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三次顫抖,牽動了很多人的心。默克爾到底怎麼了?很多人都想知道。默克爾在顫抖時嘴裡還在不停的「咕嘰」,她到底在咕嘰啥?這個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據海外網7月12日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10在會見芬蘭總理林內時又一次渾身顫抖,顫抖時嘴裡還不停的咕嘰,似乎是念念有詞。為此,德國無線巴伐利亞廣播電台專門請教了知名唇語專家哈特,請他破解默克爾當時嘴裡在說什麼?哈特的解讀是,默克爾當時在說:「我能堅持!」

默克爾1954年7月17日出生於東德,今年65歲。已經過了花甲,正在奔古稀而去。按理講,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65歲也不算大。但是,人的體質是「各異」的。再者,基因對於人的壽命也是有著重要影響的。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平時也沒有病,體檢也沒有異常。但又莫名其妙的會被突然的病痛擊倒。默克爾是德國的總理,德國政府對其身體健康狀況不可能不重視。如果有大的疾病的話,德國政府也不可能同意她承擔繁重的工作。但默克爾卻又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連續三次顫抖。確實使人不解。

默克爾被譽為德國的「鐵娘子」,她堅韌不拔,意力超人。這從她即便是渾身顫抖,仍然不停的在念叨「我能堅持!」自己給自己鼓勁就可見一斑了!默克爾睿智而又不討巧,不管是從政還是為人,都是聰慧中帶著「平和」;默克爾堅持原則卻又充滿著人情味。比如她的政治領路人科爾犯了錯誤。為了黨派的利益,默克爾毫不猶豫的果斷與科爾切割,但在私下裡又能夠主動和科爾化解矛盾。可謂是「公私分明」。也因此得到了德國人的認可。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默克爾就是一顆埋沒在東德和理論學科的政治金子。默克爾畢業於德國萊比錫大學的物理系,1986年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是個典型的理科學者。但是,在踏入政治後,默克爾很快就展露了在政治上的「天賦」,默克爾1989年踏入政壇,在東西德合併後,默克爾的睿智,冷靜,縝密和堅韌的個性很快便被時任總理的科爾發現和賞識。在科爾的提攜下,默克爾成為了德國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2000年,默克爾成為了德國基民盟的主席,五年後的2005年,默克爾帶領基民盟贏得了德國大選,她自己也坐上了德國總理的寶座。她的前任施羅德也是個很有才華的政壇「老江湖」。在默克爾當上總理之初,很多人都認為默克爾不過是曇花一現。有些專家甚至認為施羅德在下一屆德國大選中必將「捲土重來」。然而,誰也未成想,默克爾居然連坐四屆,待到2021年卸任時,默克爾的總理時長將達到德國歷史上都罕見的16年。也就是說,一個「女流之輩」居然引領了一向嚴謹而高傲的德國16年。而且這16年也是德國歷史上蛻變和升華的16年。

默克爾上任德國總理的時候,德國只是個經濟大國,其政治影響力和其經濟規模顯然不匹配。究其原因,於二戰的歷史有相當大的關係。一來德國人自己「政治不自信」,二來其他歐洲國家在心裡對德國不信任。由於這些歷史造成的沉痾,德國如果想依靠自己的發展成為政治大國的話,顯然不現實。而默克爾以她特有敏銳觀察力,加上她理科學者的縝密思維,設計了一條事半功倍的德國崛起之路。其核心就是藉助歐盟這個「天然」平台。

默克爾深知,如果想藉助歐盟這個平台,那就必須先將歐盟做大做強。實事求是的說,在默克爾就任德國總理之前,歐盟只是個經濟影響力大,政治影響力需要藉助美國的「重經輕政」組織。歐盟對成員的政治約束力明顯偏弱。而德國對歐盟的政治影響力甚至不如英國和法國。然而,數年後的今天,德國已經成為了歐盟不折不扣的「經濟和政治」雙料老大。而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歐洲乃至其他國際事務中,歐盟和德國都在發揮著實質性的作用。有些美國都無法擺平的事情,默克爾和歐盟都代勞了!比如在烏克蘭和伊核協議問題上。歐盟和德國都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015年簽署的《伊朗核協議》簽字國中,除了五常外的第六方就是德國,雖然德國是以代表歐盟的名義,但這也足以證明德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廣泛認可。而在烏克蘭問題上,德國的政治影響力就更加明顯了!2015年的克里米亞及頓巴斯問題徹底摧毀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之間的信任基礎。而頓巴斯地區的動亂更是在加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的話,對烏克蘭,對俄羅斯,對歐洲都有可能形成災難性後果。在此關口,是默克爾聯合法國領導人一起斡旋各方,終於達成了《明斯克協議》,使頓巴斯局勢處於可控範圍。俗話說「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德國政治地位提高的同時,默克爾個人也贏得了普遍的尊重。只舉一個例子,去年11月25日發生了俄烏刻赤海峽衝突事件,應該說,那個事件對於一心謀求與歐盟改善關係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巨大打擊。因此,在事件發生後,普京沉默了三天未發聲。但三天後打的第一個電話卻是給默克爾的。無獨有偶,波羅申科打的第一個電話居然也是給默克爾的。由此可見默克爾的分量之重。

