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紅色的小顆粒的五味子,是一味常用滋補強壯中藥,五味子分北方產的五味子或南方出產五味子,南方產的顏色偏紅,北方產的顏色偏黑,從藥性來看,北方出產的五味子高於南方產的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道微甜、偏酸,適用於氣津兩傷,陰血不足,久瀉不止的病人,五味子有如下功效:

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都不願過早衰老, 五味子富含五味子酚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抑制過氧化過程,增加腦和肝的蛋白質含量,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

經常食用五味子可強健身體,成份裏含有機酸、維生素,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作用的少數藥材之一,能益氣強肝、增進細胞排除廢物的效率、供應更多氧氣,提高記憶力及性持久力。

減少壓力除煩 ,五味子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作用與安定葯相似。能幫助人體緩解諸如冷、熱、雜訊、情緒超負荷等壓力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故有助於提升工作能力、增強耐力和減輕疲勞的作用。我國著名演員沈丹萍在一擋電視節目中高興地說道:因失眠影響了工作,用紅棗與五味子泡水喝,治癒頑固的失眠症。

調節血壓 、增強心臟功能,能興奮呼吸,還能祛痰、鎮咳,對肝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喝酒後可用五味子茶解酒,保護肝臟。有些保肝護肝的葯也是從五味中體驗出來的。

總之我食用五味子後,體倦多汗,氣短心悸,肺氣不足的癥狀緩解許多,它對人體五臟——心、肝、脾、肺、腎起到平衡作用。

五味子多為內服,主要是煎煮成藥湯服用。也可以用溫水送服,也可以放在嘴巴里細細的咀嚼,然後用水漱口,也可以將花粉與蜂蜜混合用溫水沖開,服用。

五味子茶 五味子5~10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酸酸甜甜,味道很好。 五味子粥 配料:五味子10克、大米2兩 ; 做法:大米、五味子,一起文火熬製。

藥材在好,貴在堅持,小編每晚煮小米粥時,加上十粒左右的五味子,到現在有二個月了,感受到晚上睡得香,白天精力充沛。不過建議大家在購買五味子時,盡量買顏色偏黑的五味子,北方產的五味子保健效果更好!


很多朋友都喫過五味子,有點酸,秋天時採來喫,那時候就是當水果,後來才知道原來其貌不揚的它也是一味中藥。

五味子,南方,北方都有產,北五味子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質佳。南五味子,粒小,表面紅棕色至暗棕色,乾癟,皺縮,果肉常貼緊種子。

兩者均以色紅,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可生用或經醋,蜜拌蒸曬乾用。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歸肺,心,腎經。功效為收斂固澀,益氣滋腎,生津止渴,寧心安神。

本品味酸收斂,甘溫而潤,能斂肺止咳平喘,又補肺氣,滋腎陰,為治療肺腎兩虛,久咳虛喘之要葯。可單用熬膏或製片。

本品能澀腸止瀉,治療脾虛久瀉,常與溫中澀腸之品同用。

本品能補腎澀精止遺,為治療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精常用藥,可單用熬膏服。

本品還具有生津止渴之功,又可益氣以利陰液化生。同時也補益心腎,寧心安神,治療陰血虧損,心神失養,或心腎不交之虛煩心悸,失眠多夢等,但需要與養陰,清心,安神品同用,如麥冬,丹參,酸棗仁等。

五味子功效很多,但是對於外有表邪,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起者,均不宜用。

經常食用五味子的朋友,體質,精神都會改善,但是要注意禁忌證。還有就是不要一邊養生,一邊熬夜呦!也不要長期服用,沒有上述癥狀,就不要服用,平時注意適量有氧運動會獲益多多。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在我國傳統中醫理論中,通常會講究藥物的性味,根據藥物的五味來認識藥性,不同性味的藥物,往往有著不同的功效。而有一味中藥,酸、苦、甘、辛、鹹五味具備,這個中藥就是——五味子。《唐本草》中這樣說:"五味子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

五味子入葯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來源有南北五味子之分,其功效也略有差異,產於東北三省、河北的屬於「北五味子」,產於長江流域以南的稱為「南五味子」,一般認為南五味子比北五味子品質略差,本草綱目中這樣描述南北五味子的差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入滋補藥,必用北產者乃良。而《本草蒙筌》中這樣評價南北五味子:"風寒咳嗽,南五味為奇,虛損勞傷,北五昧最妙。"

