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喀山汗國的伊凡四世(圖右)

伊凡四世(1530-1584年),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他在1547年登基、統治了37年的時間。伊凡四世的主要功績是:消滅了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使克里米亞汗國臣服,從而確立了俄羅斯對蒙古人的優勢地位。在伊凡四世治下,俄羅斯很快建立起統一的集權政體。不過,伊凡四世在東歐捲入的利沃尼亞戰爭(1558-1583年)並不順利,俄國與丹麥、挪威、波蘭-立陶宛等國進行了長期戰爭,但由於多面受敵最終失敗。波蘭-立陶宛聯邦打算選舉伊凡四世為國王的事情,就發生在利沃尼亞戰爭時期。

利沃尼亞戰爭的主要參戰者

波蘭-立陶宛聯邦是通過1569年的盧布林聯合建立的共主邦聯,這一聯盟主要由波蘭貴族、立陶宛貴族和魯塞尼亞貴族通過中央和地方的議會運行的。1572年,亞蓋洛王朝的末代君主齊格蒙特二世逝世,但他沒有留下繼承人,於是波蘭和立陶宛貴族便決定以全體貴族選舉的方式推舉新的國王。1573年舉行了第一次波蘭國王選舉,參選人包括:法國國王查理九世之弟瓦盧瓦的亨利、俄國沙皇伊凡四世(他的主要支持者是立陶宛貴族)、奧地利大公恩斯特、瑞典國王約翰三世。最終,來自法國的亨利當選。

瓦盧瓦的亨利

不過,亨利只統治了一年便返回法國、放棄了波蘭王位。隨後,波蘭議會又在1575年重新選舉國王,起初議會推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二世,但對此結果不滿的貴族要求由亞蓋洛家族的安娜·亞蓋洛卡繼承王位。最終,安娜·亞蓋洛卡於1575年12月13日正式當選為波蘭和立陶宛大公。1576年,斯特凡·巴托里與安娜結婚,兩人共同統治波蘭-立陶宛聯邦。隨後,斯特凡·巴托里領導波蘭-立陶宛聯邦贏得了利沃尼亞戰爭的勝利。

1569年的波蘭-立陶宛聯邦

斯特凡·巴托里與安娜·亞蓋洛卡

總之,伊凡四世未能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的原因包括:

1、自身政治影響力不足,未能贏得選舉的成功。伊凡四世由於未能獲得波蘭貴族支持在1573年選舉中敗北,在1575年的選舉中則甚至未能獲得提名。

2、兩國宗教文化和政治制度差異。波蘭-立陶宛聯邦信奉天主教,而俄國是典型的東正教國家,宗教差異難以調和;政治制度上,波蘭-立陶宛聯邦與俄羅斯的政治制度迥異,伊凡四世所主導的中央集權制度與組織鬆散、王權易受貴族干預的聯邦並不相容,伊凡四世也顯然不願意做一個被議會和貴族架空的君主,他希望建立的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帝國。

3、現實政治因素。波蘭選舉國王時,正值利沃尼亞戰爭,伊凡四世此時已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為敵,在雙方圍繞利沃尼亞交戰正酣的時候,波蘭和立陶宛貴族顯然不會願意接受自己的敵人——俄羅斯沙皇作為本國統治者。

利沃尼亞戰爭示意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