默克爾巧妙的通過歐盟這個平台使德國由一個經濟大國蛻變成了政治大國。但是,這並不是默克爾的終極目標。顯然,默克爾的下一步方案是使德國成為一個正常國家。也就意味著甩掉二戰的羈絆,從美國的管控中掙脫出來。所以,默克爾「慫恿」法國提出了組建歐洲軍計劃。再者,默克爾還和俄羅斯搞了個「北溪2號」線。目的自然是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聯繫,以便逐漸擺脫美國的控制。但是,看似懵懂的特朗普卻將默克爾的心思看透了!並對德國進行了打壓。雖然在和特朗普的「智斗」中默克爾並未落下風,但無奈,與美國相比,德國現在的實力還遠遠不夠。應該說,這對默克爾或多或少是個打擊。再加上默克爾在難民問題上的「政治正確」,使德國乃至歐盟國家的右翼勢力怨聲載道。也導致了基民盟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德國地方選舉中慘敗。默克爾也不得不辭去了基民盟主席的職務。同時還宣布在2021年卸任後不再謀求連任。這也等於默克爾的政治生涯即將結束!

事物都是處在變化發展中的。本來,默克爾可以等到2021年屆滿後為自己的政治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但在最近一個月內的「三次顫抖」,無疑增添了默克爾政治生涯的「不確定性」。6月18日,在接待烏克蘭新總統澤林斯基訪問德國的儀式上,默克爾首次在公開場合發生身體顫抖狀況。6月27日,在德國國內的一個儀式上,站在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旁邊的默克爾再次出現了顫抖。緊接著,在7月10會見芬蘭總統林內時又一次出現了顫抖現象。一個月內連續三次顫抖,這絕對不可能用「疲勞」來解釋。儘管體檢可能查不出病因,但顯然,默克爾肯定是病了!據西方國家情報部門推測,默克爾很可能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果真如此的話,這可能不會對默克爾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對她的政治生命的影響卻可能是巨大的。因為在西方國家中,反對派和民眾一般對領導人的身體狀況都很「計較」。他們不會因為領導人的能力強弱而無視領導人的執政基礎。因為他們認為不能將一個國家的命運放在一個「病人手中」。所以說,默克爾接下來的政治生命充滿著不確定性。但不管今後會出現何種情況,默克爾都將是世人敬佩的。


默克爾馬上就要退休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歐洲「領導人」的職務,估計有點兒懸了,這都「三抖」了!

1.一個多月來第三次在公眾場合發生「抖動」,可以說默克爾的身體狀況讓大家非常關心,而德國總理的身體狀況屬於保密範疇,默克爾自己表示:此次發生抖動是第一次之後的正常「處理階段」。

2.從2005年上任以來,默克爾已經連續工作14年,身邊的領導人都換了好幾茬了,光美國總統都換了好幾個。本月的17日,默克爾將會迎來自己的65歲生日,而起承諾的2021年之後,將會政壇,在任何地方都不會再擔任政治職務。只是,現在這種情況,估計歐盟的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在心裡嘀咕:默克爾身體還行嗎?

