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間看到這個標題,想來讀者已經曉得我要講的主題。

所謂消逝的婦女,自然不是真實的婦女活體消失了或者變成了男性,而是指婦女這一辭彙在語言中的退卻。

婦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稱。這本來是一個稀鬆平常的詞語,如今卻被籠罩上了一層迷幻的霧靄,人人對此諱莫如深。多年以前,它還是很為人所接受的。但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它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接受度。

看起來,這是一個普通的語言變化案例。譬如,曾經的小姐是一個尊稱,如今的「小姐」已經成了低俗的貶稱。又如,曾經的「翔」還是翱翔天空的意思,而如今再有父母給孩子取名某翔,只能說是想不開了。隨著新時代新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湧現出了不少這類詞語:菊花、萌、開車、土豪……這類例子可謂不勝枚舉,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了現代互聯網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也早就對這些詞義改變習以為常。因此當人們不再以婦女作為一個群體的代稱時,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可是,讓我們仔細思考,這個邏輯對於「婦女」是否同樣適用呢?通過上述舉例,我們可以歸納出前一類詞語的特點,即詞語本身被賦予了新的涵義,這個新涵義已廣為接受,因此甚至掩蓋了詞語的原有涵義。那麼「婦女」的涵義改變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從始至終,婦女代表的都是成年女子。所以,婦女這個稱謂不再受歡迎,其原因與上列案例是不同的。基於此,我們仍然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不是這個詞語已經落伍了呢?這個疑問是有意義的。很多詞語在漫長的語言演變歷史中被邊緣化,文言到白話就不消說了,白話發展至今也有不少變化。如古白話里的「洒家」、「廝」、「渾家」、「官人」之類,近代的「某君」、「先生」(老師之意不再使用,而作為尊稱還存在)、「同志」(亦可歸於上類,笑)、「長官」之類,也不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至於指事指物的詞語,時代性更強,過時的更加多了。這固然符合規律,但是「婦女」並不屬於此列。蓋婦女的用法一直存在,並未有別的同義詞來替代它。如普通話中「我」代替「某」,「你」代替「汝」,「老公」、「老婆」代替「夫君」、「娘子」,「老師」代替「先生」、「首長」代替「長官」等。「婦女」一詞從古至今,涵義用法未嘗大變,仍被廣為使用著。由此可見,「婦女」的不受歡迎就顯得特別了。它的消逝,不在於詞語本身,而在於外部——描述對象的心理變化。

也就是說,是許多婦女不再願意被稱為婦女了。這個現象是可以解釋的。我們注意到,婦女的定義是指成年女子。自古美人怕遲暮,世上哪有不愛美的女子呢?現代社會的女性大多是自由而且活躍的。倘使她們年歲漸長,自然不想接受,於是談及年齡時,常假稱不過十八年紀,實際只是聊以慰藉,或有玩梗自嘲之意。既然她們只說自己十八歲,作為配套,自然也不願意承認是婦女了。而那些真到了五六十歲以後的女人,也不會再去為自己是否婦女而操心了,事實不容爭辯。強要做一些不合年紀的事情,只會使人厭惡。於是,這種兩極分化使得婦女的分界線被人為提到了四十歲(約數)。這就強化了大眾認識中婦女都是中老年人的觀念。另外一點則是,「婦女」一詞不夠時髦、不夠給力(此專用過氣辭彙,笑)。換言之,它太土了。在當下社會,人們需要能給人更強刺激的詞語。比起「女生」、「女神」、「美女」、「妹子」之類,「婦女」的表現力實在是平平無奇。況且婦女的涵蓋範圍太大,只能體現出群體的共性——都是女的,而無法像其他詞語一樣是突出各自群體的特點。人們喜歡被恭維,這些或多或少帶有褒義的詞語,會讓人心情愉悅。而中性詞則起不到這樣的效果。誰不樂意被人目為「女神」呢?在這樣的解釋下,婦女避而不稱「婦女」的傾向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問題。婦女節也在這種思潮的作用下被打入冷宮了。誰過婦女節,不就是承認自己是婦女嗎?你能想像一邊說著自己才十八歲,一邊又在過婦女節這樣矛盾的行為嗎?這就像穿著羽絨服秀身材一樣奇怪。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實際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說到底,「婦女」作為一個詞語即使是被拋棄了,也只是正常的語言流變。而關鍵在於,「婦女節」並不是僅僅以「婦女」一詞冠名的節日。如「父親節」、「母親節」等,其意只在於回報父母。婦女節的主旨則完全不是為全體婦女慶祝——慶祝什麼?慶祝她們是女性嗎?眾所周知,婦女節的全稱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很顯然,這是一個為了表彰勞動婦女,紀念婦女平權運動的節日。婦女節的由來也無需贅述,它是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為追求平等、自由而不斷抗爭的標誌。誠然,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節日,幾乎每天都是一個節,每個節日都能說出其背後的故事和象徵意義。諸如世界愛耳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國際牛奶日、國際大學生節雲,有幾個人知道並且會去慶祝呢?那麼婦女節即使沒落,又有何值得大驚小怪呢?且不論「婦女節」與上列節日之影響力有差異,單從婦女節的角度來看。其根本問題並非婦女節本身,而是它被替代了——女生節(或稱「女神節」、「女王節」)的出現讓婦女節熱度大減。女生節順應了許多女性的需求。原本沒有女生節的時候,有些女性雖然不樂意被人稱作婦女,但也只能過唯一的婦女節。女生節一旦出現,就給了她們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選擇除舊迎新。於是,我們應當考察「女生節」( 「女神節」、「女王節」)的由來,並研究它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首先需要區分「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三者的不同。它們儘管都是指3月7日這一天,但名稱的由來和指向則是不同的。據我所知,「女王節」是由商家在女生節已經興盛的基礎上營銷而來的產物,其目的在於促銷推廣,刺激消費。「女神節」之稱亦有近似之處,但「女神」的說法早已有之,較「女王」則略顯親民,因而除廠商營銷之外,它也廣泛被用於其他自媒體,用以逢迎女性以獲取點擊量。此二者無疑是現代消費主義、庸俗文化的產物。其中「神」、「王」二字,更是等級之分昭然。(「女神」尚可以歌頌讚美解釋,如自由女神,但大多數情況並非如此,女神隱含的是對女性相貌的高要求,實際上是物化女性。「女王」則完全是落後文化了。)節日本身也未宣傳平等自由等優秀價值觀,而大多以消費為主導,宣揚對女性的無端崇拜,完全違背了平權運動的宗旨,故而不應提倡。這種名稱本已是對婦女節的污名化,更有甚者竟將婦女節之名掩去而代之以「女神」、「女王」。此種舉動大是不當,幾乎視往昔婦女運動之流血犧牲為無物,以性別崇拜抹殺平等自由,實有玷辱先烈之過。兩者一低一高,足謂腐草之熒光難比天空之皓月。而今日「女神節」、「女王節」偏多受眾,實是憾事。此二者須與「女生節」區別。

