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結構」性存款死灰復燃?看結構性存款是不是假,只需學會三招 新聞 第1張

文/龍小林

目前,結構性存款成了銀行的一種新的攬儲方式。尤其是在資管新規開始實施之後,保本理財的發行受挫,兼具保本和理財性質的結構性存款得到快速增長,截至到2019年4月,結構性存款的規模已達到11.13萬億元。不過結構性存款快速增長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就是“假結構”新存款的出現。

「假結構」性存款死灰復燃?看結構性存款是不是假,只需學會三招 新聞 第2張

什麼是銀行“假結構”性存款?

所謂的“假結構”性存款,就是那些不符合結構性存款產品的設計要求的結構性存款。針對市場出現的“假結構”性存款,去年下半年監管層已經整治過一波,並且取得不小成效。不過就在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開展“鞏固治亂象成果 促進合規建設”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了排查結構性存款不真實、通過設置“假結構”變相高息攬儲的現象。

此次監管層重點提到“假結構”性存款,難道說“假結構”性存款又死灰復燃了?還是說“餘孽”沒有除盡?不管怎樣,對於投資者來說需要對此保持警惕,以避免買到“假結構”性存款。

「假結構」性存款死灰復燃?看結構性存款是不是假,只需學會三招 新聞 第3張

怎樣辨認結構性存款是“假結構”?

1、看是否有掛鉤的金融衍生產品。作為結構性存款,必然會有一個掛鉤的金融衍生產品,金融衍生品可以是外匯、黃金、股票指數等等。如果連掛鉤的金融衍生品都沒有,毫無疑問就是“假結構”性存款了。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很難遇到,畢竟一眼就能看出問題,在監管趨嚴之下銀行應該還不敢這麼明目張膽。

此外,有的結構性存款雖然有掛鉤的金融衍生品,但並不發生實際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這種同樣也屬於“假結構”性存款,可對於投資者來說,這種“假結構”並不好辨認,主要是因為很難知道銀行是不是進行了真實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2、看銀行的資質。結構性存款掛鉤的金融衍生品並不是隨意可選的,如果要選擇掛鉤某種金融衍生品,必須是發行該結構性存款的銀行有相應的交易資質,比如結構性存款掛鉤的是外匯,就需要改銀行具備外匯交易資質。所以如果銀行沒有相應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質,那其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很可能就是“假結構”了。

有些銀行自己沒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質,就想通過其他銀行的渠道來間接獲得資質,但這種情況也是不被允許的。通過這種方式發行的結構性存款同樣也是“假結構”。

「假結構」性存款死灰復燃?看結構性存款是不是假,只需學會三招 新聞 第4張

3、看收益率的達成條件是否合理。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是浮動的,一般都會有一個最高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具體收益率的多少根據收益率達成條件的完成度有關。比如某款與黃金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只要黃金的價格一直都在規定的範圍內波動,就可以獲得最高收益,如果黃金的價格一直在規定的範圍外波動,就只能獲得最低收益。

有些銀行在設計產品時就會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一款3個月期的與黃金掛鉤的結構性存款,在產品條款中規定只要這3個月裏金價的上下波動在400美元/盎司的範圍內,就可以拿到最高的收益。這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可要知道,黃金最近6年的波動範圍都沒有超過400美元/盎司,所以3個月的上下波動超過400美元/盎司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因為這樣的條件幾乎不可能實現,所以設置出來根本沒什麼意義。有這種情況的結構性存款同樣也被認定為“假結構”。

如今這光景,銀行要是仍然敢推出“假結構”性存款,簡直可以說是在頂風作案了。不過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需要看清風向,以免助紂為孽,並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只要投資者不買賬,銀行再怎麼賣力也是無濟於事,到時“假結構”性存款也就自然消失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