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yd70f.jpg (800×613)

▲天文館表示,大型流星雨多分佈在夏、秋、冬,而春季唯一流星數量較多的寶瓶座η(Eta)流星雨5月6日達高峯,極大時每小時可達50顆左右。(圖取自臺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www.tam.gov.taipei)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臺北29日電)臺北市天文科學教育館今天說,大型流星雨多分佈在夏、秋、冬,其中在春季現身的寶瓶座η(Eta)流星雨,預定5月6日將達高峯,但必須在午夜過後且視野遼闊郊區,纔看到的。

天文館表示,大型流星雨多分佈在夏、秋、冬,而春季唯一流星數量較多的寶瓶座η(Eta)流星雨5月6日達高峯,極大時每小時可達50顆左右。

但因輻射點在凌晨2時左右才升起,加上月光影響,想飽覽流星美景的民眾,要選擇午夜過後,且沒有光害且視野遼闊的郊區,才能欣賞到精彩流星秀。

天文館說,5日下半夜起到6日,流星雨達到高峯,極大時每小時可達50顆左右,特色是流星速度快而明亮。

天文館建議,最佳觀賞地點是高山、無光害處,中部的話合歡山、阿里山都是不錯地點;北部的話可以上陽明山,但要注意天氣,晴朗天空較易觀賞,而民眾可抬頭往東南方方向看,肉眼即可觀看。

天文館說,一年有2、30個流星雨,大型的流星雨多分佈在夏、秋、冬3季,如1月天龍座流星雨、8月英仙座、12月雙子座,而5月登場的寶瓶座η(Eta)流星雨則是近期唯一流星數量較多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