三者之中,出現最早,普及率也最高的是「女生節」。據查,其最早在1986年即以聯歡晚會的形式在大學中出現,但當時不過是小範圍的活動。它設立之初,只是為了體現對女生(女大學生)的關愛,本是好事。後來此節日在高校之間傳播開來,逐漸形成一定影響力,其中也出現了以「脫單」為導向的活動,但未成氣候。等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後,由於某些學校慶祝女生節的橫幅過於惹眼而在微博上引起轟動,女生節名氣大漲,逐漸成為全社會所共知的節日。隨後常有關於女生節低俗橫幅的報道出現,也使女生節備受爭議。儘管在發展過程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但我們仍然認為女生節的初衷是好的,宣傳的也是正確的價值觀,總體評價應該是正面的。這個節日因為校園氛圍的緣故飽受男生的推崇,很多男生得以藉此機會增進與女生的友誼,女生則樂得接受。這本無大礙,幫助青年男女解決個人問題也是好事。但長期以來,也伴隨著近年社會上女權運動的盛行,女生節的性質逐漸改變。首先就是由校園節日變成了社會節日。影響範圍的擴大意味著受眾群體的擴大,而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眼裡是不一樣的,在這種變化的影響下,女生節的內涵也得到了擴充。一是女生涵義的變化,原是指女學生,現在泛指年輕女性。二是對女生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從原來的愛護尊敬變成了眾星捧月式的曲意逢迎。與此同時,誠如上文所說,「女神」、「女王」的說法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滿和批評,有些聰明的商業策劃者便乾脆捨棄了這兩個說法,而專以女生節為名目,意圖將其變為與光棍節類似的節日。如果只是資本逐利的助推,固然也無太多可說的,畢竟社會風氣在此,什麼節日不是買買買呢?縱與往昔強調婦女節的日子相比,也只能一發時移事遷之嘆。婦女之說久不存矣,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會忘記婦女節是因何而來,婦女節即使不被女生節所取代,也依然會被商業化——阻力或許會大一點。然而女生節在商業化的過程中不免融合了一些盲目崇拜女性的思想。其內涵不再純粹,而包含了一部分「女神節」、「女王節」的功能。這種情境下的女生節就與其設立的初衷有了分歧,對其的價值判斷也由正面逐漸轉向負面。如此看來,它對婦女節的喧賓奪主也顯得不合適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婦女節僅僅是勞動婦女的節日,而普及以後的女生節則是沒有門檻的——凡是自認為年輕的女性都可以參與到這個節日中來。如果實在不年輕呢,也沒關係,「女神節」們還排著隊呢。我們前文說「婦女」指示的群體比其它詞語要大,但是它的涵義被窄化和污名化了,而「女生」的涵義被廣化了,這一增一減,就使得女生節的受眾超過了前者。更何況婦女節還要加上勞動的限制條件。曾經的時代是勞動最光榮,現在則不然。一提到勞動,大家就想到辛苦、出力,想到流血流汗掙不了幾個錢,想到清潔工、流水線、農民……那可多累呀!一提到勞動婦女,大家就想到宣傳畫上那些紅光滿面、肌肉健碩的形象,想到皮膚粗糙、穿著土氣的農村婦女,想到不知打理、平平無奇的工廠女工……那可多醜呀!我們新時代的女神們,怎麼能不好好對待自己,怎麼能與這種土鱉為伍呢?我們要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得纖塵不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才是好女孩嘛~女孩子負責美就好啦,誰願意做什麼「勞動婦女」?這種觀點下,彷彿只有體力勞動才是勞動,腦力勞動都被排除在外。接受這種觀點的有兩類人,一是不能準確認識自身地位的人,二是確實不勞動的人。第一類人應當佔據著大部分名額。凡是創造價值的都叫勞動,辦公室里的文員、課堂上的講師、書桌前的作家、電腦前的程序員,現代社會分工多樣,他們都是勞動者。而有些勞動婦女們,卻很不愛過讚美勞動紀念平等的婦女節,偏偏要去過彰顯年輕鼓吹女尊的女生節,可發一嘆。近日更驚聞某些狂悖之徒竟以「婦女節」讓其感到受冒犯為由,呼籲以「女生節」取代「婦女節」,實在是本末倒置、非蠢即壞!不過所幸大多數人還是明智地站到了「婦女節」一邊。然而細細思之,此事又似嘩眾取寵,又或是投石問路。其實情雖無法探查,但可見確有人心懷叵測。總之正直理智的人們應當警惕這種論調。對於確實不勞動的人,他們的想法是由自己的地位決定的。要麼是資本家家庭出身,要麼是未經世事的少女。前者的想法幾乎不可改變,除非家道中落,否則幡然醒悟的概率不高。她們一輩子也接觸不到勞動,或者能夠得到遠遠高出其勞動價值的豐厚收益。此等人或許有意混淆視聽,或許不識事體,都有可能主動推動女生節的擴大化。後者則大多因為年少無知。學生時代,很多人都依靠父母的經濟支持,不需要親自勞動即可得到較為滿足的生活。因此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這種生活來之不易,也沒接觸到社會工作的辛苦,便產生了這種錯誤的思想。當她們離開校園踏足社會,遇到了吃飯問題的時候,就會意識到自己曾經是多麼幼稚。當然,如果她們輕鬆地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那也可能轉化為第一類人。在消費主義的刺激和麻痹下,這兩類人的數目不斷地增長,也讓「女生節」有了更肥沃的生長土壤。

