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26日,埃軍總統納賽爾突然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公然動了英法兩國的乳房,英法兩國準備武力入侵埃軍,但是兩國在地中海的軍力不足,就拉攏以色列一起出兵。

以色列早就想對埃軍動手,原因是:因為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結下深仇大恨,埃及就禁制以色列通過蘇伊士運河和蒂朗海峽,從下面的地圖可以看出,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都被切斷,完全封閉了以色列從地中海進入紅海的通道,無論從軍事上看,還是經濟航運上看,等於是掐住了以色列的脖子,所以,以色列對埃及是恨之入骨。

所以英法兩國一找到以色列入伙,正中以色列下懷,而且,以色列早就悄悄制訂了入侵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劃,這時只要拿出來稍加修改就可以使用。

此後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西奈半島,遭到埃軍軍隊頑強抵抗,始終無法完全佔領西奈半島。

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埃及為了讓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被迫同意以色列船隻通過蒂朗海峽。

所以,第二次中東戰爭雖然以色列和英法聯軍沒有取勝,但是以色列部分達到了戰爭目的,獲得了蒂朗海峽通行權;埃及在戰爭中遭到重大損失,但其敢於和英、法、以三國同時掰手腕,在阿拉伯世界贏得巨大聲望,總統納賽爾儼然有阿拉伯世界領袖之勢;最大的失敗者是英法兩國,在蘇聯的威脅下不得不停火,徹底暴露了二流強國的虛弱本質,各個殖民地燃起了獨立的慾望。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麻辣戰爭精選商城,關注世界軍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