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字懷英,唐代并州太原人,唐(武周)時傑出的政治家。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不畏權貴,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作為曠世奇才,狄仁傑一生政績顯赫,剛正嚴明,其主要功績有:一、勸說武則天立李顯為太子,並為恢復李唐天下作出重要貢獻。在狄仁傑死後,他的學生張柬之發動政變,恢復了「唐」國號;二、為唐朝舉薦了一批優秀人才,如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時人謂之:「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說:「薦賢為國,非為私人也。」一時傳為美談。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為梁國公。

與其他宰相級的大政治家不同的是,狄仁傑還以擅長法治而名世。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

有關狄仁傑親身參與訴訟斷獄的記載,在《舊唐書》上有記載,最著名的就是斷「權善才(大將軍)誤砍昭陵柏」案件。據載,權善才時任武衛大將軍,誤砍了昭陵(李世民陵墓)上的柏樹,這個在今天看來只需處以罰款的事卻被高宗李治無限「上綱上線」,說什麼使他(高宗)不孝,要殺權善才。

狄公據理力爭,以律法為依據,以委婉卻不失力度的議論語言為武器與高宗辯論,最終以「明主可以理奪,忠臣不可以威懼」以及「臣聞逆龍鱗,忤人主,自古以為難,臣以為不然。居桀、紂時則難,堯、舜時則易」這樣兩方都可接受的語言化解了這場訴訟,救了大將軍權善才的性命。第二件則是「智斗來俊臣」。這次是狄公入獄,為自保而為的。

武后稱制,重用周興、來俊臣等人施以酷吏,他們羅織罪名,陷害殘殺李唐舊臣,狄仁傑亦未能倖免。他入獄後,為避免來俊臣等人施以酷刑,先承認了自己謀反的事實,而後以天氣變化,送冬衣讓家人取出棉花為由,寫下血書,上呈武皇。畢竟,武后是相信狄仁傑的,經過一番討論,狄公終於脫險,被貶彭澤令。

狄仁傑任侍御史期間,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傑恪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調露元年(679年),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寬敞壯麗。

狄仁傑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弘機因此被免職。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傑毫不留情的揭露其為非作歹的罪行,請求交付法司審理。唐高宗想寬容包庇王本立,狄仁傑以身護法:「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於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戒!」王本立最終被定罪,朝廷肅然。

由於審案公正嚴明,狄仁傑在民間的知名度、美譽度甚高,其形象被民間美化與拔高。清初的時候,已經有一本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風行於世,其主人公就是狄仁傑。雖然裡面也有一些歷史事件和人物,但內容基本都是編出來的一個個破案故事。後來有所謂「四大公案」小說,即《狄公案》(狄仁傑)、《包公案》 包拯 、《海公案》(海瑞)、《施公案》(施仕綸),這一類的「偵探小說」,在社會上影響很大。

這裡面,包公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不過走出國門,名滿全球的,還是狄仁傑。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得歸功於一個荷蘭作家,他叫高羅佩。

高羅佩,字芝台,是羅伯特·漢斯·古利克的中文名。高羅佩是荷蘭漢學家、東方學家、外交家、翻譯家、小說家。作為荷蘭職業外交官,他通曉英文、中文、日文、梵文、藏文,德文、法文、印尼文、馬來文、拉丁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古希臘文和阿拉伯文15種語言,曾派駐泗水、巴達維亞、東京、重慶、華盛頓、新德里、貝魯特、大馬士革、吉隆坡等地,職務從秘書、參事、公使到大使。儘管仕途一帆風順,但流芳後世的卻是他的業餘漢學家的成就,荷蘭人對中國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應歸功於他對中國文化的傳播。作為一個西方人,高羅佩不但能用白話文和文言文寫出漂亮的文章,還擅長用中文寫作律詩、絕句等近體詩詞。

