無痕雪上飄」的名號以及「鐵掌水上漂」說的是輕功好,一樣厲害。

麥鐵杖,此人的人生經歷十分精彩,精彩程度不亞於電影。關於他是哪裡人氏,有說他是廣東始興人,也有說他是南雄百順人。而且他是麥氏祖先,他很注重義氣,他本不姓麥,原姓何。隋朝時期能人輩出,像什麼「肉飛仙″沈光,張須陀等等。而由盜賊成為將軍的麥鐵杖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位。

麥鐵杖,就像他的名字一樣,驍勇有力氣,一天能行走五百里,就好像飛奔的快馬那樣快。性格粗獷豪爽,喜歡結交朋友,以捕魚打獵維持生計,陳朝太建中,他聚集眾人做盜賊,不小心被官府拿住,委身做了奴僕,專門給皇帝陳宣帝打傘。退朝以後,他經常走一百多里,夜晚到南徐州,翻牆進入,放火,搶劫,偷盜,什麼都做。第二天凌晨他又準點返回仍然為皇帝撐御傘。十多次後,有人就認出了麥鐵杖,報告了官府,狀子後來又捅到皇帝那兒。朝中官員見他每天早上都在,都不相信,後來又有人多次告發,尚書蔡徵就提建議說,可以懸賞百金,招可以送詔書給南徐州刺史的人,要求現在就動身,明天早晨趕回。麥鐵杖見有外快賺,何樂而不為,不知是計,來應募。次日早晨,麥鐵杖果然及時返回,進朝稟報事情。此時,事情已然水落石出,證實是真的,但憐惜他是個人才,只是警告之後就放了他。

陳滅亡以後,他遷徙居住到清流縣。正遇上高智慧叛亂,他被楊素派去打聽消息,他就頭戴著草束,夜晚趁沒人看見渡江來打聽消息。第二次去的時候,被敵人捉住,有大約三十個人看押他。在押送中途,士兵把他繩索解開,可憐他想讓他吃飯,麥鐵杖趁他們不備,奪過他們的刀,四下亂砍,三十個人全部被他解決掉了,並且把他們的鼻子割了下來,塞在懷裡來見楊素,楊素很是吃驚。後來上報軍功時,漏掉了麥鐵杖,他就緊緊跟著楊素,不離開他左右。楊素這才明白他的苦心,特地稟報他的功勞。但因為他不認識字,又被放歸到了鄉里。楊諒謀反時,他又隨楊素討伐漢王楊諒,每次打仗總是沖在最前面。

麥鐵杖也是始終懷有一顆報國之心,效命之志,最終也是為國盡忠了。在跟隨楊廣東征遼東的時候,麥鐵杖請命做先鋒,帶領軍隊渡河,但橋還沒有建造成,離岸邊還有數丈之遠,敵軍已經來了,他跳到岸上,一個人戰鬥,於是戰死,為國捐軀了。隋煬帝為他流下了眼淚,並且表彰他的「先登陷陣,節高義烈″的行為。


水泊梁山的好漢個個身懷絕技,神行太保戴忠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神行術,本人認為是不存在的。

請回想:在六七十年代,解放牌汽車,都不如神行太保戴忠跑的快。

戴忠在梁山職業,就像當於現在的情報處長兼交通員。

施耐庵先生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把劇情及人物誇大和神話,給人的感特真實。這隻能說明作者的寫作水平,及想像力非常豐富。

回答若是不妥請諒解,謝謝!


水滸一百單八將,每個都是性格鮮明,各懷絕技,其中神行太保戴宗,就以速度快的絕技著稱,據傳能徒手日行八百里。

按照一日十二個時辰,也就是24個小時,八百里不停跑的話,時速在四十左右,在加上休息等客觀因素,時速能達到六七十,這就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這個人呢,喜歡交朋友,也很講義氣,當然也有一定的城府,座次排行第二十位,擔任的就是梁山總探聲息首領的職業,也就是斥候頭子,情報處長。

戴宗的這套絕技不光自己能用,還能帶別人用,類似於武俠小說中,輕功帶人的功能,水滸傳小說里,戴宗不光自己經常鍛煉這個能力,就連楊林、李逵安道全三人,都有幸體驗過這種高鐵版的滋味。

當然,作為藝術品,小說自然是誇大了許多,按照正常的人思路來看,戴宗應該是一個天賦異稟,又勤加鍛煉的長跑選手,平時的健身內容就是鍛煉,以便保持體力和能力,類似於今天非常那些跑步運動選手,從小就開始培養,才能在奧運會上風光無限。 而且就在小說里,戴宗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自行動,偶爾才帶上其餘的弟兄,就說明這項鍛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然梁山的軍隊統統掌握了這個技能

所以戴宗應該就是一個很厲害的長跑運動員,日行八百里,也是誇張,但作為傳遞信息的情報人員,還是很能勝任的,小說歸根結底是一項藝術作品,哪怕施耐庵之在裡面傾注了很多對時代的想法, 但裡面所虛構的人物,為了生動和辨識度,給予每個人物特定的技能和背景,就是出於劇情需要了。 畢竟在古代,作為專門傳遞朝廷信息的驛站,配備著最好的馬屁,也不過是六百里或者是八百里加急,一個人能日行八百里,那是不可能存在的,小編有幸體會過一次長途走路,用了半天的時間,走了不過區區30公里而已,而且那時候還是身體最好的時候。

所以不管水滸也好,其餘的小說作品也好,裡面人物的絕技和性格,都是為了滿足劇情需要,單本小說的設定罷了,讓人信以為真,只能說明作者的功力深厚,讓你不由自主的就代入了進去,從而相信小說世界裡面的一切。


戴宗八百里換算到現在是多少米呢?

水滸成書於明代,那時候一里大約590米八百里就是590*800=472000米,日行八百就是24小時走472000米,不吃不喝一小時得走472000/24=19666.67米,每分鐘19667/60=327.78米,每秒鐘也就是5.5米左右,一百米需要19秒左右,1000米也就190秒,三分多點,只要戴宗一直快速跑下去不休息,還是可以達到日行八百里的!


應該是誇大的實際天賦或者特長,充其量可以說是跑馬拉松高手。


這是一種創作手法,可以從小學學到的知識來回答,就是誇張手法,表示他跑的快,不可當真。


比高鐵慢了,比高速快了,與赤兔馬差不多。古代人沒有高科技,設想也是先進的,為施耐庵這事不大耐安點個贊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