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轟動韓國的紀錄片,揭示「世越號」304人的死亡之謎

33 人贊了文章

《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絢爛絕不止生離死別時轟烈的愛情,更多的是面對「海難」時人性的展露,以及對真實事件的藝術再創造。

今天,DOCO君通過2部高分紀錄片,來聊聊「海難」事故的因果、發酵,以及影像的力量——

《那天,大海》、《潛水鐘》

這2部紀錄片有一個共通點,都講述了四年前的一場震驚世界的海難事故——韓國世越號沉船

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4年4月16日上午8點48分,載有476人的「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海域發生浸水事故。

該事故造成304人死亡,142人受傷,另有9人下落不明。

船上幾乎都是準備去濟州島旅行的學生。

即將登船的檀園高等中學學生

事故發生時,海面風平浪靜,在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里,沒人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該事故一發生,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槿惠整整消失了7個小時

一時間,所有的工作好似陷入了靜止,救援任務一再被擱置,一大堆關於事故的猜測,縈繞在世人心頭。

事故到底為何會發生?

世越號到底是怎麼翻的船?

讓我們用《那天,大海》這部紀錄片來「說話」——

《那天,大海》海報

識別下方二維碼,觀看《那天,大海》

bilibili.com/video/av23 (二維碼自動識別)

韓國導演金志英歷時4年拍攝的紀錄片《那天,大海》上映後,再次在韓國轟動

導演金志英

《那天,大海》以相對客觀的視角和事實「解答」著人們心中未釋懷的疑問。

在《那天,大海》中,我們將會看到物理學博士科學的解答,以及世越號倖存者的另一種證詞和資料等客觀證據。

船究竟是怎麼翻的?

官方表明的沉船原因為操縱的急轉向,令貨物偏移轉向位置,導致船體失去重心側翻。

在紀錄片《那天,大海》中,則推翻了這一說法。

經過物理學家的實驗,貨物的移動方向,在船體受自身轉向力和外力時,呈現了與官方聲明相反的結果。

左為船體受外力影響

所轉向引起的貨物移動方向

右為船自身轉向

引起的貨物移動方向

事發當天船體的照片

與上圖左邊的傾斜角度完全一致

這證明韓國政府的聲明,是不準確的

貨物傾斜的角度不可能因為自身的轉向力堆積到一起。

然而韓國政府不僅僅在這一點上說謊了

影片導演組在研究航線圖的過程中,又發現了韓國政府對航行數據造假的事實。

藍線為政府發表的航線

黃線為世越號實際行駛的航線

而韓國政府篡改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數據的意圖,也令導演組非常費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把航線圖與地勢圖做對照的時候,又有了一個驚人發現:

真實航線圖顯示船體發生了四次急轉向,而這四次急轉向,正好與地勢較高的地方相重合。

雖然地勢較高,但不至於到觸礁的程度,那麼急轉向又是因何而起的呢?

結合先前了解到的關於船體受外力影響側翻的論證,導演組推斷出沉船的原因——

世越號在正常行駛狀態下,人為拋下左側船錨使船勾住礁石,導致受外力引起的急轉向令集裝箱堆積到一起,船體重心失衡,最終側翻沉海。

也就是說《那天,大海》的導演認為,世越號事件是人為製造的海難,並且韓國政府參與了掩蓋事實的行為。

被驗證的真相,被撕裂的事實,擺在遇難者家屬面前的時候,有些難隱的痛……

遇難學生的家屬

事故發生前後,大家都在幹什麼?

