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異聞錄— 進擊的老黃

來自專欄 IT異聞錄7 人贊了文章

嘴炮天師

(一) 被打臉多少次才能成為真男人

「晶元」,這些天的爆款話題,科技圈經濟圈大佬、中佬、小佬,都要出來刷個存在感。本來大批吃瓜群眾買手機就為了吃雞爽,微信暢,看直播清清楚楚對小鐵盒子里跑的什麼系統,裝的哪顆芯根本犯不上操心。可一想到中興今天還是國際化大品牌,明天就要撲街,多少也犯嘀咕:這米帝家也忒霸道了,說整誰就動手,看來賊晶元啊,還得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國產芯才用得放心。

依嘴炮天師這種技術男看來,米帝禁中興,值得回味的技術含量少,頭暈目眩的法務細節多,至於引申出來的大議題:晶元到底要不要搞,怎麼搞,誰來搞,國家隊進場?市場說話?或者還是騰訊阿里兩位馬爸爸財雄勢大直接砸?嘴炮天師我經(lao)濟(qian)頭腦欠奉,法(ce)務(dan)能力不足,還是不抖機靈了。倒不如乘這「晶元」風口沸騰出來的熱空氣,給大家聊聊晶元屆的八卦,看看究竟是怎樣了不起的人物才能在這個藏龍卧虎,波詭雲譎的晶元江湖創出一片天地。

要說當今晶元屆誰主沉浮,誰是最受資本追捧的小鮮肉?那絕對是江湖花名「淫威大」,正名「英偉達」,簡稱「NV」的美國圖形晶元公司Nvidia和它的掌門人—嘴炮與技術齊飛,公開場合總以一身黑色皮夾克肌肉男造型亮相的黃仁勛(黃教主,核彈黃,老黃)。有杠精不服—不是剛剛爆出幣圈大佬手裡的Bitmain出道才三五年,搞ASIC挖礦晶元2017收入都超過淫威大了嗎?對於這麼喜歡搶答的人才,嘴炮天師也只能幹咳兩聲,「幣圈的事,那是技術人能招惹的嗎,請坐下,記得手頭的比特幣打兩個給天師。」。

說回NV有多火,都是奔波塵世間的俗人,直接談錢。近幾年NV營收連續兩位數增長,季度收入從10億米刀一路打滾至30億,季度利潤也邁過10億大關,年度營業收入破百億已成定局。比谷歌等科技航母雖然還是零頭,可資本市場的心頭好是什麼?高增長。多少創業公司點著汽油桶燒錢,就是為了做出高增長的營收報表,以便上市割韭菜。NV的毛收入,凈利潤實打實坐火箭,有AI的大話題,公司領導克里斯馬加成又夠強,花街怎麼捨得虧待。兩年間股價從35刀一路飆到260刀,還不見停。相應地,市值從前幾年一直徘徊在矽谷中型科技公司守門員位置的百億級竄升到1400億,以前必須仰視的英特爾、高通也可以扳扳手腕了。資本大鱷對NV的青眼有加綿綿無絕期,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不但在高價位繼續強勢建議買入,措辭中「All Roads in AI Lead to Them」就差直接寫情書表白了。

心急的要問:這些年AI說的火熱,谷歌的狗狗下圍棋贏柯潔,各家的汽車紛紛上路,最勁爆的消息要算臉書的AI覺得人類笨嘴笨舌,乾脆另起爐灶,發明自己的語言。怎麼突然從不知哪裡跑出個晶元公司悶聲發大財,吸睛又吸金,都搞到條條AI通NV的地步了?這老黃的魔力在哪裡?

