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在低利率環境持續、全球市場漲高震盪之際,投資人想要尋找穩定收益,除了高收益債、高殖利率股之外,特別股成了另類選項。這種強調「高利息、低風險」的工具,曾讓股神巴菲特押對寶大賺,近年更成了臺灣投資人的新寵。

特別股小辭典

特別股又稱優先股,具有普通股與債券的混合特質,通常皆有5年內不可提前買回(Non-call)的限制。在發行滿5年之後,發行公司一般有權以面額買回投資人的持股,買回價等於發行價。發行公司若倒閉或破產,特別股償債順序優於普通股,但在債券之後,價格波動低於普通股。

每年穩領5%以上的收益,是許多保守和穩健型投資人在低利率時代,熱衷追逐的投報數值。過去最夯的選擇是高收益債;近年來,市面上又多了一個新的選項—特別股。

股息高風險低 巴菲特鍾愛

股票分兩種,一種是普通股,一種是特別股。特別股又稱優先股,具有普通股與債券的混合特質,多數採季配息。而國外歷史悠久的特別股,就連股神巴菲特也鍾愛。

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役是,巴菲特在金融海嘯時期大膽買進高達50億美元(約新臺幣1,500億元)的高盛特別股,不僅每年配息10%、5億美元(約新臺幣148億元),後來還兼賺價差超過17億美元(約新臺幣505億元),報酬率超過3成,讓巴菲特直言:「我愛死高盛特別股了!」

美股達人、1988年生的警官施雅棠,也對於特別股情有獨鍾,「靠自己最實在!」他說,雖然公務人員的退休金比一般上班族更有保障,但是目前政府退休金制度搖搖欲墜,所以他打從警大畢業、準備結婚生子時,就開始投資美股。

檢視相片
美國特別股以金融股為大宗,其中美國銀行特別股的配息率超過6%。(東方IC)

「在美國有上千檔特別股,選擇非常多,只要仔細挖掘,年息6%以上的比比皆是。」施雅棠在7年前就投資美國特別股,之後每年穩收6%至7%現金流,目前美國特別股佔他整體投資部位約1成,而他挑選特別股的2大標準是,歷史悠久、特許行業,「美國特別股有7成是金融股,我持有的標的是美國銀行、滙豐銀行、德意志銀行等。」

「特別股的特點是兼具股票和債券性質,相對股票的波動較低,卻又有類似債券固定配息的好處。此外,特別股的利息不會因公司獲利高低而改變,清償順序也優於股票,同時,公司債信評級比高收益債來得高,真正發生違約機率較低。」施雅棠解釋他青睞特別股的原因。

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馬治雲就指出:「發行特別股的公司約97%是投資等級的好學生,違約率更是不到2%。」近5年來,全球高收益債年收益率為6.2%、特別股為5.6%,高收益債的歷史平均年度違約率則為4.4%,換言之,特別股的收益率與全球高收益債相差約0.6%,但違約率卻只有高收益債的一半。

檢視相片
特別股兼具股票和債券性質,除了固定配息,還有機會賺差價。(東方IC)

買美國特別股 留意2要點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股與大部分資產相關係數低,面對未來債券收益率可能越來越低,但股市波動越來越劇烈的環境,特別股可以發揮降低風險的平衡效果。

羣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舉例,過去5年,特別股和全球股票的相關係數是0.36,高收益債和全球股票的相關係數是0.64,新興市場債和全球股票的相關係數則是0.44,明顯看出特別股和股市的相關係數最低。

面對升息環境,馬治雲解釋,各類資產均會受到影響,但長期而言,特別股與公債的連動性低於投資等級債,且擁有相對高的股息率,因此受到的影響比較輕。

檢視相片
美股達人施雅棠投資美國特別股,每年穩收6%至7%的現金流。

不過,施雅棠指出,特別股的缺點是「股價上漲有限、下跌空間和普通股一樣」,因此在投資前一定要先想好,究竟是想賺差價、還是利息?「倘若想賺利息,就須忍耐價格波動。」

由於特別股的股價仍會受到利率、市場景氣或信評調整等影響,施雅棠因此建議,在公司營運體質仍佳的前提下,趁股價跌到發行面額以下買進,不僅更穩當,也有機會雙賺股息與價差。

此外,買美國特別股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被公司提前贖回,二是被課稅。大多數美國特別股掛牌價為25美元,假設投資人買在較高的價位,隨後被公司以掛牌價贖回,等於賺了利息,卻賠了價差。因此不妨挑選不具轉換權的特別股,以降低未來被轉換的潛在股價波動風險。

至於課稅問題,國人可以直接買美國特別股、特別股基金或ETF,但無論採取哪一種工具投資特別股,股息收益都會被課徵30%的所得稅。

檢視相片
中鋼是少數發行特別股的上市公司,但成交量偏低,流動性欠佳。

相較於國外的特別股選擇多達千檔,國內雖然有上市公司在交易所發行特別股,但比起1,400多檔普通股,特別股不到10檔,包括富邦、國泰、中鋼等,年息3%至4%,而且交易量小、不容易買賣,多半由法人和大戶持有,一般投資人對特別股可說相當陌生。

直到去年,國內基金公司發行第一檔特別股基金,大受投資人青睞,迄今總規模約300億元,也掀起一波美國特別股投資風潮。而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已發行6檔特別股基金和ETF,以投資美國掛牌的特別股為主,年化配息率達5%以上。

各國央行政策 影響難避免

比較特別股基金與ETF的差別,ETF只能按預設模型來機械調整持股,不如主動選股的特別股基金靈活,「目前美國特別股的股息平均可達5%水準,歐洲特別股股息平均可達6%。事實上,也有些特別股的年息達8%至9%。而每年全球有約100檔特別股新發行,主動式基金可以分析基本面外,也可以搶先佈局,取得價差優勢。」馬治雲表示。不過,特別股ETF的好處,是持股更分散、費用比較低。

檢視相片
國內發行的特別股基金和ETF,成了追求固定收益族羣的投資新寵。

除了既有的高股息、低波動優勢之外,蔡詠裕指出,特別股將是當前美國升息趨勢下的受惠族羣,主因是特別股的發行機構以美國金融業為大宗,在息差擴大之下,有利金融業獲利,也讓金融機構的特別股多了賺差價的空間。

展望未來,隨著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尤其歐洲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收縮,可能帶來資金面緊縮的風險。馬治雲提醒說: 「收益率雖固定,但特別股也不能避免價格波動風險,保守投資人仍須留意短期影響。」

  1. 資料來源:Bloomberg,柏瑞投信整理(2013.05~2018.05)。波動度是以各資產過去5年的月報酬所計算出之年化標準差。
  2. 註:其他特別股基金,包括宏利特別股息收益基金、富蘭克林華美特別股收益基金、富邦標普美國特別股ETF、合庫標普利變特別股收益指數基金等,由於基金成立未滿6個月,未有績效和配息率。


更多鏡週刊報導
【工具篇】太陽能板秒殺 電力概念股發燒 
【工具篇】老本專款專用 安養信託讓退休無虞
【工具篇】保單大比拚 擔心失智買好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