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問題真的不願回答,因為給人感覺完全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讀過儒學和理學相關書籍,肯定不會提出這種問題來的。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姑且叨咕幾句。

存天理滅人慾,就是孔子講的「克己復禮」,就是王陽明講的「致良知」,意思都一樣的。

題主理解有誤。存天理滅人慾,不是要人「僅存天理,沒有慾望」。須知聖人也是有慾望的,比如孔子對喫的就很講究,如果他沒有了慾望,連喫都省了,還講究什麼美食?一個沒有任何慾望的人,豈不是機器人,木頭人,還叫人嗎?

所謂滅人慾,乃是滅掉過度的慾望。滅掉過度的慾望,保持合理的慾望,那麼就只剩下了天理,那麼就達到了「中和」,或者叫「中庸」,換個說法,你不是聖人,也離聖人不遠了。


存天理滅人慾。你別瞎改詞。朱熹是有所本的,發展了孟子的性善和天爵的理論,把佛教的修行理論摻雜進來了,就這樣


這種問題,屬於望文生義產生的,特別是在現在文言的知識不夠的話,更容易產生。

「存天理滅人慾」如果改成「存真理滅私慾」呢?

會不會將「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拿出來批判呢?

看到有的人提到王陽明的學說裡面「存天理滅人慾」,剛剛答另一個問題的時候看到,將《傳習錄》裡面的內容放在這裡。

希淵問:「聖人可學而至。然伯夷伊尹於孔子,才力終不同。其同謂之聖者安在」?先生曰,「聖人之所以為聖,只是其心純乎天理,而無人慾之雜。猶精金之所以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無銅鉛之雜也。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然聖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猶金之分兩有輕重。堯舜猶萬鎰。文王孔子猶九千鎰。禹湯武王猶七八千鎰。伯夷伊尹猶四五千鎰。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聖人。猶分兩雖不同,而足色則同。皆可謂之精金。以五千鎰者而人於萬鎰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廁之堯孔之間。其純乎天理同也。蓋所以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兩。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猶一兩之金,此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故曰『人皆可以為堯舜』者以此。學者學聖人,不過是去人慾而存天理耳。猶煉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爭不多,則煅煉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則煅煉愈難。人之氣質,清濁粹駁。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於道,有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其下者,必須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則一。後世不知作聖之本是純乎天理。卻專去知識才能上求聖人。以為聖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我須是將聖人許多知識才能,逐一理會始得。故不務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從冊子上鑽研,名物上考索,形跡上比擬。知識愈廣而人慾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見人有萬鎰精金,不務煅煉成色,求無愧於彼之精純。而乃妄希分兩,務同彼之萬鎰。錫鉛銅鐵,雜然而投。分兩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無復有金矣」。時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離之惑。大有功於後學」。先生又曰:「吾輩用力,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


「存天理滅人慾」的目的是人心死,道心生。得到那個先天真種子。


看過金瓶梅沒有,西門大爺可謂存人慾滅天理的聖鬥士,可惜了,33歲就殉道了。


其實,中國人都一樣,不管富人窮人,權貴還是平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活著,活著的意義在哪裡。

中國社會,元明清以來,絕大多數人活著就是為了繁殖後代,如同豬一樣的追求,皇帝與百姓都是如此,所以多子多福,追查祖宗八代,一人得道雞犬昇天,株連九族甚至十族。

所以,中國的政治思想經濟文化,都是圍繞繁殖後代而展開,政治上打擊對手,就是挖祖墳,株連九族,民國時期保甲制度依舊牢固,戶籍制度也是政治功能大於經濟作用。

中國經濟史,就是一部生殖繁衍的歷史,中國社會的土地制度就是國家所有制,一直沒有根本的變化!為何,打江山坐江山,大明朝的每一個子孫,大清朝每一個八旗子弟,不用勞作,完全在國家的土地上吸血!

當今的房地產繁榮,其目的是財政的需要!統統一樣,為了皇家子弟,過得舒服一點,啥辦法都可以用!