嘴炮天師嘴毒膽肥,就敢以老黃的視角立個flag,強答這個問題:「芯,只做好芯,做芯還是NV最專業。」芯做好了,一切水到渠成。那麼附加題來了,NV到底做了些什麼芯?芯又好在哪裡。這個問題天師恐怕要花上幾期時間好好聊聊了。

看大盤面,NV就做兩顆芯:1)圖形處理晶元GPU。2)同時封裝了Arm架構CPU和自家GPU的嵌入式應用晶元。再細分,門道更多。從基礎架構出發,左一刀去掉點計算單元,又一刀縮減點內存帶寬就划出了不同產品線高低定位的各種終端產品。這是每個晶元廠商的傍身技法,但論下刀的精準,出貨時機的拿捏還數老黃,既要用盡了每一代GPU架構的價值,又留有餘地視對手的出招而應變。

面向消費級遊戲顯卡的GeForce和主攻專業工作站的Quadro,對遊戲迷或者數字藝術家可以算是如雷貫耳。受移動浪潮的衝擊,這兩條產品線都逐漸小眾化,沒法給資本市場講述寸草不生式割韭菜的動聽故事。可對於NV和老黃,這才是鐵杆莊稼,力量源泉,幾次救NV於危難中的革命老區。

GPU另一支產品線就是瞄準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市場的Tesla。咦,Tesla不是鋼鐵俠Elon Musk造的電瓶車嗎?怎麼老黃旗下的GPU也用這個名字?尼古拉.特斯拉作為天才橫溢、超越時代的圖騰,自然博得了眾多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矽谷公司的致敬致敬再致敬。和特斯拉老師生前的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大相徑庭的是,老黃手中的Tesla煥發了點石成金的魔力。NV新近推出了DGX-2工作站—16個採用了NV最新銳Volta架構的Telsa GPU,512GB內存,外加兩個Intel Xeon主處理器。看上去平平無奇古天樂的小鐵盒子,黃教主敢開價40萬刀找一塊。這樣的好買賣,也難怪Telsa獨佔了Volta架構近一年,到今天遊戲玩家還只能捧著兩年前的Pascal架構的10系顯卡望穿秋水。

坐擁三員猛將的NV,最讓資本對未來浮想聯翩的卻是另一顆芯Tegra。原因無他,Tegra瞄準正是自動駕駛這塊Intel估值7萬億的大肥肉。老黃布局深遠,早在Tesla(這次真的是鋼鐵俠的電瓶車了)率先用科技感爆表的大屏幕取代沿襲大半世紀的汽車中控台的時候,就主動搭上了線。到今天NV在車載市場上耕耘多年又有GPU加持人工智慧,自然近水樓台先得月,受到了各大汽車廠商的青睞。年初舉辦的CES 2018上,第一車廠Das Auto的話事人Herbert Diess博士親自給老黃的主題演講站台,兩人共憶大眾迷你小巴士當年情懷,羨煞旁人。

有人要激動,一盤算NV作為典型的fabless無工廠半導體科技公司,連最燒錢的圓晶工廠都不用自己投資,這些年乾的就是躺著數錢的買賣啊。如此天真的恭維,老黃聽了不知是哭是笑,一肚子的心酸不知道向誰傾訴。縱觀NV的發展史,黃教主非但不是二十年常勝星辰大海,往往連不敗的魔術師也做不成,反倒時不時上演被江湖上明槍暗箭,飛斧板磚揍個鼻青眼腫的苦情大戲。就說當年NV剛舞動Tegra寶劍,意在手機和平板電腦,怎料得移動市場連場敗仗,一時間混成了移動晶元屆的貝利,消費電子圈張局座。而今卻靠當年無心插柳的車載系統鹹魚翻身,嘴炮天師也不由得感嘆「我命由我不由天」這種中二口號終究是圖樣圖森破。

2008年Tegra一登場就兵分兩路,APX 2000系列主攻手機,600系列則瞄準如今已滅絕的平板電腦始祖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在應用處理器市場初出茅廬的NV也算幸運,得到了大貴人微軟助力,天意難測,此時的老黃怎能預料之後的大悲大喜。時值蘋果隱隱有重登科技中心舞台之勢,才發售了一代的iPhone倒還不成大氣候,喬教主再執權柄的基石仍然是iPod音樂播放器。軟爺要挫挫教主的王霸之氣,自然拿iPod開刀,推出對標競品Zune HD。命名中的HD就夠毒辣,特意強調我軟爺的才是真正能看高清視頻的多媒體播放器,直接嗆聲視頻功能羸弱的iPod。有這樣的初衷,在選擇主處理器時,挑上圖形起家,之前在DirextX和第一代Xbox上又有愉快合作的NV順理成章,Tegra 2600入駐Zune HD。

