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天王洪秀全做為太平天國的最高領袖和拜上帝教的精神支柱,顯然要對太平天國的覆滅承擔最主要的責任。太平天國最終走向衰敗雖然有著諸多原因,但歸根結底的原因還在洪秀全提出的「毀佛滅教」以及用人失察。例如,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時提出「摒棄邪神,獨尊上帝」的口號,卻又號召廣大教眾「毀佛滅教」,四處搗毀佛寺,打砸孔廟,焚毀經史子集,聲稱一切古代典籍皆為妖書。這種瘋狂的行為使得飽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讀書士子對拜上帝教深惡痛絕。歷代農民起義軍領袖都非常重視讀書人,朱元璋力邀劉伯溫出山相助,每據一地,派人四處尋訪德才兼備之人加入,最終成就大業。

李自成也有李岩、牛金星兩位舉人相輔佐。反觀太平天國,從始至終沒有一位飽學之士願意加入,原因就在於拜上帝教過激的「毀佛滅教」活動。

洪秀全的另一大罪責在於用人失察,楊秀清原本只是一名普通教眾,只因乘機實施「降僮術」,獲得了代天父傳言的特權,便躋身於領導層。

洪秀全不僅沒有戳破楊秀清「代天父傳言」的騙局,反而帶頭支持。這不僅給日後的天京事變埋下重大隱患,也在洪秀全的頭上懸掛了一支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定都天京之後的三年時間內,洪秀全竟然沒有籌划出制衡楊秀清的有效手段,反而使得這個騙局愈演愈烈,最終導致了天京事變的爆發。如果說天京事變爆發前,楊秀清尚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在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的節節敗退以及最終覆滅就完完全全是洪秀全的責任。排擠石達開,重用洪氏親貴,猜忌多疑,一味靠天,這哪裡還像一代雄心壯志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簡直猶如一個陷入信仰癲狂狀態的精神病患者。

1856年,天京被湘軍重重圍困,李秀成力諫洪秀全讓城別走。鬼迷心竅的洪秀全竟然聲稱「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於水!」

安慶失陷後,洪仁達,洪仁發再度掌權,大肆收受賄賂,賣官賣爵,前後封王者竟多達2700多人,創歷史之最。

「朝綱紊亂,官爵濫封,宵小掌權」,太平天國在這樣一位癲狂入魔的領袖領導下,又圍繞在一群貪婪無度的領導核心周圍,怎能不加速其敗亡。幸虧後來起用了年輕將領陳玉成和李秀成,二人力挽狂瀾,匡扶社稷。如若不然的話,太平天國很可能在天京事變後不久就覆滅了。

文/歷史茶坊 點擊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首發!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邀。我是雪峰居士!喜歡就請點贊、關注、評論吧!不喜歡請評論吧,期待你的批評!


雪峰居士感覺這個問題是緊扣時代的,因為要追責嘛!那麼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用現代人的眼光去回顧太平天國的興衰。那麼太平天國興衰的標誌是什麼呢?就是「天京事變」。何謂「天京事變」,簡單可以說成楊秀清逐漸威脅到洪秀全的生命(注意是生命),讓洪秀全感受到死亡的威脅(權力威脅不是沒有,但這個因素太小,本來他們兩人一人是精神領袖、一人是實權人物,掌軍事指揮權。)。於是,洪秀全密召韋昌輝、石達開率軍返回天京。韋昌輝就包圍了楊秀清的東王府,一個字就是殺。因殺傷太多,又被洪秀全怪罪給處死了。同時,洪秀全猜忌石達開,而石達開害怕會落得楊秀清一樣的下場,就率本部十萬兵馬出走,從此不再接受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的號令。至此,這一系列事件史稱「天京事變」,從此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圖片截圖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其實雪峰居士寫到這裡,就心想這要是太平天國都不由盛轉衰那就是怪事了。太平天國共同起事的幾個人楊秀清、韋昌輝死了,石達開跑了,可以說就剩下個「洋不洋、中不中」的洪秀全還玩什麼?純粹就是光桿司令。這種情況下的太平天國還是拖了十幾年才被消滅,還是證明當時的清朝有多麼腐朽、當時的太平天國還是有一定的號召力!

