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聖嘆時代《推背圖》考之三十七、三十八象

2 人贊了文章

第三十七象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讖曰

漢水茫茫 不統繼統

南北不分 和衷和共

頌曰

水清終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內竟無王

半兇還半吉

金聖嘆註解:「此象雖有元首出現,而一時未易賓士,亦一亂也。」

考究:

這一象,多數認為,這是清政府滅亡,民國建立。應該說還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也不能有新的解讀。

[漢水茫茫,不統繼統,南北不分,和衷和共],經歷了那段歷史,我們知道,這是發於武漢的武昌起義,爭取到的共和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是當時沒有全國認可的一統江山的王,因此成為不統繼統。

【水清終有竭】,這是預測清的滅亡的。

【倒戈逢八月】,有人解讀這是說武昌起義發生在農曆八月間。這種解讀雖然可以說通,但是我認為,這句話更有可能是個字謎解讀。金聖嘆點評句中「元首」一詞,除了水中出現了一個圓腦袋,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這個「倒戈逢八月」。「戈」是一種兵器的形象演化而來的子,「戈」倒了,是因為支撐沒有了,也就只剩下一個「二」,再逢「八」,很容易拆除一個「元」字。

【海內竟無王】,這句與【不統繼統】想應合。沒有一個統一的王出現,只是推翻了清朝。各地很快陷入地方或者實權派控制之中。

【半兇還半吉】,有人解讀為「袁」字,只能佩服解讀者的利害,我也有一點相信。但其認為「元」「袁」想通,這屬於為瞭解讀而解讀了。這句話解讀為吉凶參半,更容易接受。我們知道它推翻了腐敗的滿清大清,這是大吉,但是它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朝代,或者沒有真正的共和誕生,這是兇的地方。

第三十八象 辛丑 震下離上 噬嗑

讖曰

門外一鹿 羣雄爭逐

劫及鳶魚 水深火熱

頌曰

火運開時禍蔓延 萬人後死萬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濁 境外何殊在目前

金聖嘆註解:「此象兵禍起於門外有延及門內之兆。」

考究:

此象被解讀為「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我是不認可的。推背圖預測的都是中國的事情,世界上其他範圍內發生了什麼不在其預測之內。我認為,這一象預測的是袁世凱之後,中國陷入的軍閥混戰階段。從1916年——1930年左右。

【門外一路,羣雄爭逐】,這和「中原逐鹿」成語及第三十七象國內無王的現狀,想應和的。清朝滅亡後,沒有統一的羣王,軍閥們都覬覦「君王」寶座,展開爭奪。

此象很罕見的是,大多數文字是對境況的廣泛描寫,很難從裡面找出具體的「指代」,象字謎,事件之類的。至少目前的解讀沒有出現。

圖畫,過去圖畫往往也能解讀出某些含義,這裡也沒見讓人信服的具體的解讀。我認為這畫像可能隱含為了爭「鹿」的幾個 大軍閥 。直系 、奉系 、皖系 , 滇桂系 、粵系等五股 主要 軍閥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