今天大家都知道用戶體驗一直走理工直男路線的軟爺做消費產品不是不行,前提必須是主力出擊,慢工出細活,像重點項目Surface Pro整整磨了四代才算站住腳跟,時不時還要開個類似Xbox One的倒車。當時Zune HD一支偏師單挑喬教主現實扭曲場加持用戶體驗當紅炸子雞的iPod,結果可想而知。以Zune HD的慘淡銷量本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奈何iPod killer的調門起得太高,想偃旗息鼓,悄悄撤退都難。各大數碼產品的失敗名人堂中就此掛了號。多年以後在銀河護衛隊2結尾都出現了宇宙第一逗比、過氣金曲死忠粉星爵繼承了雲度爸爸的Zune HD的橋段來揭軟爺的傷疤。確實當得起Epic Fail的評價,永垂不朽的Zune HD成了NV Tegra擊墜黑名單上的頭一位英烈。

緊接著軟爺的手機操作系統也開始走背字,Windows Mobile在各條戰線上節節敗退。看身邊一個能打得都沒有,軟爺親自上陣助拳,推出了兩款手機Kin One,Kin Two,不知是強調血統純正,還是走King的諧音。兵貴神速,拉上老熟人NV和Tegra。戰果如何?非但Kin太子一代而亡,似乎就此奏響了微軟手機系統徹底衰亡的終章,到如今Windows Phone氣若遊絲,恐怕除了軟爺總瓢把子Satya誰都說不準這個曾掌智能手機半壁江山的系統生死如何。持平而論,這次失利,主因確系軟爺的操作系統積重難返之餘還下了個神鬼莫測的大臭招,居然不給Kin配備應用程序商店,生生在智能機的基因上結出了傻瓜機的果實。不過這一筆黑賬畢竟也寫進了Tegra的倒霉史。

初陣大敗而回,只會更加激發早已洞穿移動晶元巨大前景先機的老黃的鬥志,Tegra這條線非但不能放棄,反而要大幹快上,彎道超車。怎麼超?恰逢Arm架構更新換代,NV的Tegra 2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了個世界首發,雙核心Cortex A9,聽著就倍有面子。風雲際會,在新移動時代連續嗆水的前手機霸主摩托羅拉,被閃耀的Tegra 2迷得頭暈目眩,合兵NV,準備搞個大新聞。

合作出的神物Atrix,看著像一部手機,其實…它就是一個安卓手機…不過這只是表象,只要將Atrix插入專用的底座,就能變身成一部Linux筆記本電腦。超前的設計理念自然意味著技術難關。安卓系統在2011年還是低效卡頓的代言人,要把安卓和Linux兩個系統在新架構CPU上安置妥帖,又要給GPU打造兩個版本的驅動程序,最後還要雙系統自如切換。這些大大超出了當時NV和Moto的能力範圍,最終市場看到的是一個四不像,作為手機了無新意,作為Linux筆記本,1gb的內存無法保證基本運作,bug滿天飛。NV搶首發過度趕工的諸多後遺症一併爆發:新架構中對多媒體性能大有裨益的Neon指令集沒有實現,NV自己的視頻解碼器也是照搬前一代,兼容性欠佳,使用40nm的製造工藝,成品功耗高,頻率難以提升,性能上自然被同架構的後來者輕鬆甩過一個身位。硝煙散去,Atrix和它同樣採用Tegra 2處理器的平板兄弟Xoom雙雙喋血街頭,也不算冤枉。

