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纳兰醉天

有一种领导叫牛根生。

在618前,格力举报奥克斯空调造假。当然,打著的还是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著想的旗号。上一次360战QQ也是说为消费者著想,可是消费者心理想的是:你们狗咬狗,别动不动就要代表我。

这一次格力举报来的更猛烈些,这背后是格力经销商库存大,格力员工被奥克斯

大量挖角。这些年董明珠一边做著网红一边给员工谋福利。动不动就全员加2000元工资,要不就建个福利房分给大家。可这不妨碍员工被奥克斯挖角。

只是已经9012年了,如今制造业的竞争还是这么恶劣。奥克斯作为行业老四,也随时要被老大拉过来暴打一顿。我们国家的法律在完善,竞争是更理性的,那么20年前,牛根生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让蒙牛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下,超过光明、伊利的呢?

01 、蒙牛不牛

蒙牛前任总裁孙伊萍离开已经快三年时间,2016年中秋孙伊萍离职蒙牛。外部给出的原因是孙伊萍任总裁的四年时间里,蒙牛与伊利差距越来越大。孙伊萍虽然有多年的中粮可乐高管背景,但对于乳品市场的操作就是完全的外行,让蒙牛丧失了一直引以为傲的狼性。

于是换了拥有丰富乳品经验的雅士利

总裁卢敏放出任蒙牛总裁。而卢敏放这三年的答卷似乎外界的评论都是满意,蒙牛又找回了从前的狼性。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嘛?

孙伊萍

业绩不好,是外界推测孙伊萍的主要原因。因为2015年蒙牛被伊利甩开了 113亿 的差距。可在孙伊萍离职的2016年前半年,伊利蒙牛之间的差距是 27亿 ,当年底伊利蒙牛差距是 68.29亿 。蒙牛537亿,伊利606亿。可到了2018年底,伊利的业绩是789亿,蒙牛是689亿,双方差距 100亿 。这基本上比孙伊萍最差2015年,没好到哪里。

而在卢敏放工作的这3年时间里,牛根生象灭火队员一样的时常被提起。2016年孙伊萍离职,牛根生出现在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当时人们就奔走向告牛根生要回来了;2018年伊利潘刚总裁陷入风波后,牛根生出现在蒙牛当年的股东周年大会名单上,大有趁伊利病,再一次抢回头把交椅的意思。

可如今回头看这两起「牛根生回来」仿佛是一场「狼来了」的游戏。更多的好象是在对卢敏放的耳提面命:好好干,不好好干,我们就把牛根生请回来,代替你的位置。其实不要说中粮这一波一波「狼来了」的操作,就真是把牛根生请回来,如今的蒙牛想超越伊利,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蒙牛这团队没了「狼性」,而是这一头恶狼,在本该抢食的时候,被喂了一把又一把的草,早已经从疯狂的「狼」变成如今任人挤奶的「牛」;而那厢伊利却已经是真正的「饿狼」。

02 、新老蒙牛的差距

「打工,四十多了,还得继续打工,不然怎么办」前几日跟一加多宝离职高管聊天,该高管说到「说来惭愧,好歹也是一年销售200亿企业的高管,可我不敢说自己是财富自由。陈(陈鸿道)老板是好人,可你做的再好也就是一打工仔,老板不懂得分享。公司怕你拿的多,弄个监察部天天盯著你,一群打工仔,这个怕那个多拿一分钱。哪象人家牛根生,下面跟著他的兄弟,一个个都拿三份工资。 一份蒙牛开的工资,一份做经销商(或入股经销商给的),一份是蒙牛的股份。那才叫真正的自由」。

牛根生信奉「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年跟著他创业的十大元老,在蒙牛上市的时候都拿到了蒙牛的股份。相反,如今的蒙牛,孙伊萍也好,卢敏放也好,挂著是董事长,职业经理人,其实就是一个更高级的打工仔。孙伊萍离开蒙牛后也没做与乳品相关的事情,只开了家咨询公司。卢敏放未来离职,也不会比孙伊萍好到哪里。

可当年跟牛根生创业的十大元老,人家都干著什么。 邓九强创建现代牧业,现代牧业五年内上市;孙先红收购小肥羊的股份,又帮助了蒙草抗旱上市在成立三年后上市;杨文俊创建赛科星上市;更有非十大元老的CFO姚同山创建圣牧高科,孙玉强创建中鼎牧业等等,虽然这些企业上市后,经常陷入亏损,但不能否认这些项目都是很有前途的,只是创建者本身并不是营销口出身,对于如何运营企业不太善长。