由於對中國文化的強烈認同和沉迷,高羅佩一心想找一個有教養的中國女子終身為伴。上世紀40年代在重慶任荷蘭使館一秘時,他愛上當時在大使館任秘書的江蘇名媛水世芳女士。水世芳為清代名臣張之洞的外孫女,其父親水鈞韶曾在中國駐列寧格勒總領事館工作,後來任天津市長。水世芳不僅是名門之後,而且是齊魯大學畢業生。1943年,高羅佩與當時22歲的水世芳結婚,以後共有4個子女。

在重慶時,高羅佩除了俘獲中國美人的芳心,還讀到了清代無名氏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他對這部小說中主人公狄仁傑屢破奇案大為折服,繼而把西方偵探小說和中國公案傳奇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較後,高羅佩認識到書中所描寫的中國古代法官的刑事偵訊本領,無論在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偵破奇案的能力方面,還是在犯罪心理學的素養方面,比起福爾摩斯、格雷警長等現代西洋大偵探來,均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還發現中國公案小說在西方偵探小說問世前,就已在東方盛行了好幾百年,而以探案為題材的短篇故事甚至在1000多年前就在中國廣為流傳,其中英雄人物的形象也早出現在若干個世紀以前古代中國的舞台上,或被當時的說書人描述得栩栩如生。

他也驚奇地發現中國讀者喜歡讀西方的偵探小說,這些小說在西方水平很低,而且當時翻譯成中文後水平更低了,中國源遠流長的公案傳奇在西方卻屢遭訛傳和貶低,中國古代法官的形象在西方也常受到歪曲和損害,高羅佩對此深為不平。

於是,他想到了將中國文化傳播到國外的一個切入口,開始著手翻譯《武則天四大奇案》———因為西方人特別喜歡偵探小說。高羅佩先是將之譯為英文,又以狄仁傑為主角用英語創作了《銅鐘案》。

他原本準備在中國出版《銅鐘案》的中文本,但由於中國出版商尚未意識到該作品的巨大價值,表現並不積極,高羅佩只好先出版英文本。

沒想到《銅鐘案》在西方大獲成功,在出版商的一再催促下,高羅佩只能繼續收集和組織當時中國民間流傳著的狄仁傑斷案故事。但寫著寫著,他感覺故事性太差,於是乾脆自己來編,這下一發不可收,一口氣寫了16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所以有了《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等。高羅佩將這些故事集在一起,統稱《狄法官的破案故事》,即《狄公案》。它們在西方引起了轟動,狄仁傑遂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贏得了盛譽。上世紀80年代,這部巨著翻譯成中文回到中國,成為「出口轉內銷」的經典產品,在讀者中反響很大。

這部經高羅佩重新編排的中文小說《狄公案》,內容十分廣泛,涉及唐代的司法、政治、行政、吏治、外交、軍事、工商、教育、文化、宗教、民情、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全書均以仿宋元話本體裁寫成,這在世界漢學著作中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高羅佩對世界漢學發展的一大貢獻。


狄仁傑的故事,最早是在一本外國人寫的書發現的,後來被大眾慢慢熟知,原來狄大人這麼厲害

狄仁傑

首先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是在武則天的時期,這段歷史本身很吸引人

再者狄仁傑本身也是能破案的,是個很厲害的角色,懂得審時度勢,武則天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回來,不需要了他就主動離開

大眾本身就喜歡看破案,探案類的,狄仁傑這麼一個人物怎麼能放過,很多電視電影就藉助狄仁傑,編輯了很多探案劇,這樣狄仁傑就變成了大眾心中的一個神探

神探狄仁傑

關於狄仁傑的電視劇,我都看過了,跟元芳的配合,案件的離奇,狄大人的冷靜處事,一切都在掌握的鎮定,引人入勝,看的過癮

武則天時期,很多反對女皇的勢力,以及想做女皇的勢力很多,給了創作者很大的創作空間,再加上狄仁傑正派的形象,以及外國人書中所寫,很多女皇時期的探案故事就都安在了狄大人的身上