我們不應該忘記婦女節的原本意義,也不應該讓物化女性、消費至上的思想佔據輿論的陣地。僅僅靠嘴說,這點是做不到的。在當今中國,消費主義的旗幟到哪裡都是一呼百應。不只女性,所有人都被它包圍著。也不只婦女節,所有節日也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們只是高聲疾呼:「不要上了無良商家們的當!」那誰也聽不進去的。同樣的,當我們宣揚婦女節的正確意義時,也不能只喊口號。勞動婦女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即使婦女節繼續存在一萬年,也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在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我們的男女平等思想看似宣傳到位,但在很多地方也只是形式主義。重男輕女的觀念直到新世紀才逐漸好轉,但還能出現《嫁給大山的女人》這種奇葩。到了今天,似乎有一部分人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激進的女權(尊)主義。於是這兩種完全相悖的思想就在中國社會奇妙地共存著。實際上兩者有著相當的共性——它們在物化女性方面不分上下,只是一個把女人當成消耗品,一個把女人當成奢侈品罷了。必須承認,社會上對於女性的認知有著很多的偏見,勞動婦女爭取平權的道路還很長。首先就要把勞動婦女從工作和帶孩子的雙重壓力中解脫出來,要承認家務勞動的價值。要逐漸消除工作上的性別歧視,讓產假落到實處,用社會福利來彌補逐利本性。要達成這些很不容易,還需要勞動者們進一步的努力。

婦女的消逝,不在於語言,也不在於主體,而在於觀念,觀念的根本則在於婦女平權運動的實踐。當我們的社會是一個真正男女平等、真正成熟的社會時,虛假的「女生節」都會灰飛煙滅,而婦女節則不言自明地成為這種成功的象徵,從而永遠不會失去光輝。

---------------------------------------------------------------------------------------

後記:我想寫關於婦女節的文章,由來已久。不知什麼時候,婦女節就成了明日黃花。取而代之的是新造的「女生節」,日期則僅一日之差。這樣安排,似乎意味著女生在婦女之前。女性們青睞「女生節」,真正的婦女節則無人問津了。此類故事,實為迷思。那時候起,我便想作一篇文,談談想法,迄今已經兩年了。然而為人怠惰,語彙窮乏,終不能成全篇。而今又婦女節矣,內中不免唏噓。於是拾掇禿筆,重整草紙,以補完之,雖言之不徹,亦少為慰藉。來日方長,而我之筆其已衰哉。不敢忘之,不敢忘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