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下唐朝官員品級

唐朝官員品級是古代官員等級制度,唐朝官員品級依正、從、上、下分為九品三十級。包含官爵,文武職官,勛位等品階。我們在這看一下三品以上(含三品)。

正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

正二品:尚書令、大行台尚書令。

從二品: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府尹、大都督、大都護。

正三品:侍中、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從三品:御史大夫、秘書監、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再來看下唐朝的宰相制度

唐朝的宰相制度,叫做「政事堂」制度,是一種群相制度。通常成員包括中書、門下二省長官中書令、門下侍中,及不定數量的被授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員。終唐一朝,門下省、中書省被數次改名,同中書門下三品也相應被數次改名(如唐玄宗年間,中書省、門下省分別短期改稱紫微省、黃門省,實質宰相就被稱作同紫微黃門三品)。


對比可見,實質宰相一職並不是一品官職。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御史大夫。而684年——705年期間,「鳳閣」就是三省之一的「中書省」。所以狄仁傑任宰相一職,是三品的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因為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終唐一朝 ,都沒設置宰相這個稱呼,都是用平章事來行駛的宰相實權。三省的最高長官都算是宰相,在唐朝是三品官。按照唐制:親王一品 ,郡王二品, 尚書令(算宰相的頭)二品 ,國公三品 ,中書省的頭三品 ,門下省的頭三品(都算是宰相), 因為唐太宗做過尚書令,所以以後就再沒人做這個官了,唐的所謂宰相最高就三品,所以狄仁傑官至三品在唐朝來說已經是位及人臣了。 附狄仁傑簡介: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在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複,並於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拜內史,於同年九月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唐朝復辟後,追贈司空、梁國公。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傑早年考中明經科,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但不久就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契丹之亂時被起複。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因為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終唐一朝 ,都沒設置宰相這個稱呼,都是用平章事來行駛的宰相實權。三省的最高長官都算是宰相,在唐朝是三品官。按照唐制:親王一品 ,郡王二品, 尚書令(算宰相的頭)二品 ,國公三品 ,中書省的頭三品 ,門下省的頭三品(都算是宰相), 因為唐太宗做過尚書令,所以以後就再沒人做這個官了,唐的所謂宰相最高就三品,所以狄仁傑官至三品在唐朝來說已經是位及人臣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