五味子雖然五味具備,但主要還是以酸、甘為主,性溫,歸肺、心、腎經。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之功效。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唐代藥王孫思邈說: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

五味子,雖然五味具備,但酸能夠佔到八分,所以在所有的藥性中,酸斂收澀的效果更佳顯著。其收澀之效,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 用於自汗、盜汗,具有斂肺止汗的功效,常與麻黃、牡蠣等一起配伍;

2. 用於遺精、滑精,能夠補腎澀精,治腎虛精關不固的問題,可以與桑螵鞘、金櫻子、龍骨等同用;

3. 用於久瀉不止,具有澀腸止瀉的功效,特別是脾腎虛寒,久瀉不止者,與吳茱萸,肉豆蔻,補骨脂合用,組成中成藥「四神丸」,而如果有五更泄瀉的問題,還可加入大棗、生薑配伍使用。

五味子酸而能斂,性溫而潤,因此,下能滋腎陰,上能斂肺氣,對於肺腎兩虛治咳嗽癥狀,五味子具有很好的療效,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配五味子做成的「都氣丸」,就是用於這種咳嗽癥狀的良藥,同時對於腎水不固,滑精遺精等癥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五味子的酸甘之性,具有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因此,五味子也可以用於津液不足的造成的口渴,以及糖尿病造成的消渴症等,五味子配山藥、知母、黃芪等補氣生津的藥物同用,是很好的組合。

對於陰虛血虧,心神不寧造成的心悸、失眠、多夢等,五味子可配生地黃、丹參、酸棗仁等同用,很多針對多病因失眠的中成藥方中,也都包含了五味子這個藥材。另外,五味子還有保護肝臟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五味子有對抗肝損傷的作用,同時也有增強肝臟解毒作用的效果。

五味子是很好的藥材,但其應用也有一定的禁忌和講究,通常情況下,對於風寒感冒咳嗽初期,不宜服用五味子,對於肝火旺盛,胃酸分泌過多的情況,也應該禁用,另外從用量上應該予以控制,通常建議每次用量不超過10粒,搗碎投煎最佳。


「五味之果」—五味子

在古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古代有八位仙人,個個都有好幾百歲。之所以能如此長壽,是因為他們各自服用了能使自己長壽成仙的物品。其中有一個叫移門子的,服食的就是堪稱上品仙藥的五味子。他連續服食了16年,不但壽歲長綿,而且肌膚細潤,潔白如玉,尤如天仙一般。更令人稱奇的是,他還因此入火火不灼,入水水不沾,練成水火不怕的神功。

上述記載猶如神話,讀後令人驚詫不已。移門子所服食的五味子,雖不可能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確是一味作用廣泛的常用中藥。因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又具鹹味,故被稱為「五味子」。五梅子、山花椒等,都是五味子的別稱。

五味子

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習稱「北五味子」。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李時珍謂:「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北產者色黑,入滋補藥必用北產者乃良。」經本草考證,五味子古今用藥基本一致。五味子味甘酸,性溫,具有補腎寧心、益氣生津、固表止汗等功效,常用於久咳虛喘、津少口乾、遺精久瀉、健忘失眠等;外用可治口舌生瘡、爛弦風眼(瞼緣充血、發炎等)、瘡瘍潰爛及痔漏等。

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維生素、類黃酮、植物固醇及木酚素,是少數兼具精、氣、神三大補益的藥材之一。五味子對神經系統各級中樞均有興奮作用,對呼吸系統也有興奮作用,所以可用於鎮咳和祛痰;因木酚素具有強效復原作用所以五味子也可降低身體的疲勞感。五味子能增強身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禦能力;增加細胞免疫功能,使腦、肝、脾臟SOD活性明顯增強,故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衰老之功效。五味子還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對常見的金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腸道沙門氏菌、綠膿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以說是作用多多的一種藥材。

五味子除藥用外,還可用於生產果酒、果醬、果汁飲料和保健品等,其葉、果實可提取芳香油;種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業原料、潤滑油;莖皮纖維柔韌,可供繩索,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性狀鑒別

