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臺北報導
 美商紐約人壽在海外的臺灣、香港、南韓3家子公司標售案,確定只剩宏利人壽、博智資本2家議約,原先呼聲極高的中信金控最後並未入列,消息人士指出,現在以宏利人壽呼聲最高,但也不排除有其他國外買家。

 最新消息指出,目前此標售案已經進入由美國總部與2家公司的議約階段,現在整體由宏利人壽出列的機會最高,主要是擔心博智資本若買下臺灣的紐約人壽,可能也會遭遇到與南山人壽相同的問題,最後遭到駁回,且宏利人壽也是壽險業,經營、人才、長期增資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會有問題。

 至於中信金已經不在最後階段一事,中信金控昨(14)日回應,對任何併購案都不評論。

 據瞭解,中信金原先的確有去實地查覈,但因紐約人壽的規模及其內容並不是中信金現階段所需要的,還是先以南山人壽為優先對象,所以最後中信金並未到達最後階段。

 此次標售案的財務顧問是德意志銀行,現在已經進入最後的議約階段。目前由於博智資本買南山人壽受挫,原先博智資本準備一次買下臺灣、香港、南韓的紐約人壽子公司,現在可能放棄臺灣部分,僅買下南韓及香港的紐約人壽子公司。另一方面,紐約人壽美國總部也擔心重蹈覆轍南山問題,怕賣不出去,因此也有可能分割出售。

 也就是說,臺灣的紐約人壽子公司可能被宏利人壽拿下,香港、南韓的紐約人壽子公司則由宏利人壽、博智資本還在努力爭取當中。預計紐約人壽海外3家子公司標案將會在10月底前確定,臺灣紐約人壽出售價約在7,000萬美元(約為新臺幣22.4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