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赫

偉大的西方近代音樂之父

以一己之力將 巴洛克音樂

推上輝煌的巔峯

並影響了此後200年的音樂創作

但是受限於時代

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比如著名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哥德堡變奏曲

還有被譽爲 巴洛克大協奏曲最後的巔峯

——《勃蘭登堡管絃協奏曲

它被瓦格納稱爲

“一切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

它在歷史上只值 3 RMB

▲巴赫及家人在早晨祈禱

T.E. Rosenthal繪,1870年

《勃蘭登堡協奏曲》是巴赫的代表作 之一,但在當時並沒有在音樂界有如今的影響。勃蘭登堡大公非常欣賞巴赫,吩咐他獻上作品。巴赫便從舊作中挑選出六首不同風格的協奏曲,取名《六首不同樂器的協奏曲》獻上,但因大公的樂隊編制不夠,無法演奏,之後被束之高閣,從來沒有排練演奏過。

大公死後,爲公平地分割遺產,所有物品都被估價,而這份樂譜被劃入不重要作曲家一類,歸堆論價,其價格是40個芬尼,以現在的幣值論,約合三塊錢 人民幣。相當於變賣廢紙了《六首不同樂器的協奏曲》直到一百多年以後纔在勃蘭登堡檔案室裏發現,《勃蘭登堡協奏曲》這個沿用至今的標題是19世紀發現手稿時加上去的。

▲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首手稿片段

但 是

自從被浪漫主義大師瓦格納讚歎爲

“一切音樂中最爲驚人的奇蹟”

《勃蘭登堡協奏曲》

便受到觀衆和演奏家的 熱捧

3個著名的演奏版本

1

裏希特與慕尼黑巴赫樂團

▲裏希特指揮慕尼黑巴赫樂團版

這張神碟也被親切的稱作大茶杯

這張錄音被評選爲《音樂聖經》中《勃蘭登堡協奏曲》的首選版本,《日本唱片藝術》“名曲 300首”它則佔據了第一名的寶座。由卡爾·李希特與他指揮的慕尼黑巴赫樂團堪稱巴赫作品的最佳詮釋組合之一,也被譽爲最富有德國氣質的巴赫作品演奏專家。卡爾•李希特除了擔任指揮以外,還演奏管風琴和大鍵琴。對於用仿古樂器演奏巴洛克音樂的古樂運動並沒有隨波逐流,試圖用並非全部的古樂器演奏給我們帶來一種新的演繹手法,他更注重在“神”而非“形”上去再現巴赫,而且具有令人屏息的戲劇性與魅力,充滿對現世的否定和對彼岸的嚮往。因此他的巴赫更多的室內樂的風格,節奏和速度的控制也偏感性。

▲勃蘭登堡協奏曲 卡爾·李希特指揮 慕尼黑巴赫樂團

2

平諾克與歐洲勃蘭登堡樂團

▲此版獲得了2008年“留聲機”雜誌巴洛克器樂大獎。

“企鵝指南”認爲是CD版中迄今爲止的最佳版本

平諾克的這個錄音從各方面來說無懈可擊,樂隊的演奏家的技術非常之高,各個聲部的配合也異常和諧,指揮家對於節奏的控制尤其出色,在一種相對較慢節奏的演奏中,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神定氣閒. 全都使用古樂器演奏使得整個錄音顯得那麼質樸,毫無故意造作,使人百聽不厭。平諾克以往錄過多次《勃蘭登堡協奏曲》,他的這次演繹比以前更加放鬆,速度放慢, 突出了享受音樂的過程。或許在天堂裏的巴赫聽到平諾克的錄音也會會心一笑,"這正是我想要的".

▲勃蘭登堡第五號 平諾克指揮

3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樂團

▲卡拉揚,與柏林愛樂

光是這個名字就會讓人趕快買來聽之而後快的衝動

卡拉揚率領他的柏林愛樂於1963年錄製了這部作品.由於巴洛克音樂並不需要如此規模龐大的樂團,因此對規模進行了縮編,儘管如此,但是還是要比以上兩個版本龐大的多.另外用的 全都是現代樂器。由於卡拉揚並非指揮巴洛克音樂的專家,所以在這兩張唱片中仍然流露出了浪漫主義的色彩,這在一些絃樂演奏的慢樂章中就可以感受出來,會讓聆聽者產生一種彷彿置身於貝多芬的一些作品中的感覺。

▲勃蘭登堡協奏曲第三號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但小編覺得這套組曲的迷人之處

正是在於巴赫對樂器的精心安排

400年的 古樂器

究竟長什麼樣呢

聽巴洛克音樂,你要聽古樂器

《勃蘭登堡協奏曲》不僅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更是我們 瞭解巴洛克音樂的直接途徑。因爲演奏這些作品的樂器放在一起就構成了 巴洛克時期已有的幾乎所有樂器 的組合。巴赫意在探討各種不同樂器組合的方式,以求獲得更加豐富的音響效果,更充分地揭示音樂內涵。

