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员工持股被清零,听到这个信息,仿佛耳边响起了一曲曲的悲歌,又仿佛是给乐视的丧歌,听得旧人哭,未必新人就会笑。也给任何一家公司的员工持股现象敲响了警钟,原来公司还可以这样的玩法!

对乐视的影响

第一,虽说乐视股票在近期内并没有任何收益价值,持股被「清零」对其短时间的收益并不会造成影响,但员工以这种方式突然失去了自己的股权,丝毫没有选择放弃或是保留的权利。无疑是对人才和员工的丝毫没有一点尊重。

第二,如果乐视处理方式如此的不恰当,会有更多的人才流失掉,更加坚定了高层人士、核心技术人员离开原本就风雨飘渺的乐视的决心。

对其他公司的警示

其一,尽管对于乐视的这种激励股权来说,具有不确定性,虽然贾跃亭有过承诺,但个人的承诺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这毕竟只是一种公司的内部激励行为,其他的公司如果想效仿这种激励机制,无疑会增加员工的不信任感。

其二,作为员工,不信任公司。作为公司,增加了激励成本。

启示

持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乐视员工持股被清零一事,我对法律知识不懂,只能从商人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贾跃亭当初在创业时需要人才来发展自已企业,壮大自己的势力,为了巩国自已的人才团队,推出了员工股份制,以此顶措施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他的最大利益化而去拚搏。如果乐视集团出现难以运转的被动局面,贾跃亭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将集团股份转让出去了,自己跑到国外去了一走了之,将一摊子事推到了新的控股人。

假如你是现在的控股人,面对一个烂摊子你会怎样去处理呢?只看是前边的债权债务推到贾跃亭身上,前边的股份只能清零,否则新控股人难以施展自己的谋略。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各用各自的人才团队。员工只能是此地不留人,还有用人处。


如果没有直接证据,那么员工的股份将灰飞烟灭,贾跃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持股的员工还在傻傻盼望能够赚到红利,都是这个贾跃亭给他们害了,他们的辛苦钱就这样打水漂了吗?如果有证据或者是合同也可以到法院去上诉,没有就没有办法了现在什么都讲证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