不過回到問題本身,要說他們是誰的責任大,就要分析「天京事變」的一系列歷史走向。首先誘因就是楊秀清想當萬歲威脅洪秀全,讓洪秀全感受到生命威脅。那麼洪秀全召韋昌輝和石達開入京勤王這個沒毛病,但是韋昌輝部先趕回天京誅殺楊秀清一家後,還濫殺無辜,人人自危,連石達開都要逃到安慶自己的部隊駐地自保才行,可見當時韋昌輝之飛揚跋扈!韋昌輝被殺後,洪秀全又召石達開入京處理事務,看來洪秀全還是想當精神領袖,不想幹活。可是,這個時候洪秀全就不在像信任楊秀清、韋昌輝那麼信任石達開了,開始懷疑石達開是不是也會跟楊秀清、韋昌輝一樣?因此石達開就害怕,帶領自己的部下跑了。

(圖片截圖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現在回頭來說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萬歲只是「天京事變」的誘因而已,而真正最後主導這一切的是洪秀全。其實,洪秀全完全有機會改變這種狀況,但他們沒有去做。第一,他沒有節制韋昌輝濫殺無辜;第二,他不相信石達開。因此,是洪秀全自己放棄了與他打天下的兄弟,為太平天國征戰的高級將領和合伙人。

綜上,要說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誰的責任更大,毫無疑問就是洪秀全。楊秀清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是洪秀全要負全部責任。為什麼?就是上面說的,楊秀清死後,洪秀全還能夠保持太平天國的有生力量,但是他沒有採取措施去做,才造成由盛轉衰的局面。

(圖片截圖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原創不易,喜歡就請關注、點贊、評論吧!


(1)前期楊秀清負主要責任。

1856年的天京事變,可以說楊秀清要負主要責任。

天京事變,簡單地說,是楊秀清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引起石達開和韋昌輝的不滿,洪秀全密令韋昌輝來天京,韋昌輝和秦日綱殺掉楊秀清,繼而又想殺掉石達開,於是洪秀全殺掉韋昌輝和秦日綱等人,平息了事變。

為什麼說楊秀清負主要責任?

因為當時楊秀清的政治權力已經是實質上最高了,可是他還貪心不足,逼著洪秀全交出最後的王權,洪秀全被逼急了,引發天京事變。這是責任一。

楊秀清和韋昌輝不睦,把韋昌輝幾乎逼到死角,逼得韋昌輝恨到了極點。作為太平天國的行政領導人,天京事變里,所有的高層全部站在了楊秀清的對立面,楊秀清爭權奪利是造成太平天國高層分裂的主要原因,這是責任二。

(圖片:太平天國創作的藝術作品)

天京事變,造成嚴重的後果,一是太平天國宣揚的神權神話遭到撕裂,失去了公信力。天父竟然也能被殺掉,基督教神話被粉碎。二是太平天國核心高層東王,北王,燕王死掉,翼王出走,簡直是毀滅性的人才打擊。

(圖片:太平天國創作的藝術作品)

(2)中後期洪秀全負主要責任。

如果說,天京事變對太平天國造成了嚴重的打擊,那麼,洪秀全還有機會可以彌補,畢竟,首義六王還剩下一個石達開可以用。

可是,洪秀全被天京事變嚇破了膽,不僅把最高行政權收歸己有,還用自己兩個無能的兄長牽制石達開,最後甚至有加害之心,石達開不得不離開天京,太平天國失去了最後一個能掌控全局的領導人。

為什麼說石達開是最後的能掌控全局的領導人?

