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魔聲是比較低的。

當然,你是要區分好Beats和Monster(魔聲)兩家品牌。不要題目寫魔聲配圖卻來個BEATS,這樣是錯的

不過終究而言,無論Beats和Monster目前的耳機都是封閉式便攜耳機為主,搶佔的也是潮流市場。所以,你見過主打潮流用戶的產品講求過性價比麼??

其次應該就是森海塞爾。

講道理,森海以前是有過性價比不錯的耳機,尤其是當年的MX500。

然而現在森海的性價比顯然已經在競爭對手的襯託下顯得毫無性價比可言,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國行價格來說。

舉個例子,HD600和HD650。森海公認最好聽的頭戴耳機之二。(HD800爭議很大,就不說了)這麼多年來價格還是很堅挺的。

再看看當年他們倆的同級別競爭對手——AKG的K701和拜亞動力的DT990。基本在各種促銷節日下不斷跳水。尤其是K701,跌破1000元的促銷價讓很多人都傻了眼。畢竟這當年賣得可是比HD650還貴的耳機。

但是如果放在自身品牌內,HD600卻又是森海耳機中最有性價比的產品之一了——主要是便宜的不好聽,貴得又半斤八兩。

那麼鐵三角的性價比呢?和國內品牌不能比,但在一眾國外品牌來說,至少是挺高的。

得益於鐵三角龐大的產品線,但總能找到幾個素質不錯,而且價格又不貴的耳機。例如專業線的M40X和M50X,可以說是千元之內能買到最好的監聽耳機。

另外,鐵三角還有出過不少限量版(日本人最喜歡的限定營銷)。例如14年的MSR7LTD,現在全新的被炒到5000元。這還算什麼性價比,簡直就是理財產品了。


魔聲beats都是談信仰的,和性價比沒關係。

鐵三角個人感覺比森海高。

1k左右的鐵三角聲音感覺比森海好聽,當然也可能是我聽流行的原因。聽交響之類的森海應該強不少。不過應該也沒有人拿1k的耳機聽交響吧..

更高端的,只能說森海的聲音沒啥短板,典型的歐美大廠感覺。

綜合,信仰裝逼用魔聲beata,高端森海,低端鐵三角。


性價比這東西可不好說,你要具體商品對比可能還相對好說點,但是耳機本身聽感的特殊性,總的來說還是要自己聽過之後才能,每個人聽感不一樣的,最好是搜索一下你們當地那些地方可以試聽,然後去聽一下,還有高端耳機一般普通店都不允許試聽,因為拆封了就賣不掉,而新耳機試聽因為還有個保機的問題,反正一句話高端耳機你就不用談性價比了真的,低端的兩三百可能也就蘋果自帶那種水平,總之這方面耳機市場做不大的原因就是產品定位不明確,好的耳機有的是為了聽特殊音頻的實際上!


沒有什麼性價比不性價比的,說句實在的,基本上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基本上!!)beats就是低音炮,一般的低音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很多小白都會認為beats的產品很好。但事實上只是因為明星效應,而我也不得不承認,b測的外觀確實靚麗。個人認為森海塞爾好點吧。因為鐵三角針對女聲的產品更多。


不太清楚,不過電商上,鐵三角的入門低價耳機要多點,其次是深海塞爾和魔聲,beats最少了,他被蘋果收購了,你知道蘋果的定位和性價比。前三者高中低全系列價格都有,最後一個就和蘋果一樣,沒有太便宜的,如果說要買入門或者中端耳機,推薦次序為鐵三角-深海塞爾-魔聲-beats,高端耳機四者都是好幾千到上萬的,價格本來就虛高難以比較。


我這有三副耳機sony cd900st bose q30 urbeats2.0都是在日本打工時買的 三款耳機各有利弊sony cd900st適合聽人聲低音弱畢竟是監聽耳機,boseQ30中規中矩定價有點水urbeats2.0我聽習慣了我感覺比boseQ30強點。(要想買好一點的耳機自己還是到正規大店去練耳朵????適合自己纔是最好)


性價比來說,二筆耳機第一個就淘汰了,在入門耳機來說森海沒啥性價比,中高端hd650還是不錯的,入耳ie80,這兩個經典耳機經常有特價,值得入,入門的入耳我還是推薦鐵三角im50。


森海塞爾和Beats Pro錄音師各有一個。森海賽爾100【這個用了快10年,真贊,質量和音質沒的說,特別是線真結實】,Beats Pro錄音師【跟森海塞爾比解析和低音稍微次些,質量也很不錯】。


耳機方面,都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一千元和兩元元的耳機都會有明顯的差別。不過在千元級別上,我覺得AIAIAI的TMA-2還是挺不錯的,一款監聽式耳機,加上模塊化的結構,還是挺不錯的,關注一下吧。


一分錢一分貨,二毛錢二分貨,三塊錢三分貨,不要總想著性價比,這東西就如同鏡頭和單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