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要麼求福,要麼求功,畢竟我們多數人,都不是聖人,沒有那麼高的覺悟,求福報求功德,並沒有什麼過錯,可你知道,福報和功德如何才能得到嗎?

  福報不需要多說,大多數人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可以獲得福報,但功德與福報不同,就算你每天行善,堅持一輩人,也不一定都得到一點功德。

  功德與福報,是完全不同的,舉例來說,我們幫助一個人,幫助他度過困難,給他錢財或者身體上的幫助,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獲得福報,但卻沒有功德。

  功德是要我們幫助這個人,從內心去改變,讓他可以獨立,而不是一味去接受他人的施捨,舉個常見的例子,你就明白了,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第一個魚就是福報,第二個魚就是功德,我們佈施給他人一條魚,可以幫助他暫時度過困難,我們就可以獲得福報,如果我們把捕魚的方法教給他,他日後可以靠自己的能力,過得越來越好,並且還能去幫助更多人,我們便可以獲得功德。

  當然,如果你教會了對方捕魚的方法,還是一點功德沒有,甚至還會自損福報。因爲你這是在縱人殺生。這個例子不是最恰當的,不過要表達的意思,卻是相近的。

  我們在精神上,去幫助對方,才能獲得功德,若是在物質上給予對方幫助,便沒有功德。功德大的人,福報或許不會太大,但悟性智慧一定很高,福報大的人,或許沒有智慧,但可以獲得更多物質上的收穫,比如一生不少喫穿,無病無災等等,這些都是福報所帶來的好處。

  如果你是一個學佛人呢,就不能執着於福報了,因爲福報並不是永恆存在的,他會生會滅,再大的福報,也會慢慢消耗殆盡,我們在求福的同時,還有做好一件事,做到這件事,你才能功德無量。

  再舉一個例子,當你達摩祖師,來到中國傳法時,見了梁武帝,梁武帝做了很多善事,幫助了很多僧人,可他卻沒有積累半點功德,相比梁武帝來說,達摩祖師雖然沒有錢財去建造更多寺廟,但達摩祖師卻是有功德的,且功德無量。

  當年被梁武帝幫助的僧人,如果早已不在,但通過達摩祖師傳播的佛法,至今還能受益的人,卻有千千萬萬,甚至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因爲達摩祖師,而覺悟成佛,這都是達摩之功。

  在金剛經中,佛告訴我們,如果可以受持讀誦金剛經,並且爲他人演說,便可獲得無量功德。我們要想功德無量,就去做這件事,多讀經書,多爲他人讀誦,多幫助和引導他人,走上覺悟之路,這樣你纔能有功德。

  有了功德,還要積累福報,只有福慧雙得,你才能離佛越來越近。感恩閱讀與分享,閱讀更多佛學內容,歡迎關注作者悟空說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