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巴菲特的午餐是怎麼回事?

就是和巴菲特在紐約的Smith & Wol-lensky牛排館一起喫午飯,這是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和時尚白領都喜歡的一個老牌餐廳,1977年開業,地點就在曼哈頓49街和第三大道交口。三個小時的午飯時間,除了自己最多再帶6個朋友一起,席間能向「股神」提各種問題,一般沒什麼禁忌,就是禁止討論個股。想也知道,談到具體的股票肯定會引起股價異動。

午飯要花多少錢?大眾點評上看這家餐館人均價格人民幣500多塊錢,要說也還能接受。關鍵是,跟「股神」喫飯,不是想喫就能喫的,得競拍。從2000年開始,巴菲特開始拍賣自己的午餐,最低在2001年拍出過1.8萬美元,當然這也是剛開始,最高拍到過345萬美元,分別出現在2012年和2016年,拍價都是有零有整兒的。競拍的款項都是捐獻給舊金山地區一家慈善機構,用於幫助當地窮人。

再說說怎麼評價「值不值」。

關於午餐拍賣所得,前面說到都會捐獻給一個慈善機構,就是舊金山地區的格萊德基金會。巴菲特的第一任妻子蘇珊在這家基金會工作了20年,到第15年基金會才知道她的丈夫就是巴菲特。正是蘇珊促成了這個合作。從2000年開始到2017年,午餐拍賣一共捐獻了2600多萬美元,用於幫助舊金山海灣地區的貧困和無家可歸的人,為低收入人提供衣服、住所並開設醫療診所,還有青年職業培訓班,幫助有困難的人學習技能後謀求職業。

歷年來,有3位華人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那這3個人現在都是什麼狀態呢?

2006年,曾經的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創始人段永平,以63.01萬美元的價格在eBay上競拍得到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他一直學習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認為巴菲特的財富積累技巧、財富觀、人生觀等等都對自己產生了影響,並且因此賺了錢。2003年,他的身價達到10億,進入福布斯富豪榜。

2009年,「私募之父」趙丹陽花211萬美元拍到了這個機會。午餐時候他向巴菲特薦股,後來的股票因此暴漲,他幾天就賺了1.3億港元。他還得到了巴菲特的親筆簽名。「午餐不許聊個股」的潛規則也是這麼來的。

2015年,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花234萬美元拍到這個機會。據說朱曄當時直接問巴菲特怎樣炒股票,巴菲特只說了一句「不知道」。天神娛樂是一家在中國A股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午餐之後天神娛樂股價翻了幾乎一倍。天神娛樂當前最新的市盈率顯示是虧損狀態。

老爺子現在89歲高齡了,午餐是一年比一年貴,也是喫一頓少一頓。和「股神」喫午飯,除了能出名,如果能得到點撥,對未來的事業發展更是有利。再說俗點兒,就算花了上百萬,能賺更多呢。可是,說要學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老爺子寫了那麼多書,發表了那麼多演講,都看過了嗎?幾十年的投資經驗,三個小時就能學會嗎?還是應了咱們那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評價午餐值不值也不能只用錢來衡量。

那接著說,這和我們普通人有關係嗎?

我們一般人不太可能有機會和老爺子喫上飯。那想學習「股神」的投資方法和人生理念,有什麼辦法呢?

曾經的一次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大會上,有人問巴菲特,成為優秀投資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巴菲特的答案是,閱讀。巴菲特最推崇的合夥人查理·芒格也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巴菲特在各種場合反覆提到過10本書,感興趣的小夥伴兒可以看一看。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菲特的理念也一直在發展,小夥伴兒看推薦書目也要辯證地看哦~

1《聰明的投資者》作者:格雷厄姆

2《證券分析》作者:格雷厄姆

3《怎樣選擇成長股》作者:費舍爾

4《壓力測試:對金融危機的反思》作者:蓋特納

5《傑克?韋爾奇自傳》作者:韋爾奇

6《商界局外人》作者:桑代克

7《商業冒險》作者:布魯克斯

8《文化衝突:投資與投機》作者:伯格

9《窮查理寶典》作者:查理·芒格

10《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感謝邀請,我是生命樂章。和股神巴菲特共餐,如果有這個機會一定值。首先從利益關係來說,能夠認識巴菲特就是一個人脈投資,無論花費多少我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投資者都知道其價值。其二,巴菲特的成功並不是單純意義的投資股票的成功,而是其投資理念上的成功,我認為巴菲特是一個真正的實業家,只是其投資的方式是超過一般我們理解的一般實業家而站在了更高層次上來進行的,它把資本真正的運用到了極致。簡單的來說就是他把有限的資金投資在了必然盈利的公司,相當於自己不用管理,不用生產,不用銷售就開了一家穩定盈利的公司。一般的實業家做企業基本走這樣的路:自己投資~自己建公司~自己組織生產~自己銷售來實現利潤。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家發展潛力非常好的企業,用低於其實際估值的價格出讓其股份,只要投資就能得到足夠高的利潤,你是否願意呢?再簡單一點說,如果你有朋友開了個很賺錢的公司,你非常清楚,未來十年公司能夠產生10倍的收益,他把股份低價出售給你,你會拒絕嗎?你還會再投資開一家同樣的公司嗎?

