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科大訊飛將迎來成立20週年紀念日。對於一個人來說,20歲是弱冠之年,而對於一家高科技公司來說,20年正是鑄造輝煌的階段。但這家經常被當做“初創”公司的高科技企業,幾乎和阿里(1999年)同時起步,已經被遠遠甩在了後面。4月18日晚間,公司發佈了2018年年報,初看起來,公司的業績靚麗依舊,總營收增長45.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4.71%,但是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25.83%,暴露了公司業績的真實面目。

一、獨行的賽道只留下背影

科大訊飛一再強調,公司的業務是平臺+賽道。什麼叫做賽道?高手雲集的才叫賽道,如果一眼望去沒有身影,那八成是跑錯賽場了。科大訊飛的賽道在哪?根據年報披露,公司的重點賽道在教育、政法和醫療,除了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這三方面的營收基本佔公司總營收的絕大部分。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1張

科大訊飛業務佔比

按照年報提供的業務數據,簡單翻譯下,賽道是指公司to b業務,公司傳統客戶羣體是政法系統和教育系統。

教育系統以智學網為主。雖然智學網已覆蓋全國 32 個省級行政區超過 15000 所學校,但是從用戶角度看,該網站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使用,學生主動使用的相對較少。

蘋果APP市場顯示,智學網的下載量2.37萬,評價為3星,而學而思網校的下載量為40萬,評價為5星。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2張

以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為例,智學網最近一篇文章閱讀量只有兩三百,而學而思的文章閱讀超過5000。

政法方面,科大訊飛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主要實現庭審過程中法言法語的識別,實現庭審筆錄的自動轉換。但是從年報中的措辭看,公司提供的產品主要是錄音為主,語音識別為輔:“進一步向審訊場景延伸,實現實時語音轉寫、語音輔助製作筆錄、隨案實時審查,有效預防串供或不穩定供述發生,有效減少事後監督回溯時間”。

經過分析年報,公司的產品以面向政府集中採購為主。

二、過度依賴政府補助長不大的“巨嬰”

雖然公司的業績看起來還可以,營收高速上揚,雖然凈利潤增幅略低,經但是營性現金流凈額增幅明顯,是產品盈利能力增強了嗎?其實是因為政府補助更多了。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3張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財報

2018年10月,科大訊飛曾就政府補助問題作出過回應,表示上市十年來,扣除退稅收入後政府補助佔營業收入比重為3.89%,2017年、2018上半年比重分別為1.42%和2.74%,不存在業績依賴政府補助。政府補助為乜要和營收比?政府補助都是凈利潤,必須和凈利潤比才合理。

科大訊飛的政府補助佔凈利潤的比例高不高呢?以2018年年報為例,科大訊飛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2.76億元,同比增加2億元,主要來自政府補助,佔凈利潤的51.7%。往前看,從2013年到2017年,政府補助分別為1.11億元、1.47億元、1.67億元、1.80億元、1.5億元。從佔比來看,政府補貼收入對科大訊飛凈利潤的貢獻額度均超過35%。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4張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財報,凈利潤、漲幅補助單位(億元),佔比單位(%)

很多知名企業包括阿里都有政府補助,隆基股份更是靠政府補助成為全球光伏巨頭,寧德時代也在政府補助的扶持下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之一。

一家公司能獲得政府補助並沒有什麼問題,依賴纔是問題。科大訊飛常年過度依賴政府補助,作為一家和阿里同齡的老牌上市公司,竟然至今仍是個長不大的“巨嬰”。

一邊是政府補助,一邊是政府採購。科大訊飛的賽道上,似乎只有獨行的背影。

三、研發支出水分巨大

為了彰顯公司的研發能力,科大訊飛在年報中表示: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我國為數不多掌握自主知識產權並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領域。BAT們笑了笑,華為也笑而不語。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中,2018年阿里巴巴研發支出36億美元(約248億元),在全球排第45位;百度研發支出138億元。

研發是高科技企業的生命,2018年科大訊飛有17.7億研發支出,其中8.3億進行了資本化,約佔研發投入的47%。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5張

科大訊飛研發投入

根據會計準則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研發支出,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從而通過多年攤銷的方式減輕當年的利潤壓力。對自己業績有自信的高科技公司,比如恆生電子,往往會將研發支出全額費用化。

多少比例算合理呢?由於會計準則給了上市公司足夠大的權限,故此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大部分計算機信息類企業都在30%以下,甚至很多全額費用化。

假設以恆生電子的方式處理研發支出,科大訊飛當年要減少8億左右的利潤,瞬間變成虧損。

上市公司的PE是以凈利潤為依據進行計算的,故此賬務處理方式對PE的影響是巨大的。由此可見,科大訊飛的PE水分巨大。

四、超長的固定資產折舊期

研發支出的處理當然不是唯一的財技展示,公司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處理也非常亮眼。

科大訊飛五成利潤靠政府補助 成了長不大的“巨嬰” 財經 第6張

科大訊飛固定值產折舊

據年報顯示,公司的房屋及建築物折舊年限為40年。一般的上市公司折舊年限會選擇一個區間,根據不同的房產確定不同的具體折舊日期,40年通常是上限,而科大訊飛一刀切全部執行40年,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約”利潤。

和研發支出資本化率一樣,會計準則依舊給了上市公司相當大的操作空間。依舊以恆生電子為例,公司的房屋建築物折舊年限在5-40年之間,根據年報計算,房屋建築物的綜合折舊率5%左右;而科大訊飛的綜合折舊率只有2%。如果參照5%的綜合折舊率,科大訊飛大約減少3000多萬的凈利潤。

科大訊飛近期亦是多事之秋,2108年先有同聲傳譯事件,之後被央視爆出,在安徽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興造觀塘培訓基地的違法行為,今年春節後的裁員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大風起於浮萍之末,也許科大訊飛需要多謹慎一些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