老黃畢竟是老黃,Tegra 2的急躁冒進的教訓當然要吸取,但雙核首發不失為一個賺取眼球的妙招嘛。好,下一回合守正出奇。Tegra 3優化工藝,補完Neon指令,CPU和GPU都做了增強,這是正招。出奇的妙手是這次直接玩4核,準確的說是4+1,1顆低功耗晶元負責簡單任務,4顆Arm Cortex A9 CPU適時介入拱衛高峰性能。有了4核處理器的噱頭,更曬出了和Intel的4核筆記本處理器性能相當的跑分圖,雖然是在眾多benchmark里翻箱倒櫃找出最能以己之長擊彼之短的單項,也足夠在MWC 2012上放個大衛星了。當時高通的下一代處理器依舊是雙核設計,4>2幼兒園算術,怎麼看都是NV勝券在握,更有科技記者當場驚呼「NV爆頭高通,雅各布(高通大老闆)要完」。公平地說Tegra 3的穩健中不思進取的策略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手機方面有LG Optimus 4X HD和HTC One X等佳作。而華碩採用Tegra 3打造第一代Nexus 7平板,更代表了Nexus品牌背後谷歌官方的認可。

好景不長,Tegra 3初期迅猛的攻勢很快就被在移動領域浸淫多年的高通化解。高通的新Snapdragon S4處理器的自研架構,不但升級到了28nm的新製造工藝,更吸收了下一代Arm A15架構的諸多優點,在主要性能不輸的同時,功耗遠優於仍然使用40nm工藝的Tegra 3。而且高通擁有最完整的解決方案,不但應用處理器的CPU和GPU是自研,在4G基帶和射頻晶元上更是獨(long)步(duan)天下。高通平台利潤上不容他人分一杯羹,製造上能提升集成度,優化成本。特別是對要快速進入市場撈一票的山寨廠商,高通參考平台直接拿來,稍加調整,或者乾脆科技以換殼為本,立刻就能出貨不同定位的產品。真是客戶滿意,高通開心的雙贏局面。這樣的誘惑之下,也就怪不得華碩和谷歌趁熱打鐵推出第二代Nexus 7平板時捨棄Tegra換用高通S4 Pro。對於老黃,這一箭之仇對不可謂不痛。

說來也巧,Tegra音近Tiger老虎,NV那幾年正好重新設計了公司LOGO,平面看像眼睛,表示對起家的圖形計算飲水思源,而立體的版本就頗有虎爪的威風,偏偏高通家的晶元定名Snapdragon(驍龍) ,擺明了要和NV來場龍虎鬥京華。更有高通的移動GPU部門本就收購自NV的老對手ATI,同樣一幫人城頭變換大王旗,繼續和老黃為仇作對。出生於台灣的老黃要是相信風水,恐怕真會迷信高通是不是青龍轉世專門來克NV的。

連番激斗,NV未能佔得上風,老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正面戰場上剛性能,Tegra 4架構升級到4+1核心A15,工藝步進到28nm,CPU和GPU頻率都大幅提升。而真正的勝負手,老黃放在了新近收購的英國無線通信晶元廠商Icera上。單刀直入,老黃要讓自己的Tegra平台也成為完整的解決方案,不能再重現贏得了客戶的產品設計後,還要仰仗高通晶元才能打電話連無線的滑稽局面。

那這Icera究竟何德何能,能讓NV在移動晶元激戰的緊要關頭賭上身家性命?作為無線通信晶元的後起之秀,Icera依仗的是自家獨樹一幟的soft modem技術。Icera的基帶射頻晶元的硬體部分以最簡化思想設計,只包含高度可編程的必要組件,支持不同的通信協議只需要編寫新的上層應用代碼。這樣先進的理念不但契合NV的GPU計算思想,還能消解現有無線通信領導廠商的技術壁壘於無形。誘人的技術前景加上之前在MID項目上的合作,在NV市值不過百億,PC產品增長停滯,移動市場強敵環伺的危險態勢下,老黃依然嘔血拋出3.67億將Icera收入囊中。