3.默克爾上任至今,給人的感覺是遭遇再到困境都能夠做到方寸不亂: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難民潮......默克爾帶領下歐盟以及歐洲一路向前。記得當時英武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談論默克爾面臨難民問題引發的國內矛盾之下,如何破局?現在看來,當時的默克爾因為難民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接下來其執政黨的執政基礎。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e7dd21d488480f22ba32e0d536cf45a5", "vname": "", "vid": "v02019f20000bfd7majcp2378d1kf2g0", "thumb_width": 640, "vu": "v02019f20000bfd7majcp2378d1kf2g0", "src_thumb_uri": "108d30002a71870feed94",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1e06d0007a2450c1b3841",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460.967,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9506875}, "ultra": {"duration": 460.967,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14126805}, "normal": {"duration": 460.967,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7803595}}, "duration": 460.967, "thumb_url": "1e06d0007a2450c1b3841", "thumb_uri": "1e06d0007a2450c1b3841", "md5": "e7dd21d488480f22ba32e0d536cf45a5"} --}

6月18日、27日,還有7月10日,這三抖,估計馬克龍提議的讓默克爾當歐洲領導人,現在不知道馬克龍怎麼看?至於說默克爾退休後的生活,只能慢慢等吧。

默克爾作為一個政治家確實夠成熟,但帶領歐盟在某些關鍵節點上,面對美國依然有其天生的脆弱性,即使多次呼籲接觸對俄羅斯的制裁,但到現在也沒有解除,但是默克爾卻讓德國與俄羅斯建設能源工程,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尤其是當前中東混亂局勢下,更顯的彌足珍貴!

德國總理默克爾不到一個月顫抖了三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有外媒推測一方面可能是帕金森病,另一方面有可能是類似打寒戰的顫抖癥狀與自主神經系統失調有關。應該說對今後工作有影響,問題不大。外界普遍擔憂默克爾的身體健康。懷疑她能不能執政到2020年。

默克爾在德國就是鄰居大媽,上班經常步行或者騎車,一年四季多穿長褲,很少有穿裙子。法國人稱她為"穿褲子的,"率領基民盟在德國執政14年了,英國人稱她為"鐵娘子",默克爾說不再謀求2021年連任,在默克爾的執政後,德國的生產總值顯著增加,國家赤字減少。帶領德國成功走出歐債危機。使德國在國際舞台上重現輝煌,德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趨於穩固。默克爾上台前,德國在歐洲是疾病纏身,默克爾上台後,讓德國變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英國稱她鐵娘子,美國認為她是全球玩家,法國說她是穿褲子的,義大利視她為外星人,希臘則把她當做節約專員,俄羅斯顯示肌肉也嚇不倒她,波蘭對這位舊日情人的難民政策感到失望,而中國覺得她很可靠。人們欽佩她,仇恨她,尊重她。」德國《巴登日報》這樣評價「世界頭號女強人」――德國總理安吉拉?默克爾。

今時今日,世界成現多極化,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越來越單邊主義,唯美國利益優先,英國時時刻刻在脫歐,成天擔心歐盟賺了英國的便宜。有默克爾的歐盟,讓人們感到歐洲的希望,歐洲希望鐵娘子繼續率領歐洲推進一體華的進程。歐洲需要強大的默克爾。所以一個月來身體抖動三次,引起了的廣泛關注,外界憂慮鐵娘子能否堅持到2020年。

默克爾的病,具體什麼病現在只是猜測,沒有實際答案。應該說對今後工作還是有影響的。她會見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的時候,是坐著著進行歡迎儀式的。但默克爾只要能堅持,就問題不大。如果真的危急,相信默克爾也不會強撐下去。

我是點力,歡迎點贊,評論和關注。


德國總理默克爾前一階段就宣布了,本屆總理任期結束後不再擔任任何領導職務,安心度過晚年生活,但她總理職務到2021年方能結束,可最近默克爾在公開場合卻分別出現了身體的三次震顫抖動,這不僅讓人們擔心默克爾的身體狀況,擔心她是否能堅持到2021年的任期界滿。

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達14年之久,並且還要到2021年總理任期屆滿,還有二年多時間,這兩年多時間對默克爾來"說可能是難熬的,雖然這次默克爾繼續擔任了德國總理,但默克爾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黨,在地方的選舉中遭到了失敗,默克爾因此也宣布不再參選黨主席。

但按照基督教民主聯盟黨黨內的傳統,黨主席與聯邦總理通常都有同一個人擔任,但默克爾表示他將完成本屆總理任期,有評論指出,默克爾在基督教民主聯盟黨選出新領導人後繼續擔任總理,那他將是個跛腳丫總理,加之她身體出現的不如人意狀況,對她的執政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默克爾在2005年擔任德國總理,她領導德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德國社會穩定,是歐洲經濟發展最好的國家。默克爾在政治外交方面,在國際事務的處理當中,經常和西方國家有些不一致,她特立獨行,在有些問題的處理上,甚至同美國都可以翻臉,所以默克爾以政治強人的面目示人,默克爾也贏得了世界各國政治家們的讚賞和肯定,在歐洲事務的處理當中有相當重要的話語權,對歐盟的事務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默克爾在6月18日,6月27日,還有7月10曰的三次公開場合中都發生了身體震顫顫抖的狀況,默克爾的身體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呢,公開場合出現了三次身體震顫抖動,不是公開場合是否也發生過這種情呢,我們不得而知,默克爾的身體究竟是出現了什麼問題,這讓外界不得不犯嘀咕,胡亂猜想。

