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教九流”,舊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本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按照等級的不同來審視規範道德行爲,化解單一的道德規範引發的潛在社會矛盾,其實,在很多時候這個詞語本無褒貶之意。

形形色色的人構成了三教九流,坑蒙拐騙偷的勾當古時而有之,僅從行騙故事來看,似乎在歷史上明朝的騙子們較爲“出彩”。他們不但騙術高超包羅萬象,而且,從事這一行業的騙子人口衆多。他們當中,既有靠此道謀生的專業人士,也有偶起歹心的業餘騙徒。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中就記載了不少明朝時期的行騙故事,在現今的全譯珍藏本中,這本書共分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部共計二十八個小類是十邵從先秦到明代智慧故事集。就如在《齧耳訟師》中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浙中有個年輕人非常不孝順,七十歲的老父親每天都被少年吆五喝六,稍有差池,就是一頓暴打,老人的牙齒都被兒子打掉了。可憐的老頭拿着自己的牙齒來到官府,他的兒子十分害怕,所以,請來一名訟師替自己出主意,並且,許諾事成之後給予訟師一百兩黃金的酬勞。

訟師不想接這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案子,堅決不肯妥協,少年無奈之下許諾訟師再加錢,最終,訟師答應下來。訟師回到家後苦苦思索,想了一整夜,這纔想到一出好辦法。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之後,訟師對少年說:“我已經有了主意,但是,不能對旁人講起,所以,還請你附耳過來。”年輕人連忙將耳朵湊過去,沒想到訟師一口咬下少年的一隻耳朵。少年痛極大叫,訟師卻說道:“你不要大呼小叫,因爲,只有這個辦法能夠救你,但是,你這幾天不要見生人,千萬不能讓人知道你掉了耳朵。”

等到升堂那天,少年一口咬定:是父親咬掉了自己的耳朵,父親的牙齒也是因爲咬掉自己的耳朵而掉落的。公堂之上,少年振振有詞,而主審官員又認爲“耳不可自齧”,所以,斷定老人的牙齒是因爲咬兒子耳朵才掉落的,少年竟被無罪釋放了。

更爲可悲的是,老人知道這個結果後,當場噴了一口老血,氣死了。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又有《假馬脫緞》一節,記載了這樣一個行騙故事:

江西有個馬販子叫陳慶,某天,他上街收購了一匹寶馬,總共用了四十兩銀錢。正當陳慶牽着馬回家時,一個陌生人杳然而至,始終跟隨陳慶。並問陳慶:“馬價如何?”陳慶如實回答道:“四十兩。”那人說道:“這匹馬我相中了,只是我現在手裏沒有現銀,得回家取錢,你能不能跟我一起回家?”陳慶問道:“你家離這有多遠?如果太遠我就不去了。”

那人答道:“很近,就在洪武門。”不等陳慶同意,那人便騎上寶馬,陳慶見談成一樁生意心下喜悅,便乘着另一匹馬跟隨。

兩個人走到一家布料鋪子門口,陌生人下馬進入店鋪,將傘隨手放在店邊,對陳慶道:“你幫我看着馬,我去去就來。”陳慶見這人又是買名馬又是買布料的,想必十分有錢,便耐心等候。陌生人進入布料店後,與老闆討價還價,說:“我要買一匹綢緞。”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布店老闆則說道:“你不是個識貨的人,別跟我討價還價。”那人答道:“雖說我不識貨,但是,我有個識貨的朋友就在門外,我拿綢緞給他看看,你稍等片刻。”爲了讓布店老闆安心,那人還說道:“我的夥計和馬都在你店門口,不會誆你。”

布店老闆一看門口果然站着牽馬的陳慶,便允許那人將綢緞帶走。那人取了綢緞揚長而去,不知內情的陳慶和布店老闆傻傻等在原處。時至正午,仍不見那人歸來,陳慶覺得自己定是被那人戲弄了,騎了馬便要離去。

誰知,布店老闆追出來索要綢緞錢,兩人面面相覷,誰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能報官。

府尹明察秋毫,在聽了兩人陳述後說道:“這人其實就是個騙子,他並不想買馬,只是想騙一匹綢緞,他先找個理由買馬,用陳慶作爲騙布的人質,用別人的馬來騙走自己的綢緞,歷史上的‘假道滅虢’就是這個原理。”布店老闆聽後只能作罷。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還有個《私打印泥佔鋪蓋》的行騙故事十分耐人尋味。鄉里有個刁民姓尤,某天,乘船時一名船客不認識尤刁民,與旁人聊起本縣刁民時,提到了尤刁民的大名。尤刁民心下記恨,便用印泥在船客鋪蓋的空白處扣了一處私印。

大家下船後,尤刁民一路尾隨這名船客,來到府衙時將其一把抓住並將其送官。尤刁民一口咬定鋪蓋是自己的,鋪蓋的空白處還有自己的私印。船客百口莫辯,官老爺命人將船客痛打十大板,並將鋪蓋判給尤刁民。

兩人離開府衙後,尤刁民一把將鋪蓋扔給船客說道:“我纔不稀罕你的破爛鋪蓋,誰讓你在船上辱我清白!這個就給你長長個記性。”船客後悔不迭。

想當騙子,若是太笨根本行不通,看古人的計謀有多厲害

可以說,當刁民當到這份上,尤刁民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所謂“害人終害己”,這些伎倆雖然可以一時投機取巧,但是,終究不是光明磊落之計。這些故事雖然年代已久,但是,仍警示着我們對陌生人不能掉以輕心。人在江湖,騙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騙之心卻不可無。

參考資料:

【《智囊全集》、《齧耳訟師》、《假馬脫緞》、《私打印泥佔鋪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