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退役的羽毛球專業運動員,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並不是中國式體育的特點,而是競技體育特有的魅力。通過擊敗對手來獲得榮譽感是競技體育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在羽毛球界,李宗偉從來沒有拿過頂級賽事的冠軍,每一次都是獲得亞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李宗偉就是失敗者。從以下幾點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1. 首先李宗偉是馬來西亞羽毛球運動員在羽毛球這項運動中,獲得男子單打最好成績最多的運動員,沒有之一。雖然他一直沒有獲得過頂級賽事的冠軍,但是因為他獲得的成績是馬來西亞最好的,所以他對馬來西亞人民來說就是勝者。他因此拿還到了拿督的身份。
  2. 對於戰爭來說,勝者必定為王,敗者必定為寇,但是對於體育運動來說,敗者不一定為寇。因為在忍受著失敗的恥辱感同時努力崛起也是體育精神的一種體現。無論多少次失敗,也不停的堅持參賽,努力的去擊敗強敵,直到自己無法再參與這項運動,這種精神是值得歌頌的,是值得一個國家的人民去學習的精神。球場如戰場,最大區別就是英雄允許失敗。

而如果李宗偉是中國運動員,那麼他確實會被人們認為是敗寇。因為羽毛球運動在中國,有非常多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不能突破國家所獲得最好的成績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始終無法達到相同的高度,那麼人們就會有看法,並且希望他能有所突破,或者被替代。這個觀念每個國家都有,並不是我們獨有。

以前我們國家把競技體育看的特別重視,舉國同慶,是因為當時國力不夠強,我們需要體育當作我們在國際中多「露臉」的手段。現在中國國力越來越強,我們有高鐵,有互聯網企業,高科技和軍事也是世界一流,所以體育原本的作用在弱化,因此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2016年人們已經開始對奧運金牌榜不那麼在意,開始有「運動員儘力就好的」這樣的想法。

最後,回到問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絕對不是中國式體育的問題,而是體育本身的魅力。


我會經常發布羽毛球相關的訓練和技術講解分析,也會聊聊對其他運動的看法,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討論!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體育!

今日頭條號:愛好科技的體育老師(將來可能改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