这些企业的背后都显示出一个叫「蒙牛的速度」,几乎企业从成立到上市都不会经历太多波折,不象六个核桃、香飘飘上市一波三折。这背后与牛根生的企划必然是分不开的。蒙牛在诞生那一刻起就强调速度。由于没有资本只有市场,所以牛根生一边发展市场一边抢奶源。 如今看蒙牛与伊利就是联想与华为。

一个重视速度,一个重视奶源。 只是与联想「技工贸」的选择不同的是牛根生当年没得选择,只能靠收购散奶,与种植户达成共进退的协议,才能让自己活下去。而伊利选择了另一条路,稳定发展自己的奶源。所以就算蒙牛一开始能跑在伊利前面,时间久了,伊利还是会甩开蒙牛的。

正是因为牛根生因为当年蒙牛发展的缺点,所以后面蒙牛系的创业者大部分都选择了做牧草、做奶源。并且还保持著「技工贸」的速度,企业发展最后还是找到了很好的「接盘者」。

就算有不做乳业这行的,牛根生也给予很大的帮助。原蒙牛员工付吉祥成立上海那滋味烘焙也有牛根生的股份。

相反当年伊利,人人都是打工仔。郑俊怀为了拿到股份,不惜以身试法,身陷囹圄。出狱后抢了自己徒弟的红星牧场后,还不忘自己当年在伊利的取得的股份。以至被伊利实名举报。如今的伊利,潘刚等高层都拿到了伊利的股份,个个干劲十足,一线员工的工资也普遍比蒙牛高。 现在的伊利是当年的蒙牛,而如今的蒙牛,则是一个比伊利更国企的存在。

03 、中粮的问题

不懂得分享的企业是注定要有一些缺失的。而中粮旗下企业,基本都是行业老二命,哪怕收来的资源再好,在中粮指挥下也都变成老二,甚至更差。

老纳对蒙牛如今的方式不太了解。但可以从中粮其它部门可见一斑。中粮由于是央企,所以每个人做的决定都要负上很大的责任。所以中粮的很多原则是我们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因为贵的,至少出错了,也有交代,这已经是行业中最好的了,是国际范。所以中粮在选择策划公司都是什么奥美之流,基本不接地气,但品牌好 。2015年与特劳特签下了5年1个亿的咨询费用,虽然只执行了一年,后面不在执行了。但这投入也不可谓不大。

所以我们看蒙牛这几年在体育上的投入高举高大,比如什么世界杯,冬奥会,都是大项目,大投入,抢的比伊利还要欢。反而在一些灵活性的综艺上跟伊利没办法比。毕竟世界杯、冬奥会都是最有号召力的,效果不好也不用负责。可这些综艺就算再好看,风险也是很大的。

工资低,开会多是中粮普遍存在的问题。去年中粮福临门招营销负责人,加多宝赋闲在家的徐建新副总裁去面试,就是因为给不了加多宝那么高的工资放弃了。后来招了为史玉柱负责脑白金运营的经理来做负责人。但那个负责人只干了半年,就因为中粮茫茫多的会离职,转而以顾问的形式继续做了半年。一年下来后,坚决不再跟中粮扯上关系。

当然不能因为福临门某个项目负责人就怀疑卢敏放的收入。但想来卢敏放的工资不会比潘刚高。而卢敏放的某些决定必然也不如当初牛根生来的那么自由。

所以如今蒙牛这头老黄牛,怎么能有「狼性」,吃草吃习惯了。

企业从来不是倒在外部竞争之下,外部竞争只会让你更强大。企业都是死在内部的,如果当初严彬能给王睿股份,是不是也就不会有今天泰国天丝这一闹。

至于格力举报奥克斯,只会让消费者向奥克斯投一个同情票。格力员工流失,不是奥克斯卑鄙,而是格力内部管理出问题。

董小姐这些年为了自己不要到年龄就退,为了自己的股份也是很拼的。只是闲下来时,也想一想牛根生,别动不动就跟股东说,不给你们分红又怎么的。大家不欠你的,拿分红是股东的权利。

采访、撰文:纳兰醉天

编辑:橘子

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号:食品头条(ID:fbc180),欢迎关注我们,参与社群对话、讨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