中國文化,更是如此,整個文化就是為了皇家歌功頌德,才子佳人!當今也是如此!

中國思想歷史,就不提了!

只有佛教進入中國,整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歷史進程,纔有了改變,有了新的元素。一句話,禪宗禪學纔是中國文化的原創,他是平民思想與貴族身份的結合。

那些禪師大德,第一次有了與皇帝、官僚、士大夫、讀書人平等對話的機會!這是孔夫子,當年都得不到的機會呀!

唐宋文化的禪宗禪學,就是中國的基督教新教改革運動,六祖慧能具有馬丁路德的同等功績,開發民智,喚醒民族與民眾的大智慧,中國文化第一次有了自由度、開放度、多元化,有了【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客觀理性精神。

可惜呀可惜!元明清,徹底的消滅了唐宋文化的禪宗禪學,消滅了中國文化自由度、開放度、多元化,【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客觀理性精神的種子。

因而,中國文化又回到繁殖文化的起點。

當今馬蓉,都要為自己性生活澄清事實,證明她不是出軌的蕩婦!哈哈,多麼滑稽!也多麼可悲!

馬蓉再懟王寶強:買水軍大量擴散炒作賣慘_【快資訊】 馬蓉再懟王寶強:買水軍大量擴散炒作賣慘_【快資訊】

網易娛樂11月16日報道 16日晚,馬蓉爆粗口再發文懟王寶強:您也可以選擇繼續當「老實人」裝孫子,近期我會不定時更新微博,看看到底誰是真孫子?

全文:

先知情人爆料,然後買水軍大量擴散炒作賣慘,接著在提交給法院的所謂「證據」中信口雌黃污衊我偷賣你房子轉移財產,委託書、公證書都在這,您最好把北京長安公證處一起告了,罪名我替您想好了:「公證處配合馬蓉轉移王寶強財產」,您也可以選擇繼續當「老實人」裝孫子,近期我會不定時更新微博,看看到底誰是真孫子?

沒想到馬蓉回應,說自己沒出軌:「沒有出軌!」馬蓉否認出軌後,網友的評論也全是亮點。

-------------------------------------------------------------------

因此,繁殖文化之中的中年女性特別可憐,孩子大了,自己容顏退了,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活著。周迅,張曼玉,林青霞,就是例子,生活已經沒有了活頭,沒了目標。

如果拜佛、念經,或者上個教會,還有點目標。不然,就會想著如何在搞一個婚外情,刺激已死亡的神經系統。

因此,對待中年婦女,第一要寬容,寬容他們的種種脾氣、行為,甚至婚外戀,又能怎樣呢!一切皆是虛妄、無常也。第二,以家人的心情看之,就是自己的妹妹,老了老了,搞點花招,你就忍忍,擔待點,過了就沒事了!

第三,自己好好修行,以無分別心待之。真正是修行的大好因緣。

第四,男人浪漫時期在青年,女人浪漫時期在中年。中年時期的女人,是最後的花開時節,馬上就要凋謝,何必擔憂。以菩薩心,看待一切!

一句話,一切事情皆無常也。

MM也不可免呀,江青中年不就愛好拍照,喜愛紅燈記的大漢嗎。

一切隨緣,等待時節,自會煙消雲散,一團和氣!


讓題主失望了,朱子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恰恰是反對禁慾的。我們把時間倒回唐代以來,佛教大興儒家不顯的時候,而佛教是十分禁慾的,朱子將許多合理的『慾望』歸於『天理』,例如娶妻生子,衣食住行等等,只有過度的才稱為『欲』。結合時代背景,『存天理滅人慾』是對人性的解放而不是壓抑。至於這句話到現在是否過時,就見仁見智了。


存天理滅人慾是要盡心知性。所有過之或不及的都是人慾,反之則是天理。人都有慾望,所以聖人很少。


追求的「天理」就是目的啊

滅 只是要有度的極端表達

之前答過類似的問題可以看一下?(′?` )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38969/answer/528890196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