因為石達開資格,資歷,戰功是太平天國最老的,也是首義六王,有他在,可以壓住任何一個太平天國的新晉領導人,不至於造成太平天國作戰不統一的情況。

(圖片:太平天國創作的藝術作品)

太平天國後期為什麼戰鬥力越來越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後期洪秀全提拔上來的王互相不服氣,經常互相各自為政,無法協調。

另一個原因是,洪秀全掌握實際行政權力,卻不能把文武百官協調統一好,又重用洪仁玕,許多將士不服氣,以至於太平天國後期戰鬥力直線下降。


太平天國走向衰敗是洪秀全責任大還是楊秀清責任大,這個不好說。他們來都是天國的領導人,一個是精神領袖,一個是實權領袖,按照現在的領導責任制來判斷,他們倆都該為天國的滅亡負責,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太平天國走向衰敗的轉折點是1856年發生的天京事變。在定都天京(現在南京)之前,太平軍領導集團還是比較穩定的,軍民一心,一路勢如破竹,從廣西金田村北上,一直打到南京。並且還開始北伐和西征,到1856年太平軍在軍事上進入全盛時期。

在戰爭中楊秀清作為太平天國的軍事,起了很大作用,出謀劃策,組織軍隊,打了很多勝仗,在太平軍中地位很高,當初在永安建制的時候,楊秀清封為東王,其他諸王均守東王節制,此後楊秀清權力越來越大,掌握軍政大權。洪秀全退居幕後處理朝政。

定都天京後,天平天國領導人開始享樂腐化,大興土木營造宮苑,並且爭權奪利,洪秀秀深居宮中拜上帝。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借「天父傳旨」的特權,鞏固自己權利,而洪秀全自稱是天父的次子,在天國的地位上就低於洪秀全,但是洪秀全是天王,名義上是天平天國的領導人。因此楊秀清借天父傳旨,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意圖篡位。後來洪秀全密詔韋昌輝、石達開回京殺楊秀清。韋昌輝率兵屠殺楊秀清及其家屬,濫殺無辜。因此洪秀全處死韋昌輝。洪秀全對石達開的不信任,導致石達開率部出走,太平軍損失慘重走向衰亡。


作為太平天國權利最大的兩個人,他們兩個對於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後來,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矛盾不斷激化,爆發了天京變亂,楊秀清被殺,從此權利掌握在洪秀全手中。所以洪秀全的責任更大一些。

洪秀全在廣西發動起義,不久便攻破南京,改名天京,作為太平天國的都城。這洪秀全自從進入天京城,便墮落,腐化。其進入天王府,每日飲酒作樂,好不自在,過著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擁有女官3000,妃嬪無數。這個時候,由於洪秀全貪圖享樂,於是軍政大權逐漸落入了太平軍二號人物楊秀清手中。

楊秀清專橫跋扈。憑藉軍功居功自傲,再加上洪秀全貪圖享樂,不理軍政,楊秀清越來越狂傲,以萬歲自居。洪秀全很擔心自己的權勢被奪走,於是密令韋昌輝進京,包圍了東王府,誅殺了楊秀清一家老少。這韋昌輝在天京作惡多端,殺戮無數。也想趁機爭權奪利。洪秀全又將韋昌輝誅殺。此次事件稱為天京變亂。

天京變亂大大削弱了太平軍的實力。在這次混亂中,無數優秀的太平軍將領被殺,還有很多將領害怕被洪秀全清洗牽連,乾脆率部歸降清兵。此次事件讓太平天國由盛轉衰。

話說這一事情告一段落後,洪秀全開始變得多疑。紛紛替換將領為自己的親屬心腹。這時候太平天國石達開也被洪秀全所忌憚。處處排擠打壓石達開。石達開害怕落得楊秀清,韋昌輝一樣的下場,率部出走。