事故發生前,學生們在甲板上放煙花,慶祝旅遊,一個個洋溢著笑容的臉頰記錄了他們的快樂。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當天大霧,除了世越號強行起航以外,其餘10搜船全部停運。

更令人咂舌的是,船上的乘客並不知道:

世越號的船長是臨時更換的。

二級航海士李俊錫,臨時代理了47歲的一級航海士申某,成為了世越號的船長。

第二天早上8點30分左右,大多數乘客還在吃早飯或睡覺,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整個船體開始傾斜。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船外的人看著船一點點被淹沒,船內的廣播卻不允許乘客逃生……

廣播聲稱隨意移動是危險的,要乖乖等待救援。

只可惜,等來的只有船的沉沒。

諷刺的是,幾個不聽廣播「勸說」的孩子反而逃了出來,而聽話的孩子大多都遇難了。

事故發生時,船上的44個救生筏只有2個能夠自動充氣上浮,而最先被營救出來的卻是船長和船員

海警救援隊連艙內都沒有進去,那些想要救人的民間漁船也總是接受到錯誤的定位,最終他與「世越號」擦身而過。

逐漸沉沒的世越號像是一個怪誕的封閉漩渦,無人能夠接近。

如果說《那天,大海》用一種理性的方式順利「破案」,那麼《潛水鐘》這部紀錄片就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的主觀想法:

導演李尚浩《潛水鐘》這部紀錄片里,表達了自己對「世越號」的看法——

《潛水鐘》海報

識別下方二維碼,觀看《潛水鐘》

iqiyi.com/v_19rr96aun8.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他並沒有直接記錄沉船時韓國政府的行為,而是找了一個主角——潛水技術公司的代表李宗仁

李宗仁認為在那種狀況下,「潛水鐘」是解救被困人員最好的辦法。

什麼是潛水鐘?

潛水鐘是一種自身無動力的運載器,在底部有個開口,因為外形與鐘相似,故得此名。

潛水鐘的工作原理很簡單:

相當於把水杯扣在水中,用管子不停地往鍾內輸入空氣,保持一定量的空氣供潛水員呼吸。

利用它就可以將潛水員送到船體附近,找到被困者後,快速轉移到鍾內,再轉移回海面上。

導演李尚浩去往現場時,卻發現海警將沉船團團圍住,根本不讓靠近。

於是,他們開著小船前去溝通,可是得到的答覆卻是——

「不能用這種大型裝備,既然你來都來了,那就潛個水再走吧。」

與此同時,電視上對救援現場的報道卻是:

潛水鐘已經投入救援。

當有家屬問到底有多少人正在搜救時,官員們的回答大概是童話里才有的。

之後的事情,就是韓國政府與民眾間的劇烈拉扯……

由於《潛水鐘》這部紀錄片摻雜了許多個人的主觀情緒,對於事件的始末,DOCO君暫且不議。

韓國電影的力量

2017年3月23日,也就是「世越號沉船」事故過去三年後,韓國警方才得以獲權對「世越號」進行打撈。

四年後的今天,對於人們來說,韓國政府口中的真相或許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對待今後可能會發生的一些不良事件的態度與反應。

「世越號」倖存者

現在雖樂觀地生活

但提起當年的事件,還是會淚流滿面

不得不說,韓國電影在推動對人性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典範——

《熔爐》、《素媛》促進立法,《辯護人》釋放蒙冤的犯人並道歉……

《熔爐》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以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

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

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素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

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

《辯護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

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一批批表達真實的影像,引起了韓國觀眾的共鳴,也獲得了應有的尊重。

「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

韓國電影(包括紀錄片)一次次把真相剖析給人看,這些影像對真實的挖掘、分析、正視和反省,從來沒有停止過。

一艘沉船可能會將一些人的秘密藏到海底,但無法藏住的是時間對真實的拷問。

對於真實,我們嚮往,對待真相,我們渴求。


DOCO熱紀錄

全球優質紀錄片觀享平台 & 影迷社區。

DOCO熱紀錄 ? 映像現場

線下紀錄片主題放映+文化沙龍。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愛上紀錄片、分享好觀點、識得真知己!

如何成為「DOCO熱紀錄 ? 映像現場」會員?

添加微信號:docokun,DOCO君帶你加入「DOCO熱紀錄北京線下觀影群」,不錯過任何一場放映,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