福爾摩斯講的是破案,其實講的是一種文明。所有人的生活都在一種秩序里,所以福爾摩斯才能通過偵探還原真相。故事情節只是一種表象,其實講的是整個文明和社會的發展。血字的研究講述了英國對印度伊拉克用兵的歷史背景,彷彿和今天美國對伊拉克用兵是一回事。斑點帶子講獨身的父親要用毒蛇和口哨殺死阻撓自己得到妻子遺產的女兒。歪唇男人講一個醫生化妝矇騙妻子的故事。垂死的偵探講一個殺患者的壞醫生,都是資本主義社會流出的污水。

紅髮會,講一個人尋求工作捲入陰謀的事。毛衫桐櫸樹案講的是一個年輕女子應聘家庭教師的奇遇。還有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物。

今天的中國,有抖音,有網紅,有高鐵坐,熊孩子熊大人,打弟弟趁早,垃圾分類,也是光怪陸離,嘆為觀止。只要作家們用心觀察,得出高屋建瓴的解讀,像樣的作品不難得出。


高羅佩1949年將清代公案小說《武則天四大奇案》(《狄公案》)的前三十回譯作英文,但和他之前的其他作品一樣,限量發行、銷路不廣,印數不過1200冊。《武則天四大奇案》64回,上半部說狄仁傑任昌平縣令,破了3起同時發生卻不相連的殺人事件,後半部說狄仁傑進京處理武則天淫亂事件,恢復李唐皇朝。無論是正史,還是這本小說的中英版本,都沒有把狄仁傑的人物形象傳至婦孺皆知。比起中國公案小說中的正義化身「包公」「施公」,「狄公」過於單薄,難以鼎足成三。說現代盡人皆知的「神探狄仁傑」是高羅佩通過《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自己創造的人物,沒有任何誇張。

即使到了1953年,新加坡南洋印刷社出版了中文版《狄仁傑奇案》(即《狄公探案集》中的《迷宮案》),也並未引起廣泛注意與迴響。反而是英文版出版後,引起其他書商興趣,開啟高羅佩之後與英國出版社的合作,在1958至1961年間連續出版英文The Chinese Bell Murders(《銅鐘案》)、The Chinese Lake Murders(《湖濱案》)、The Chinese Gold Murders(《黃金案》)、The Chinese Nail Murders(《鐵釘案》)四書,「神探狄公」(Judge Dee)這才在西方普通讀者中大受歡迎。英文「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系列自此開始暢銷百萬餘冊。

日後高羅佩曾至少2次決定停筆不再寫作英文狄公小說,但都在出版商的要求下繼續寫了下去。最先捧起「狄公熱」的是西方一般大眾,而不是中文世界。

「神探狄仁傑」在中國大陸開始聲名大噪,已是20世紀80年代,遠遲於英文世界。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學者趙毅衡得知「狄公探案集」(Judge Dee Mysteries)這套書籍,勸其友人、中國外交官陳來元加以中譯,由此開始,陳來元等人才著手譯出全套小說。1981年,曲藝雜誌《天津演唱》的第6至8期連載了高羅佩創作的狄公案故事之一《四漆屏》。


狄仁傑被打造成中國版福爾摩斯

首先他有故事在民間流傳,婦孺皆知,但是這類故事的主人公很多,所以,這不是主要原因!

其次最主要還是影視劇的推廣作用,其中徐克徐老怪和梁冠華老戲骨是功不可沒的,一句元芳你怎麼看爆紅網路多少年,神探狄仁傑系列電影也都是大製作,口碑票房均不俗!

其實國內這種懸疑探案類的人物ip還是挺多的,比如說包拯,大宋提刑官宋慈等等,這類雖然在中國耳熟能詳,婦孺皆知,但是缺少大製作加持,近些年的影視劇的翻拍也沒有好的口碑!所以狄仁傑異軍突起,成了這一類型的領軍人物!


首先狄仁傑在福爾摩斯還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就存在了……什麼叫打造中國版的福爾摩斯?為什麼不叫打造外國版的狄仁傑?舉報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