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在進入天京後,便開始不思進取,而是沉迷享樂,爭權奪利。楊秀清洪秀全等人放下了乘勝追擊清軍的大好機會,楊秀清更是多次在天京裝神弄鬼,口吐白沫,自稱天父下凡爭權奪利。後來甚至設立了所謂「爺降節」來紀念楊秀清的裝神弄鬼。此等愚昧無知之政權,豈能成功?其實楊秀清爭權奪利的原因在於太平天國各大將領包括洪秀全本人,進入了天京之後,便開始被天京奢華的生活所迷倒,從此貪圖享樂,沉溺酒池肉林,不再想著去推翻清政府。在天京變亂後,太平天國基本上是在防守為主,滿足於自己的半壁江山,不再主動出擊清兵。主要原因還是洪秀全等人的逐漸腐敗,墮落。即使天京城被圍,也不耽誤洪秀全享樂,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

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楊秀清和洪秀全都難辭其咎。但是楊秀清死後,洪秀全依然墮落腐敗,並沒有在天京變亂中吸取教訓,反而更加沉溺享樂,不理睬軍國大事,導致石達開等人的出走或背叛。最後天京城破,太平天國滅亡。洪秀全,楊秀清等太平天國統治階級,不思進取,貪圖榮華富貴,貪圖享樂,沉溺酒池肉林無疑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我還是用詩詞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佔領天京逐漸狂,

百官受封自爭強。

東王謀奪九千歲,

棄幟達開痛斷腸。

從此無心同討逆,

清軍正好屠豺狼。

太平一夢歸天父,

半壁江山送帝王。


給兩個人分責任意義並不大。也可以說兩人負同等責任,因為一是他們當初選擇這種雙重發號施令的領導機製造成的,二是他們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具有爭取天下民心的革命綱領,三是他們也沒有一個由優秀知識分子組成的智囊團隊。四是洪秀全嚴重腐化墮落,楊秀清權欲熏心,兩個人都不具備良好的以天下為己任的領導素質。


兩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太平天國後期,這兩人都發生了腐敗變質,他們都要爭先恐後地過著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洪秀全只顧奢侈淫樂、不問政事。楊秀清居功自傲,喧賓奪主,他不甘下風,要和洪秀全攀比,甚至要蓋過「天王」洪秀全,過上更加奢侈淫蕩的帝王生活。最直接的衰敗導火線是楊秀清向洪秀全逼官,他要蓋過洪秀全,直接導致太平天國最高層領導人之間,內訌、火拚、互相殘殺,造成太平天國不攻自破,自取滅亡!這也是必然性的,因為太平天國是依靠邪教組織,忽悠、愚弄人發家的。他們一開始就矯揉造作、故弄玄虛,忽悠愚弄人,說他們是神人,神仙附體,鬼話連篇地吹噓自己、神話自己、愚弄他人,打著「眾生平等,共享太平」「替天行道」之類的招牌,用華麗、漂亮的詞藻和口號唆使、鼓動他人去為他們流血賣命,他們就坐享驕奢淫逸的帝王生活,他們最後自取滅亡那是有因有果的。


洪秀全。一場紅紅烈烈的農民運動起義存在18年轉中國的一半多打的滿清無力還手寫是一場正義戰爭反封建反滿清可惜是太平天國也給漢人帶來大批死亡。沒有政治綱領沒有宗旨。得民心得天下漢人的弱點就是好窩裡斗。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的失敗是內部內訌造成的加上曾國藩才是人民的刨子手聯合外國勢力一起。


我覺得應該是洪秀全的責任更大,他是掌舵的人,是太平天國之主。他從起義到打下南京,沒有把推翻腐朽滿清的事業干徹底。有點成就了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做為一個政權的核心領導人,不要說居安思危,勤政愛民。他連自己的本份都遠遠沒有做到。

太平軍攻下南京之後,他就整天沉迷於享樂,整天整天泡在女人堆里,什麼人了,不理政事,完全成了個廢物。這種情況之下,國家不亂才怪。楊秀清只是二把手,你老大不理事,老二不想做大嗎!老二這麼做,下面的老三老四會怎麼想,上樑不正下樑歪啊。洪秀全違背了他當初對民眾的諾言,完全就是一種欺騙。洪秀全的不負責任,太平天國的毀滅,可苦了當初相信他,跟著他一起造反的廣大民眾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