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想喫點啥。要夠味,要有點辣,不佔肚……鴨脖就這樣自然而然出現在腦海中。鴨脖、鴨舌和鴨架,在脣齒撕咬和吮吸間,喫貨們好像擁有了全世界。

YY完畢,鴨脖粉絲團的陣營開始發生分歧,有人鍾愛周黑鴨,有人堅持絕味。

最近的一份沽空報告和幾天前的過期鴨問題,把周黑鴨的所謂「精品」模式放在火上烤了一把;另一方面,絕味公開舉債10億擴大產能,但那新增的8萬噸鴨肉不知市場能否喫得下。

或許,咬下第一口鮮鹵滋味的你,也會想要知道,周黑鴨這波冤不冤?以及,TA倆究竟誰纔算中國最狂拽酷炫的第一鴨脖?

喫貨們用嘴投票,DT君(ID:DTcaijing)用數據說話。

拐角遇到鴨脖,八成都是絕味

用高德地圖的數據進行檢索,去掉那些亂入的烤鴨館子,甚至是賣鴨脖的咖啡廳和奶茶店,最後統計出,全國共有鴨脖店2萬多家。

這些店更多是以「王氏鴨脖」、「曹氏鴨脖」等方式命名的夫妻老婆店,佔比過半。而另一半基本屬於滷製品行業唯三的上市公司——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

從公開資料看,煌上煌與另外兩家的規模完全不在一個量級,2017年的營收連周黑鴨的一半都沒到。看名字以為是個王者,結果卻只是個青銅。

因此鴨脖之王只能在絕味和周黑鴨之間產生。

從市值的角度看,周黑鴨差了絕味一個量級,但營收上還是有得一拼,未來黑鴨成黑馬也不一定。

資本市場的判斷十分複雜且高冷,對於老百姓來說,具體門店的感受才能確認第一鴨脖的霸氣。

絕味在開店數量上的耀眼存在,讓人不管在城裡還是在屯裡,在街頭還是在巷尾,總是碰見,難以忽視。2018年中,其足跡遍及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擁有9459家門店,而同期周黑鴨的門店數量是1196家,差不多僅是絕味的八分之一。

畢竟幾乎全是直營店的周黑鴨開店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下沉也比較慢。於是DT君將城市裡的數據拉出來溜一溜,發現絕味是個廣插旗的山大王,周黑鴨在所有城市中的數量均處於明顯劣勢。

拜託了周黑鴨老弟,到底能不能打贏一場城市局部戰役了?嘿,勝利發生在一個名叫「武漢」的周黑鴨之城。周黑鴨將自己的近2成門店開在大本營武漢,而絕味在武漢的門店數量還沒過百。

將兩家鴨脖店最愛pick的城市排個序,兩家開店數量前10的城市重合度達到70%,北上深都在榜中,唯一例外的是廣州,掉出了絕味鴨脖開店前10,想必廣州人民愛喫的滷味是另一卦。此外,天津、西安、杭州都沒有成為周黑鴨的重點發展城市,取而代之的是武漢和南昌。

雖然城市重點有所差異,但從營收和門店的絕對數量看,絕味的領先地位毋庸置疑。你在街頭拐角遇到的鴨脖,八成都是絕味。

四兩撥千斤,周黑鴨的選址祕訣

在同一個城市內部,絕味和周黑鴨這對塑料兄弟在選址上也展開了貼身競爭,給「喫鴨羣眾們」造成街頭巷尾你儂我儂的錯覺。

我們選取北京、深圳作為作為一線城市代表,選取武漢、杭州、重慶、成都作為二線城市代表,劃定500米範圍作為重合的半徑,進行兩家鴨脖店的選址策略大pk!

總的說來,粗看幾個城市絕味與周黑鴨的勢力範圍,可以發現,在500米步行覆蓋面積這點上,絕味在除武漢外的所有城市都遠大過周黑鴨。

在這些城市,周黑鴨有至少半數面積和絕味鴨脖存在重疊,比例挺高,主要的膠著地帶集中於商圈和中心城區。除此之外,絕味在廣撒網中覆蓋了更大的地區。

而在武漢,兩家連鎖重疊面積佔周黑鴨的比例較少,這是因為武漢是周黑鴨的老家,門店數量眾多,覆蓋了更多的空白區域。而重慶則是絕味鴨脖的地盤,相對應地,重慶的周黑鴨也比絕味少了好幾個數量級。同一個城市裡,絕味和周黑鴨兩家勢力此消彼長,相愛相殺。