呈不規則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徑5~8mm。表面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皺縮,顯油潤,有的表面呈黑紅色或出現「白霜」。果肉柔軟,種子1~2,腎形,表面棕黃色,有光澤,種皮薄而脆。果肉氣微,味酸;種子破碎後,有香氣,味辛、微苦。

以紫紅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

規格等級

一等 乾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皺縮,肉厚,質柔潤,內有腎形種子1~2粒。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辛微苦。乾癟粒不超過2%,無梗枝、雜質、蟲蛀、黴變。

二等 乾貨。呈不規則球形或橢圓形。表面黑紅、暗紅或淡紅色,皺縮,肉較薄,內有腎形種子1~2粒。果肉味酸,種子有香氣,味辛微苦。乾癟粒不超過20%,無梗技、採質、蟲蛀、黴變。

混淆品

南五味子

為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河南、甘肅、陝西以及湖北等地。本品呈不規則的球形,較小,多乾癟。直徑2~5mm。表面棕紅色至暗棕色,皺縮,果肉常緊貼種子上。種子腎形,較北五味子種子略小,表面棕黃色,略呈顆粒狀。

五味棗杞茶

材料:五味子6g,枸杞子5g,酸棗仁5g。

做法:水煎代茶。

服法:每天一至兩劑。

功效:寧心安神,健腦益智。

適宜人羣:適用於病後體虛,心煩不寐,多夢,頭昏,記憶力衰退者。

注意:外感發熱或者瀉痢者忌用。

五味子黃芪湯

材料:北五味子5g,黃芪10g,杏仁10g,枸杞子10g,蜜棗3顆,瘦肉適量。

做法:加清水10碗,煲兩小時。

服法:佐餐服用。

功效:益氣養陰,固表止汗。

適宜人羣:病後體虛,少氣懶言,口乾多汗,肺虛咳喘者。

注意:外感發熱或痰濕中阻者忌服。

Tips

外有表邪,內有實熱,或咳嗽初起、痧疹初發者要忌服。

本品以粒大、肉厚者為佳。


五味子為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有南、北兩種,北五味子,質好效優;南五味子質次效差。功效、應用:1.斂肺補腎:本品酸溫質潤,補中寓澀,能溫斂肺氣、降逆止嗽、滋補腎陰、納氣固精、補養骨髓、益氣固脫。用於:①久咳:肺氣耗散而致久咳不已者,用此斂肺益氣止咳,與人蔘、冬花、罌粟殼配伍,以收益氣斂肺止咳。②虛咳氣喘:肺腎兩虛、腎不納氣而致咳嗽氣喘者,用此納氣平喘、斂肺止咳,與熟地、山藥、山萸肉、茯苓相伍。③虛勞:肺腎虧虛、腎陽不足而致短氣羸瘦、骨肉煩疼、腰背痠痛、遺精陽痿者,用此補腎納氣,與續斷、地黃、鹿茸、附子同用,溫腎助陽,補血益精。④白濁證:腎虛而致白濁、白淫、腰背疼痛者,用此補腎固精。2.澀精止瀉:本品甘酸而澀,補益肺腎,能斂肺、益氣固精、澀腸止瀉。用於:①遺精:腎虛不固而致遺精滑瀉者,用之固精澀腸,與桑螵蛸、制附子、煅龍骨同用。②泄瀉:脾腎虛寒而致五更泄瀉者,用此收斂固澀,與肉豆蔻、補骨脂、吳萸合用。3.斂汗生津:本品甘酸、收斂,質潤而滋,能斂肺益氣、固表、止汗生津。用於:①虛脫:元氣受傷,氣虛欲脫而致氣短口渴,汗出不止者,用此益氣固脫,與人蔘、白朮、煅牡蠣、麻黃根、柏子仁配伍。②消渴:氣陰虧虛、陰津耗傷而致口渴引飲者,用之益陰生津,常與黃芪、天花粉、麥冬、生地、山藥配伍。此外,本品還可用於陰虧血少、心神失養之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證,與棗仁、生地、丹參配伍,亦可用於風寒咳嗽,與茯苓、甘草、乾薑、細辛組成苓甘五味姜辛湯。用法、用量:生用,或醋蒸後用。內服:3~9克,大劑量可用至15克。使用注意:凡外有表邪束閉,內有實熟結聚,均當慎用。


五味子加黨參,黃芪,白朮奇妙無窮。


有一部分是用野葡萄子染色成的,一定要注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