就此NV也晉陞為CPU,GPU,基帶射頻全方案廠商了。心高氣傲的老黃,怎會止步於此。另一個絕密計劃Project Denver也緊鑼密鼓地進行:NV不再滿足於照搬Arm的官方架構,要定製基於Arm 64位新指令的多核處理器,GPU部分也要亮殺招,將桌面級GPU的架構整合入移動晶元。老黃胸中還有大畫卷,Project Denver另藏驚天級技術目標以軟體翻譯的方式兼容x86指令,曲線殺入老仇人Intel的大本營(至於老黃和Intel當時怎麼結成了深仇大恨,實在是另外一坨大故事,容後詳聊)。

一通操作猛如虎,NV算是正式坐上了移動晶元VIP牌桌,拔劍四顧,盤點各位牌友。內部報告的最終結論是CPU, GPU和基帶射頻這移動晶元的三個支柱上都有強勁原生競爭力的除了大NV也只剩高通了,大有「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之感。

今天回顧,開上帝視角,自然很容易得出結論覺得NV在主戰場要同時應對巨無霸Intel和技術流小強AMD(已經收購了ATI),第二戰場戰線如此漫長,已經超出了自身作戰能力。可按嘴炮天師的神棍論,以老黃旺盛的精力樹敵再多不是問題,真正壞事的是不順應天命,非要搭上難兄難弟。

誰要登場,當然是我們可敬可愛的軟爺。Windows 8的東風,軟爺先推出了二合一形態的Surface Pro,教教蘋果什麼才是生產力工具,別整天拿著個玩具iPad意圖顛覆Windows筆記本天下。下一步反攻把戰火燒到敵人的家門口,推出了Arm架構的Windows平板電腦電腦操作系統,名字取得就不知所云叫Windows RT。按Windows平台一貫的開放政策,終端製造商可以自由選擇硬體方案。眾友商輕車熟路,繼續跟定高通,差不多就是在原先的安卓平板電腦的殼子里重新灌裝了新鮮熱辣的Windows RT,對iPad群毆之勢。

嘴炮天師估摸著老黃和微軟咆哮帝鮑爾默大爺身邊缺乏天師這樣醒目識時務的忠言逆耳,提醒這兩位,NV和軟爺搞技術合作可以,搞產品嫁接,每每互相拖累。軟爺給Windows RT推出的純血元帥,名字承繼無厘頭風格叫Surface RT,再選用了Tegra 3作為處理器,還未出征不祥之兆已累積得突破大氣層。

可能也和鐵杆戰友通過氣,微軟那邊剛在CES 2011開了Windows RT發布會,老黃就乘勢宣布了Project Denver,特意在介紹完Denver後,意味深長地補了一句:「大家可能剛剛知道了,微軟發布了Arm版的Windows」。嘴炮天師估計老黃是終於挖了Intel的牆角,一時喜不自禁,放句狠話令人浮想聯翩,過過嘴癮。可偏偏對於Windows RT最不需要的恰恰是含糊其辭,Windows,64位處理器,兼容x86指令,這幾個詞一鍋亂燉,外界不明就裡,誤以為Surface RT也能運行桌面版Windows軟體。這天大的誤會實在也不是老黃一人之功,還多虧軟爺抽風,給Arm版Windows正式冠名Windows RT 8。這一來Windows 8,Windows RT 8傻傻分不清楚。真有不少粗心鬼到入手了Surface RT,才發現運行不了.exe,怒髮衝冠地找軟爺對質,才弄清Windows RT系統能運行的只有Windows Store裡面的Metro風格應用。有這樣的大烏龍,嘴炮天師厚道人就不計數這是軟爺和NV這對黑金組合第幾次慘淡收場了。

