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朱標死不死沒關係,朱標在的時候就大肆的殺。造成朱元璋殺功臣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從朱元璋本身來說,對那些功臣不放心,別人用起來沒有自己人用起來放心;所以,才有了讓自己的兒子去學習那些將軍的本事,好把全部的都掌握在自家人手上。

第二個全國統一之後,功臣們的功勞是很大,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用處相對減小,有更多的人才替代他們,而且,他們對皇位的威脅較大;所以,朱元璋大肆的屠殺;

第三個為了把權力全部收回到皇帝手中,作為模範皇帝,朱元璋可以事必躬親,處理大多數的事情,但是皇權和相權的爭奪自古以來就一直在繼續;

第三個功臣們自己作死,限於見識有限,都是大老祖,所以各種觸碰禁忌的事情不斷發生,挑戰著朱元璋的神經;

第四個不僅僅是朱允炆暗弱,其實朱標和朱允炆差不多,都是受儒家影響比較大的,所以,朱元璋也怕朱標控制不住那些功臣;

這些原因導致其大肆設計殺害功臣。不過,有句話不是叫做「狡兔死,走狗烹」嗎?


用歷史問題來假設,很沒意思。

不過,朱標死不死,與朱元璋殺不殺功臣沒有多大關係,這是很明顯的。

證據,是朱標活著時,朱元璋也沒少殺人!

老朱喜歡殺人,其實跟宋朝老趙的杯酒釋兵權有殊途同歸的目的——避免權臣做大,危害家天下的皇權傳承。

不同的是,老趙家從孤兒寡母手裡奪得的皇位,那幫武將有「扶龍」之功;老趙忌憚的不是武將本身,而是武將手中的兵權——杯酒釋兵權,一則老趙大度,二則老趙有底氣,不怕武將不從。

那麼,老朱是怎麼回事呢?驅除元蒙後,功臣、勛貴不少,且拉幫結派、立山頭的事也不少見。

因此,老朱大開殺戒針對的不止是明年上在胡惟庸手上戛然而止的相權,更是要為後代子孫開創一個臣屬無法撼動皇家專權的廟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