周黑鴨門店量不多、勢力範圍不大,便只能靠佔據顯眼位置來刷存在感了。以北京為例,儘管周黑鴨門店數量比不上,但超過5成的店鋪都開在地鐵站500米以內,牢牢佔據城市人流入口。

翻看財報,發現接近交通樞紐正是周黑鴨的開店策略。截至2018年中,周黑鴨的361間交通樞紐直營門店,貢獻了半年間總收益的48.9%,而絕味的很多店鋪則位於非交通樞紐的社區。

貼身近戰中,周黑鴨靠位置優良得分,絕味以輻射面廣、靠近社區博取人心。作為鴨脖達人的你,更喜歡地鐵回家時順走一袋周黑鴨,還是宅在家裡空虛寂寞冷時下樓拐角遇到的絕味?

▍單店收入是絕味7倍,周黑鴨戰鬥力爆表?

開店數和覆蓋面積只是聲勢,要看消費者的真愛給了誰,得衡量真金白銀的付出。這次,周黑鴨貌似終於硬氣了一回,雖然營收還是比絕味少了那麼幾個億,但是相比店面數的差距,這個營收規模堪稱驚人。

周黑鴨在店面數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和絕味營收接近,細心的喫鴨羣眾隱隱覺得不對,掐指一算:周黑鴨的單店戰鬥力爆表,單店賺錢能力是絕味的7倍左右。

根據東吳證券研究所的測算,2017年絕味鴨脖的單店收入是45.4萬元,同年,周黑鴨的單店收入是305.2萬元。

單店收入是絕味的7倍,周黑鴨線下門店真的如此能打?

市面上的一貫說法是,這和周黑鴨的單價高有關;另一方面,不同於絕味以加盟店為主,周黑鴨的門店都是直營店,不讓加盟商賺差價,走少而精路線。

單店質量的提升果真彌補了數量的差距?為了驗證這個假設,DT君模擬點外賣場景,在北京和武漢抽樣選取了商圈、學校和辦公區域進行點單實驗。

我們發現,在一線和二線城市,周黑鴨和絕味的外賣存在感並沒有那麼懸殊。即使是在被周黑鴨佔領的武漢,只要下單外賣稍事等待,也能滿足喫到絕味的小小願望。在覈心區域這種周黑鴨重兵布陣的地方,其單店銷量對比絕味也遠沒有達到倍數級的領先,普遍的單店高出7倍收入更加難以想像。

周黑鴨黨或許可以反駁,外賣還不足以體現其真正實力。據2017年報,周黑鴨外賣收入僅佔自營店收入的10.3%,到店購買纔是線下收入的大頭。

巧的是,不久前的3月4日,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發布報告,披露經其調查發現,周黑鴨在湖南和江西的門店存有大量 「取消交易」的銷售單,使門店的銷售率增加了28%。

也就是說,周黑鴨到店購買的數據很可能有水分。周黑鴨的回應是,「該報告得出的結論乃基於錯誤假設及方法」。而問題是,周黑鴨認為正確的數據,從第三方公開渠道無從驗證。

不過,從第三方渠道可以看見的是,周黑鴨的線上門店真的很能打。

對比兩家天貓店的銷量,周黑鴨遠遠高於絕味。熱銷商品第一位,絕味的小包裝商品月銷量還在幾千,周黑鴨已經近10萬,爆款效應明顯。同期,周黑鴨的粉絲數341萬,遠遠高於絕味的63.5萬。

遺憾的是,據周黑鴨年報,2017年周黑鴨的電商業務營收只佔到當年年度總營收的10.6%,八成以上的大頭還是來自線下門店。即使算上線上銷售的增長速度,2018年依然難以扭轉線下銷售佔主體的趨勢。

如此看來,周黑鴨的營收情況虛火難免。

除了口味的差異,周黑鴨和絕味兩個品牌兩種模式,貼身肉搏了好幾年。從拐角遇到的鴨脖店,到營銷端的花式比拼,再到上市節奏的亦步亦趨,兩家公司的商業動作,就像鴨子掩藏在水面下的鴨掌,暗暗較勁。

而你這個喫貨,到底是因為口味、還是店鋪地址、還是媒體或正面或負面的報道,而選擇了你嘴裡的這個鴨脖?請留言給我們。

上文的營收情況分析,DT君(ID:DTcaijing)主要基於2017年及以前的數據。關於絕味和周黑鴨,過去一年是否爭取到了應有的市場空間?未來到底誰主沉浮?不如讓喫鴨羣眾們點上一盒鴨鎖骨,坐等幾天後的2018最新年報成績。

聽說……喫鴨時候假裝不經意地聊到鴨脖界風雲,會更有逼格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