Surface RT無功而返,這邊廂Tegra 4雪上加霜,進度不順延期,客戶紛紛抱緊高通大腿。要破這個困局,NV決定自力更生,內部孵化一個項目,到時成了爆款以點帶面。做哪種產品大有講究,NV的本業還是賣晶元,不能圖一時之快和客戶形成直接競爭。老黃胸中自有妙計—遊戲機,千萬莫以為老黃是慌不擇路,病急亂投醫。遙想當年NV的第一單大生意就是為世嘉設計用於Dreamcast遊戲機圖形處理器。雖然最後種種原因項目失敗,世嘉另尋高明,總算老黃天降大任命不該絕,世嘉本著日本企業的「你努力了失敗的責任本社抗」的器量,付足尾數,讓老黃撐過了草創期。之後,GeForce穩佔PC遊戲平台大半壁江山,也為第一代Xbox和PS3提供過圖形處理器,NV和遊戲的糾葛真可謂生生不息。就在此前,創業公司Ouya還使用了Tegra 3做了台安卓遊戲主機。此番換NV親自上陣,軟硬體系統俱備,安卓的遊戲陣容雖弱,這東風也是可以借一借的。主機遊戲廠商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其中以XX,XX和XX代表的幾家最無節操的開發商向來喜歡炒跨平台高清重製的冷飯。鼓動他們向老黃言稱性能已超X360和PS3的Tegra 4移植主機作品,大有可為。

真機一公布,眾人大驚失色,NV居然做了一款掌上遊戲機!!!掌機市場態勢如何,一言以蔽之:歷來只有一個玩家—任天堂(任地獄) ,就連索尼大法家的PSP都始終被任地獄按在地板上肆意摩擦。這樣的對手NV居然選擇要碰一碰,也無怪乎坊間傳言是Tegra競標索大PSP Vita失敗後,老黃把落選方案改頭換面,Shield Portable遊戲掌機就粉墨登場了。

幸好Shield的外形一舉打破謠言,近朱者赤,如果Shield真有幸得索大開光,怎麼能設計得這麼人神共憤。一個碩大無朋更適合當健身啞鈴的遊戲手柄上生硬連接著一塊翻蓋觸摸屏。鄉村搖滾范上還疊加了蒸汽朋克精神,Shield居然內藏了一個主動式散熱風扇來為Tegra晶元降溫,NV一出手就樹立了掌機界的一個里程悲。

Shield的出貨量自然是NV黑歷史中又一個秘密,而Tegra 4的功耗也成為老黃尋找客戶的巨大阻礙,畢竟沒有多少廠商有給手機裝風扇的魄力。幸好世上還有子期懂老黃,為發燒而生的小米正配得上如此發燒的Tegra 4。針對手機做了一系列調優後,Tegra 4終於成功入駐小米3的移動版本,雖然高通Snapdragon平台依然盤踞著小米3的主要出貨,開局不利的Tegra 4也總算是熬出一線曙光。應邀亮相小米3北京發布會歸來後的老黃覺得再用smartphone這個辭彙界定有幸搭載Tegra 4的手機太委屈了,在多個場合雄赳赳氣昂昂地提出了個新的概念superphone。顧名思義超級手機必須得用超級晶元也就是NV的Tegra 4,那麼最終究竟有多少手機商跳上了老黃這艘superphone的大船呢?嘴炮天師不是考據癖,搜索枯腸也還是只想來小米3這根獨苗,看來天生髮燒究竟不適合常人,一眨眼銀河戰艦superphone變舢板。

