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限阱多 請設計師精算坪數 比對平面圖

民眾購買預售屋最怕遇到看來似懂非懂的專有名詞,例如,「主建物」、「附屬建物」、「大公」及「小公」4個專有名詞,攸關房屋坪數,若搞不清楚,容易誤買室內虛坪多,將公設灌入室內面積的預售屋。代銷業者建議,民眾可協同設計師看屋,或請代銷業者出示平面圖,確保貨真價實。

買屋防虛坪 設計師陪看屋精算坪數 可實際丈量 比對平面圖 樣品屋

一般而言客廳、餐廳、臥房、廚房等室內空間為「主建物」,「附屬建物」則是與主建物相連的陽臺、雨遮等設施。

公設則分為大、小公設,「大公」是指所有住戶共同使用的區域,像是健身房、游泳池等所有社區住戶可共用的設施,「小公」則指「當層住戶」共同使用的梯廳、樓梯間等區域,範圍較小。

留意小公納入室內

民眾最忌諱買到室內坪數短少的預售屋,最常見的是業者將公設面積,灌入主建物面積,形成坪數虛胖。創意家行銷副總經理何志正表示,少數不肖業者會將「小公」坪數,直接加入室內面積。此舉將導致室內虛坪大,實際室內面積較小,等到民眾買屋入住後,就會發現居住空間大幅縮水。

東森房屋南門加盟店店長呂奕德表示,為避免掉入銷售陷阱,可用下列方法判斷。第一,民眾可協同專業的設計師一起參觀樣品屋,由於設計師對於屋內長、寬度較為敏銳,看屋時可協助買方判斷。

另一種方式可請代銷人員出示平面圖,並詳細問出長、寬度,加以精算,還可以詢問代銷業者「小公」部分是否採額外登記,若業者回答閃爍不定,民眾就須提高警覺。

樣品屋隔間有玄機

民眾還可以從樣品屋的格局端倪,舉例來說,一般20坪以下房屋無法隔間成3房,若民眾看樣品屋時發現採開放式空間設計、沒有實際隔間,就該注意此產品實際坪數可能無法真的隔成3房格局,室內坪數極可能被灌入公設虛坪。

買賣停車也有可能遇到車位坪數不足的問題,有少數業者銷售預售屋時,會將車位坪數灌入「大公」面積。

由於車位折算坪價約為房屋單價的1/3,業者將車位坪數灌入大公,就使車位價格變成以房價計算,如此一來,房屋總價就被拉高。民眾在看屋時,可請業者將房價與車位價格拆算出來,才能檢視房價是否合理。

 

 

買預售屋注意事項

 

民眾購買預售屋最介意室內坪數縮水,或是建築工程延宕,房屋無法如期完成。代銷業者表示,交屋坪數誤差值約以正負2%內為標準,若短少超過標準可向建商求償或解約。民眾要求業者提供建築藍圖,做為室內坪數的精算基準。

 

要求提供建築藍圖 未達標準可解約

 

民眾在房屋預售階段,光憑銷售現場提供「平面圖」與「家配圖」的資訊是不夠的,主要原因為平面圖無標記尺寸說明,房屋的坪數只能由業者口頭告知,對購屋者較無保障。

永慶代銷部協理潘是諭表示,民眾選購時可向業者要求出示「建築藍圖」,上面將記載室內的長、寬、高等尺寸,藉此得知詳細的坪數。

預售屋建築藍圖

買房時除了觀察平面圖格局外,還須索取「建築藍圖」,查看實際坪數。

 

確認車位編號坪數

 

潘是諭建議,在前往銷售現場前,民眾可以付費找專業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陪同看屋,他們能夠從「建築藍圖」資料中精算出房屋實際尺寸,以核對是否與業者提供的坪數相吻合,降低買到坪數縮水的風險。若民眾購買停車位,也可要求註明車位實際坪數大小,並確認停車位編號。

 

預售屋成屋後,地政機關會前往丈量成屋尺寸,建檔為「建物測量成果圖」,此資料可供民眾參考。潘是諭表示,民眾在交屋前,可先向地政機關調出「建築測量成果圖」,與預售時拿到的「建築藍圖」做比較,確認是否有所出入,以及是否在誤差範圍內,以確保權益。

 

釐清房款信託單位

 

天成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盧天成表示,若無預售階段的詳細比對,民眾可以在交屋時找室內設計師、建築師等專業人士協助檢驗交屋,以實際測量屋內尺寸驗證坪數。民眾也可拿平面圖對照實際屋況,檢視室內是否增建多出的樑柱,因樑柱容易佔去可使用空間,造成坪數短缺。若有不符合預售時的屋況條件,買方可請求賠償,情節重大甚至可無條件解約。

 

專家提醒,民眾購買預售屋先要看清楚合約書上的信託單位,一般而言,預售案信託分為「銀行信託」以及「同業互保」2種。「銀行信託」由銀行作為擔保人,民眾繳付的款項是先交給銀行,再由銀行放款給建商蓋房子,比起建商同業互相擔保有保障。

 

轉載自蘋果日報【周承諺╱臺北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