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化石处于晚白垩纪的地层中,是「蜥脚下目」恐龙的骨骸化石,也是亚洲发现的此时期最大化石。(图翻摄自影片)

2018-10-11 12:03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日本冈山理科大学的研究团队昨(10)日于中国蒙古的戈壁沙漠发现超大化石!该化石处于晚白垩纪(7000万年前)的地层中,是「蜥脚下目」(Sauropoda)恐龙的骨骸化石,也是亚洲发现的此时期最大化石。蜥脚下目恐龙特征是脖子很长,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巨大动物」,如雷龙、腕龙与梁龙都处于此分类。

综合日媒报导,冈山理科大学生物地球学部石垣忍教授指出,化石包含恐龙的腰部、尾巴到后脚,占全身30%到40%,如此完整的遗骸相当少有,光是大腿骨长就有155公分,在蜥脚下目中也算是巨大的恐龙。而蜥脚下目的恐龙为草食性,推测戈壁沙漠当时应该相当富饶,才能让恐龙长到这么大的体型。

报导指出,石垣忍教授的研究团队自7月开始,与蒙古古生物地质研究所合作探勘2个月,除了发现蜥脚下目恐龙的骨骸化石外,还发现了2个在「鸟脚亚目」(Ornithopoda)恐龙中尺寸破纪录的足迹化石,一个足迹约85公分到115公分,另一个为101公分。专家认为,足迹超过1公尺,代表这只恐龙应有17公尺长,长得比身长约12公尺的暴龙还大。

化石包含恐龙的腰部、尾巴到后脚,占全身30%到40%,光是大腿骨长就有155公分。(图翻摄自影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