▲古鋼琴 clavichord

《勃蘭登堡協奏曲》中用到的古鋼琴,是鋼琴的前身,它是16世紀拂羅倫薩的樂器師發明的。和鋼琴一樣都是通過蹦緊的金屬絲絃的震動發音。但不同的是,鋼琴是用錘子敲擊一股(一般是三跟金屬絲絃)金屬絲絃發音,而古鋼琴卻是通過羽毛管制作的撥子撥動一跟金屬絲絃發音,所以有稱作“羽管鍵琴”、“撥絃古鋼琴 ”。所以古鋼琴的音色纖細而鋼琴的音色渾厚

▲Wanda Landowska演奏的

古鋼琴版《十二平均律》

▲西班牙維奧爾琴演奏家約第·沙瓦爾

古大提琴是源自西方古老絃樂維奧爾琴 家族中的一員。這一古老絃樂家族約流行於16世紀至18世紀的歐洲。作爲用於室內樂演奏的維奧爾琴由不同音域及形制的絃樂器組成。高音維奧爾琴體積較小,類似現代小提琴。低音維奧爾琴,即通常所說的古大提琴,體積較大,是現代大提琴的前身。

▲約第·沙瓦爾演奏的維奧爾琴

巴洛克音樂裏自然也少不了魯特琴的身影。魯特琴音色甜美、音調和諧,在歐洲被王公貴族們視爲高貴的象徵,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前就已經相當流行。但到了巴洛克時期,以往一直以爲歌曲伴奏爲主要功用的魯特琴則輝煌不再,步向衰落。正是魏斯,使魯特琴音樂在巴洛克時期重振雄風,並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最璀璨的一頁。而魏斯和巴赫也是莫逆之交,他的魯特琴與巴赫的古鋼琴堪稱巴洛克時期雙絕。巴赫的魯特琴組曲概念亦多少受到魏斯的影響。

▲魯特琴 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出身高貴 氣質優雅

獨享於皇家貴族們的

巴洛克音樂

如今終於有機會來到上海

你有準備好 親眼見證了嗎

走進大劇院——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

巴洛克之盛·勃蘭登堡協奏曲全集

丹麥哥本哈根協奏團

Baroque in Bloom·The Complete Brandenburg Concertos

Concerto Copenhagen

時間 | Date&Time

2019年5月8日 19:15

地點 | Venue

上海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 | Tickets

800元 580元 280元 160元 100元 80元

2019年5月8日,應漢唐文化之邀, 丹麥哥本哈根協奏團 將登陸上海大劇院演奏巴洛克時期絃樂的代表之作—— 巴赫全套《勃蘭登堡協奏曲》,引領觀衆走進巴赫創作的黃金年代,感性理解巴洛克時期樂器編制、演奏方式、以及復調音樂創作技法。

丹麥哥本哈根協奏團

Danish Ensemble

Concerto Copenhagen

丹麥哥本哈根協奏團創立於1991年,自此發展成斯堪的納維亞演奏早期音樂的重要樂團,也成爲全球範圍內演繹精彩、創意獨到的巴洛克樂團之一。

對作品獨闢蹊徑的理解,以及對觀衆情緒的充分調動,是哥本哈根協奏團的標誌性風格。他們爲早期經典音樂注入新鮮活力,與觀衆產生更多共鳴,也更爲貼近如今的時代。

1999年,在國際上廣受好評的羽管鍵琴演奏者及室內音樂大師拉斯·烏爾裏克·莫特森,成爲哥本哈根協奏團的首席藝術總監。他們與一衆國際知名藝術家在古典音樂領域合作,包括埃瑪·柯克比、安德烈亞斯·舍爾、安妮·索菲·馮·奧特、索尼亞·普里納、薇薇卡·吉諾、安德魯·曼澤、安德魯·勞倫斯國王樂團等。他們還與丹麥皇家歌劇院密切合作,合作歌劇作品。

多年來,哥本哈根協奏團也爲CPO、德意志唱片公司、Harmonia Mundi和Decca唱片公司錄製的CD及DVD,受到國際關注並贏得了衆多獎項。他們也因此受邀參與衆多歐洲一流音樂會和藝術節,先後前往美國、日本、巴西、墨西哥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巡迴演出,在國際舞臺聲譽斐然。

▲哥本哈根協奏團

全套《勃蘭登堡協奏曲》可謂部部經典,巴赫 運用了當時幾乎所有的樂器編制,藉助巧妙樂思自由發揮創作技能,並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爲全人類音樂的進步和發展指明瞭寬廣的遠景,爲世界古典音樂樹立了豐碑。這六首協奏曲展現了其獨創性的構思,華麗而高超的復調手法和活躍而宏偉的旋律

▲哥本哈根協奏團

曲目PROGRAMME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勃蘭登堡協奏曲全集

Johann Sebastian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1-6

G大調第三協奏曲

No. 3 in G major, BWV 1048

G大調第四協奏曲

No. 4 in G major, BWV 1049

F大調第二協奏曲

No. 2 in F major, BWV 1047

D大調第五協奏曲

No. 5 in D major, BWV 1050

------中場休息-------

降B大調第六協奏曲

No. 6 in B flat major, BWV 1051

F大調第一協奏曲

No. 1 in F major, BWV 1046

*曲目以現場演出爲準

上海站購票

方式一:上海大劇院官網www.shgtheatre.com

實名制訂票,開演前於上海大劇院票務中心取票

“微票兒”官方平臺購票後生成二維碼,開演前於上海大劇院票務中心自助取票機取票

上海大劇院票務中心 | 人民大道300號西側廣場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