所以我認為,跟巴菲特共餐一可以建立關係,二可以學習其投資精髓,無論是做股票投資還是實業投資都肯定值。


始於2000年的」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慈善活動至今已經走過十九個年頭,就是通過競拍的方式獲得和股神巴菲特在紐約一家非常知名牛排館(Smith&Wollensky)共進午餐的機會,可以向股神當面提問和獲得股神的真知灼見。正在拍賣的第二十屆巴「菲特慈善午宴」有望超越去年的成交價330.01萬美元,所得善款全部捐給美國慈善機構以幫助當地窮人和無家可歸者。在之前的19次慈善午餐活動中,共有三名華人獲得最終機會:2006年的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2008年的有「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2015年的天神娛樂前董事長朱曄。

在2006年的這頓午宴中,巴菲特對段永平說:不要做你不懂的東西,不要做空,不要去借錢。據說這段對話影響了段永平一生,也讓他的財富得到了極大的增長,通過這一頓午餐,他所獲得的回報是遠遠超過了當初這頓午餐的價錢。

2008年的趙丹陽因為巴菲特回應了一句「考慮一下」他所推薦的物美商業而引起這隻股票連續四個交易日大漲,據說趙丹陽因此從中獲利1.3億港元,所以這頓午餐對趙丹陽來說也是絕對的物超所值。

2015年的朱曄卻並沒有因此次機會給自己他帶來財富和榮耀。2018年,朱曄因為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遭到證監會的調查並且天神娛樂公司流動性遭遇嚴重危機,被爆出一系列財務問題。目前來看,這頓午宴對朱曄來說是失敗的一次經歷。

從以上曾經獲得股神巴菲特真傳的三位華人最後的結果來說,和巴菲特共進午餐值或不值沒有定論,需要看各人的體驗和領悟力。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自身達到一定的高度和遠見,再加上股神的點撥,那這頓午餐一定會物超所值!


其實和巴菲特喫一頓飯的時間值不值,我想提問者的本意大概是說花那麼多錢值不值。對於值不值,我認為應當這樣看:

一是偶像型。花那麼多錢喫飯的人認為能和巴菲特一起喫飯是平生宿願,巴菲特是他的偶像,能夠達到這個榮耀,他終生無憾,那麼花那麼多錢喫一頓飯於他是值得的。

二是靈感型。花那麼多錢喫飯的目的是通過與這種傑出人物一席談話而獲得靈感,使自己有醍醐灌頂的明悟,讓自己的投資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那麼這頓飯於他也是值得的。

三是交友型。花那麼多錢喫飯的人本身也是經濟界大佬,能因和巴菲特一起喫頓飯而在生活和事業中建立起友誼,成為朋友,甚至能互相關照,共謀發展,那麼花那麼多錢喫飯,於他也是值得的。


如果認為股市是賭場的人不要浪費錢了。我覺得如果是醉心於投資的投資人,並且堅信是可以在股市當中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的價值投資者,相信複利效應。投資生涯中有很多的疑問,帶著疑問與巴菲特喫飯是非常值得的。我們國家就有兩位投資者,這錢花的很值得。一位是大家認識的小霸王的創建者段永平先生,另一位是私募基金的趙丹陽先生。段永平之後投資了中國的茅臺和美國的蘋果公司。趙丹陽在17年的時候重倉了越南的股市。我相信都有巴菲特先生的影響。


現在和巴菲特進餐已經拍賣到幾百萬美元了,在進餐期間從來不會談具體的投資,只會說他的投資理念。隨著這些年巴菲特的影響擴大和對他投資的研究,他的價值投資理念也廣為人知,所以單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不值。

但是由於巴菲特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以及每年巴菲特午餐拍賣的關注度,能和巴菲特共進午餐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這方面來說是值得的。

現在的巴菲特午餐,就相當於有錢人借著這個機會花錢給自己打了個廣告,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每天更新操盤原創文章,歡迎關注留言


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的很難回答是不是值得。巴菲特的午餐,是股神巴菲特通過拍賣的方式選擇一同就餐人選,和勝拍者在紐約的一家牛排館共進午餐的活動。

慈善拍賣

目前這頓午餐的拍賣價高達三百多萬美元,這些拍賣費用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慈善拍賣活動自2000年開始,至今已有十九個年頭,此項拍賣所得悉數捐給位於舊金山的慈善機構葛萊德基金會,用於幫助當地的窮人和無家可歸者。

為了偶像

2006年度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段永平則表示,參與這一拍賣,更多是為了向心中的投資偶像表達敬意。這和現在的不少追星組一樣,願意花用自己幾個月的工資去黃牛那裡購買某明星演唱會的門票,為的就是一睹自己心目中偶像的真容。

真正收穫

2008年競拍獲勝的趙丹陽說:這一經歷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巴菲特的建議會惠及一生」。趙丹陽透露,在三個小時的聚會中,他們談論了期貨,公司管理及政府在穩定貨幣中的作用。 為這一午餐,趙丹陽花費了相當於2007年優勝者帕波萊三倍的價錢。他表示,這一競標記錄是他表示感謝的方式,因為他過去六月遵從股神投資要訣,取得高達600%回報。


喫飯是隱形價值,一頓飯的功夫能幹嘛,他能教你什麼。有錢有關係就是股神了。


值不值看你怎麼運作


這個要看你自己怎麼理解,就餐時間段巴菲特老爺子應該會回答你一些投資方面的經驗,但還是要靠自己去領悟,對市場的敏銳觀察度。但是像我們普通人唉,就算了吧,畢竟一餐,也是我們負擔不起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