外界也有理由擔心默克爾的身體是否能夠繼續勝任總理職務,如果默克爾不能夠完成本屆總理的任期,那沒有默克爾的德國政壇,又會向哪裡去,德國的即行政策方針是否會改變,德國同美國的關係,德國同歐盟的關係,德國通俄羅斯的關係等是否都要重新定位,這些個問題都擺在了人們的面前,這些個問題也都充滿著變數,所以默克爾的身體現在成了世界範圍內,眾多政治家們關注的問題。

默克到底患的什麼病,這對外界的人們來說應該是個秘密,有專業知識的醫療衛生人員,應該能有所判斷,但這種判斷也不一定是準確的,因為很多病的外在表現有類似的情況。

而默克爾是否適應今後的工作,如果病情較輕,估計默克爾要堅持下去,因為默克爾是運動員出身,也有著堅強的意志,她不會輕言放棄,所以她會堅持把總理的工作做到界滿為止。

如果病情嚴重,估計默克爾是無法繼續勝任工作的,是不會堅持總理任期屆滿的,甚至是默克爾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情。

但我們祝願默克爾的身體能夠儘快恢復,能夠精神飽滿的繼續她的總理工作。

須為原創,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點評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默克爾一連三次出現身體顫抖,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從筆者從事護理工作多年的經驗來看,有可能是間隙性的腦梗阻或心肌暫時缺血所引起的顫抖,很快又消失了。

畢竟默克爾是個女人:歐洲的女強人,德國的鐵娘子。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那位女性已執政了14年。從一連三次出現身體顫抖應該與她工作辛苦,用腦過度有關。

為什麼有的老人平時很健康,也沒有發現任何癥狀的情況下,突然去逝,有時醫學也很難解釋淸楚。

默克爾出現身體顫抖,給德國、歐洲或者說給世界是一個驚嚇。執政14年,她的人格魅力無須置疑。德國在她的領導下,經濟保持增長,德國已是歐洲社會的穩定器,毆洲經濟的火車頭,默克爾的一舉一動時刻牽掛著德國和歐洲人的心。

一連出現三次身體額抖,身體健康狀況已敲響了警鐘,對她繁重的工作會有影響。估計默克爾這屆任滿,從身體的角度講,應該不會再次執政。


德國總理默克爾三次接見外國首腦,身體出現不停的顫抖?雖然這位女總理強打精神,嘴唇不停的抖動,其實她在不停的說出4個字〈我要挺住〉?在給自已減壓。為了不讓公眾過多的猜疑與擔憂,近幾天她在接見一位外國首相時乾脆雙方坐下來一起檢閱儀仗隊,這在外交史上是破天荒的一次!默克爾總理的確病了,她得的是大腦神精系統的疾病?我們祝願她查出病因,順利的康復!


在西方國家能當政府首腦14年真是不多,由於默克爾所在政黨多年佔據國會多數,因此得以於身為黨主席的她才有這種機會。曾經在歐洲說了並不算的德國現在已是歐洲老大一點不為過,默克爾執政時期成功的將德國經濟穩居歐洲第一的位置,也是成功的歐元區最有力的話語和主導者,成功的將歐洲第一的英國邊緣化,退據到大西洋。德國現在是歐洲引領者,在歐一體化中默克爾貢獻很大,當然無論怎樣德國無疑是最大受益者。最近默克爾身體出現問題也不必奇怪,一個上了年齡的人哪有不得病,但是做為一個女人,為德國的強大付出如此努力理應讓人敬佩。樸素,低調務實能對美國說不的人真心希望她健康,但是此屆屆滿,默克爾將會永遠退出政壇。


謝謝你的邀請,默克爾得的是心病,不會影響他的工作,會影響別人的工作,什麼時候發病他都是有說法的,現在他發病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老默是德國人民的好總理。


默克爾總理患的應該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症。我有治療方法但是沒有聯繫方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