手機前途渺茫,Tegra 4唯有在平板上再做努力。NV找上了電腦出貨王HP連珠炮似地發布以Slate命名的一系列平板設備。其中不乏有思想,有覺悟,有追求的三好學生。像主攻小企業辦公市場的Slate 21 Pro,如果有幸能遇上鎚子老羅,恐怕個人電腦早就被重新定義了。然而天命難違,平板電腦已過成長期,被廉價筆記本電腦和大屏智能手機上下夾攻,銷量一路跌穿地心,NV和HP也難獨善其身。時局艱困如斯,唯有和老戰友兼難友軟爺之間的不離不棄情值得一書。Tegra 4加新版Windows RT 8.1聯袂出擊第二彈Windows Surface 2。明眼人都清楚這是軟爺平板項目的困獸一搏,出發的時候有沒有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嘴炮天師說不準,大結局確系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Tegra 4主戰場潰敗,就看奇兵隊Icera能否絕地大翻盤。縱觀信息技術史,軟體替代硬體和硬體替代軟體的案例屢見不鮮交替發生。早期在PC上處理視頻無論是播放解碼和編碼壓縮都仰仗專用的硬體擴展卡,而如今最入門內置GPU的PC處理器就能執行代碼完成大部分視頻任務。無論哪種取代的前提條件是基礎平台提供足夠的性能以保證總執行效率。Icera遵循先進理念打造的產品卻偏偏在這點翻了車。性能問題還沒解決,各種協議,各個廠商不同硬體的兼容性問題又層出不窮。本來要搞中心爆破的Icera突然陷入孤軍深入,左右無援的困境,說不得老黃再次施展內部消化的套路,將Icera的基帶射頻晶元集成進Tegra 4,保住革命火種優先。

Tegra 4將將滑過手機功耗線,要再塞入一顆同樣效率不彰的Icera,這酸爽逼得NV再出奇招。先以Tegra 3的架構為底本降功耗,補上Tegra 4新支持的媒體格式,再將Icera整合,最後定名用Tegra 3實在太煞老黃威風,打個擦邊球,奇美拉Tegra 4i就這麼誕生了。身世如此離奇的晶元,主流手機上里只有LG以一款G2 mini試了試水,其他小廠生產的名字稀奇古怪的定製機據嘴炮天師的消息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人生就是開掛的南亞次大陸。

整個Tegra 4時代,NV沒能保住Tegra 3帶來的星星之火,在中高端移動處理器上挑戰高通。等到迫不得已戰略撤退,試圖將Tegra 4i向低端市場推廣時,才發現後路也被展訊,瑞芯等後起之秀截斷。其中尤其要提的是同樣台灣背景深厚的聯發科,不知道是不是公司名字起得土氣,乾脆打定主意穩健耕耘基礎市場,一度成了山寨機、低端機處理器市場的總瓢把子。雖然聽著不那麼高大上,悶聲發大財,相當一段時間市值居然穩壓NV一頭。

此時,Project Denver開始結出了果實。Tegra K1雖然CPU端還是沿用標準Arm 32位架構,GPU端已經換裝了源自桌面GPU的Kelper新架構,威力大增,在別家的GPU支持移動OpenGL ES 3的高級特性還左支右絀的時候,Tegra K1已經完整支持桌面OpenGL 4.3和NV自家GPU計算庫CUDA 6.5。Tegra K1在GPU上無出其右的性能和功能,確實吸引了不少高性能用戶。Google Project Tango需要移動設備能夠實時處理大量有深度攝像機生成的點雲數據,恰恰是Tegra K1的拿手好戲。對OpenGL和CUDA的完整支持,是OpenCV等基礎庫跨平台支持易如反掌。大量的機器人,無人機項目選用了基於Tegra K1的開發套件Jetson TK1 development board作為基礎計算平台。

然而在決定出貨量,收入和利潤的消費電子領域,NV敗局已定。除了小米平板再次情義上陣,還能在市場上激起一點小水花的也就是給自家Shield品牌續命而推出的Shield平板。看來老黃是真漫威粉。

到此時,手機和平板市場形成了上有高通,下有群狼,蘋果、三星和華為等巨頭都自研晶元的紅海局面,連老黃這樣的真漢子也不得不考慮戰略轉進。Icera在被掛牌出售未能找到外部買家的情況下,於2015年4月被內部關停運營,正式標誌著NV退出移動市場。

NV收購Icera和連續5代處理器研發投入,總計絕對在10米刀以上就這樣打了水漂,從雄心勃勃到奄奄一息,Tegra和老黃究竟怎樣才能逆天改命?

且看下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